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治疗感冒常用的几张经方(二)
在昨天的公众号了,初步向大家说明了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区别,今天就来讨论具体的方子。今天先和大家一起讨论一下治疗风寒感冒的一类方子——桂枝汤。
桂枝汤是临床中很常用的一首方剂,又被称为群方之首,她也是《伤寒论》里面的第一首方剂,是治疗太阳中风的一首方剂,太阳中风在方剂学里面又被称作“外感风寒表虚证”。没有学过中医的人看到这些概念肯定要傻眼了。下面,就跟大家解释一下桂枝汤到底是用作哪方面的感冒。
首先是风寒感冒,大家可以回顾昨天的内容,什么是风寒感冒呢?怕冷、发烧、流清涕,头痛、身疼,口不可,舌淡苔薄白,脉浮。既然是风寒,怎么又有了表虚呢?有表虚是不是也会有表实呢?答案是一定的,有表虚就有表实。今天先说表虚。表虚表实都首先具备风寒的标准,表虚的特点是什么呢?在风寒症状的基础上,出现了汗出、脉浮缓。汗出好理解,脉浮也好说,什么是缓?在这里,缓就是无力的脉,浮缓就是浮而无力的脉。这下,大家就应该明白了,桂枝汤治疗的感冒是在风寒感冒的前提下,出现了汗出和浮缓的脉。因为虚才会出汗,因为虚脉象才没有力气。
除此之外,我们平时应用桂枝汤的时候,还要注意这个人的体质问题。由表虚也可以引申为里虚,因为桂枝汤应用的范围很广,不仅能治疗风寒表虚证,还能治疗很多内外妇儿科的杂病,所以在使用桂枝汤的时候,我们医生看到的这个患者的体质,一定是弱弱的,不是强壮的。这种人平时往往容易出汗、容易心悸,皮肤白皙、薄而嫩,腹直肌往往比较硬,按压的时候会呈拘挛状态。这种人得感冒的时候,往往会发生表虚的证型(不是绝对的,也与此次感冒的病源有关)。
我治疗过一个最典型的患者,是一个10岁的小男孩,发烧两个多月了,每到下午就发烧,看了很多地方,针打了不少,中药也吃了不少,血常规化验也没有太大的问题,但就是不好。我了解了初步情况之后,给他号脉,发现是典型的浮缓脉,一下子就想到了桂枝汤。我问他的家长“孩子出汗吗”,回答“是”。然后,让孩子躺在诊床上,按压了一下肚子,发现腹直肌痉挛。我想,桂枝汤无疑了。为什么前面喝了中药也没用呢?一定是用了清热解毒药,因为现在的大夫喜欢见到发烧就用清热解毒。这个孩子,不能用清热解毒,得用桂枝汤,因为他的舌头也不红,淡淡的舌头。结果,吃了三副,孩子烧就退了,这个病就全好了。虽然不是大病,两个月的发烧会给这个家庭带来很大压力。后来,孩子的家长来复诊的时候很高兴,对我很感谢,我说不用再吃药了,后来也没有再烧。
这就是桂枝汤,也是很神奇的方子。
桂枝汤也有加味方,在这里也说几个桂枝加味汤是如何治疗感冒的。
第一,桂枝加黄芪汤。用于桂枝汤证的基础上,见到患者特别容易感冒,感冒的时候出汗特别多,或者有水肿的患者。我治疗过一个患者,男性,三十多岁,自从献血之后的半年就感冒不断,而且出汗、乏力,虽然看起来体格很壮实,但脉象不强,是无力的脉,我用了桂枝加黄芪汤12剂,整个冬天就没有感冒。
第二,桂枝加附子汤。用于阳虚体质的人又出现了桂枝汤证,或者这个人在出现桂枝汤证的基础上,又出现了怕冷特别明显,尤其是后背怕冷,或者后背有流水样的冰冷感,或者四肢厥冷甚至不能屈伸。
第三,桂枝加葛根汤。桂枝汤证的基础上,出现了后背拘急不舒的感觉,或者下利,或者出现了麻疹。这个方子用的很广。
第四,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桂枝汤证的基础上,出现了微喘、微咳,但这种咳喘绝不像麻黄汤证那样剧烈。这个方子我也经常使用。治疗一些虚弱患者的咳痰喘,出现恶风、汗出的,尤其是一些虚弱的儿童,效果很好。
除此之外,桂枝汤证见到口干的可以加石膏,见到咽痛的可以加桔梗、石膏、连翘,见到鼻塞的可以加川芎、辛夷、细辛等等。
这就是我对桂枝汤及其类方治疗感冒的一些拙见,今天先写这么多,下次我们谈麻黄汤。
(作者:孟小斐,方剂学硕士,中医内科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