每日一穴:强间
强间为经穴名(Qiángjiān GV18,DU18)。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大羽。属督脉。强即强硬,间为中间,此穴当顶骨与枕骨结合之中间,主治项部强硬等,故名强间。强间穴主治头目、神志疾患等:如头痛,目眩,耳源性眩晕,口歪,颈项强痛,枕神经痛,失眠,神经衰弱,精神病,烦心,失眠,癫狂,痫证,瘛疭,眩晕,项强,呕吐涎沫,心烦,脑膜炎,神经性头痛,血管性头痛,癔病等。
强间穴的别名
大羽(《针灸甲乙经》)。
出处
《针灸甲乙经》:强间,一名大羽,在后顶后一寸五分,督脉气所发。
穴名解
强即强硬,间为中间,此穴当顶骨与枕骨结合之中间,主治项部强硬等,故名强间。
强,《说文》:“弓有力也。”有强硬之义,通疆。间乃间隙。穴当顶骨与枕骨人字缝之间,因骨质坚硬,穴在其间治头痛项强诸病。《外台秘要》有:“主头痛如针刺,不可以动,项如拔,不可左右顾。”因名强间。
所属部位
后头
强间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强间穴在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4寸(脑户上1.5寸)。
强间穴位于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4寸处。正坐或俯伏取穴。
强间穴位于头正中线,百会穴后3寸,即入后发际4寸处。
正坐位或俯伏坐位。强间在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4寸(脑户上1.5寸)。
强间穴的取法
正坐或俯伏,在后发际中点上4寸;或当风府与百会两穴连线的中点取穴。
强间穴位于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4寸处。正坐或俯伏取穴。
正坐或俯伏坐位,后正中线上,当前、后发际连线的中、后1/3交点处;或于百会与风府两穴连线的中点取穴。
快速取穴:百会穴(正坐,两耳尖与头正中线相交处,按压有凹陷处即是百会穴)与风府穴(沿脊柱向上,入后发际上1横指处即是风府穴)连线的中点即是强间穴。
强间穴穴位解剖
强间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腱膜下疏松组织。布有枕大神经及左右枕动、静脉的吻合网。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腱膜下疏松组织。
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
穴区神经、血管
有枕大经和枕动脉分布。
布有枕大神经分支和左右枕动、静脉分支。
强间穴的功效与作用
强间穴有清热散风、安神定志作用。
强间穴具有醒神宁心、平肝熄风的功效。
强间穴有清神醒脑、舒筋活络之功,主治颈项强直,故而名之。
强间穴主治病证
强间穴主治头目、神志疾患等:如头痛,目眩,耳源性眩晕,口歪,颈项强痛,枕神经痛,失眠,神经衰弱,精神病,烦心,失眠,癫狂,痫证,瘛疭,眩晕,项强,呕吐涎沫,心烦,脑膜炎,神经性头痛,血管性头痛,癔病等。
头痛,目眩,颈项强直,心烦,失眠,癫狂,脑膜炎,神经性头痛,血管性头痛,癔病。
刺灸法
刺法
一般沿皮刺0.5~0.8寸。
平刺0.5~0.8寸,局部酸胀。
灸法
可灸。
艾条灸5~10分钟。
少灸则无益,多灸则不宜,不如勿灸为佳。
强间穴的配伍
强间穴配丰隆治头痛。
强间穴配风门治项强。
强间配丰隆,有行气化痰的作用,主治头痛难禁。
强间配阴郄,有行气活血,除烦的作用,主治心烦,心痛。
强间配丰隆,治头痛难禁。
强间配腰奇、丰隆,治癫痫。
强间配长强,治心烦。
强间配百会、承光,治烦心。
按摩
用中指指腹揉按强间穴,每次1~3分钟,可治头痛、目眩、颈项强痛等。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癫疾狂走,瘛疭摇头,口㖞,戾,颈强,强间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脑旋,目连头痛不可忍,烦心,呕吐涎沫,发即无时,颈项强,左右不得回顾。
《针灸大成》:主头痛目眩,脑旋烦心,呕吐涎沫。项强左右不得回顾,狂走不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