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不辞长做农家人

不辞长做农家人 

紫微||黑龙江

我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当年农村生活的苦以及城里人对农村人的种种蔑视,我都经历过。因此,不管是父母的教导,还是我自己的心之向往,都是通过读书,尽快摆脱农村人的身份。

我在20岁的时候混成了城里人。刚进城的时候,不可能马上就洗掉身上的土气,生活中还是会经常收到城里人的白眼。最初的几年,最怕人说自己是乡下人。这种心境一直保持到30岁以后。后来发现,就我所生活的这座城市而言,在比较成功的人群中,多数人都出身于农村,纯粹城里生城里长的并不太多。我成长的年代,是计划体制。这个体制为城市人的就业提供了比较好的保障,比如可以世袭(接班),可以当兵,学习稍好一点的还可以通过上技工学校,总之,就算不学无术,也可以混来一份不错的工作。而农村人就没有这个条件。农村人要想取得和一般城里人一样的社会地位,惟一的途径就是拼命学习考大学,大学毕业再分到城里。这样,受教育程度就要比普通城里人高了,后来的发展空间自然也就大了。

虽然我不是大学毕业,毕竟也受过比较良好的教育,加之出身低微,肯于吃苦,很快就和身边的城里同事们拥有了一样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水平,某些方面甚至还超过了他们。这个时候,我拥有了良好的心态,不再为自己的出身而难为情,有时甚至在纯粹城里人面前还感到了些许的优越:我的起点比你们低得多,现在却和你们平起平坐,有时甚至还要领导你们,剩下的话还用我说么?

当年挖空了心思想当城里人,四十岁之后,我却有了不愿意当城里人想法。但这时候晚了,家乡的朋友们告诉我说,现在想到城里落户很容易,但想到农村落户,比当年“农转非”可难多了。其实我不愿当城里人,并不是想重新获取农家人的身份,而是经常地下乡采访,让我对农家人的生活产生了羡慕。现在农村的生活条件较之几十年前有了较大的改善。家家都有一座漂亮的瓦房,农活都是机械化,农忙也就是一两个月时间。剩下的日子,你可以到城里打工赚取另一份收入;如果经济条件允许,你也可以偷得浮生几月闲。在自家宽敞的院子里,养些小动物,房前屋后种些时令蔬菜,读读书,品品茶,赏赏花,既愉悦了身心,还能吃上没有任何污染的绿色菜肴,你说,这样的日子是不是和神仙一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还是陶渊明这家伙前卫。

为了再次获得农家人的体验,从前年开始,我将岳父家复式楼前的小菜园子承包了过来。每年春天一到,我就开始正式成为一名农夫。外面还是春寒料峭的时候,我在室内就培育出了各种菜苗,待到室外的气温准许,我便将已经长到半尺高的菜苗移到园中。我菜园里的各种小菜,能比邻居们正常种植的提前一个月上桌。我还将家中花盆中的花全部送人,我用花盆在阳台上开辟了迷你菜园,在不减少室内绿色的同时,也获得了一份来自泥土的收获。我所付出的劳动,既愉悦了身心,也煅炼了身体;同时,用吃不完的时令菜赠送邻居,还改善了邻里之间的关系,真是一举数得。

这样的生活是不是很好?有时候我自问,如果有来生,我还会削尖了脑袋往城里钻么?还会千辛万苦地混到城里来,遭城里人的白眼,呼吸污浊的空气,每天吃那有毒的蔬菜么?我想我肯定不会了。我自信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乡间也能为自己和家人营造一份平淡而幸福的生活。我已经下定决心,退休之后,我一定要回到乡间,过自己喜欢的农家人的生活。写到最后,想起了苏东坡的一首诗《惠州一绝》,今天套用两句:一日三餐皆绿色,不辞长做农家人。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原名李海军,笔名紫微。1968年11月生。黑龙江省绥化市人。现供职于绥化日报社理论评论部。早年写诗,现多写随笔。作品散见于各地报刊。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   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监制:陈俊泽

编审:孟芹玲  何爱红

主编:孔秋莉   梁会娟   孙  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