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李叔德走进樟木溪村
时代风景
盛夏时节,正是映日荷花别样红,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的时节。
7月29日,成长于松滋,成名于松滋的作家李叔德从武汉来到松滋,走进洈水镇樟木溪村,开启一段美丽乡村之行。
同行的有《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杂志社常务副社长、作家王夏子,原松滋七星文学社成员董玉清、卢旭、夏营杰,红旗,樟木溪村美丽乡村旅游策划向平、襄阳散文作者刘雪蕾、在北京工作的万女士等。
72岁的李叔德先生顶着36摄氏度以上的高温,以一颗年轻人的心态和一副堪称壮年人的体魄来到樟木溪村村部,听取村李书记介绍樟木溪村美丽乡村建设情况及规划,随后参观樟木溪村史馆。
村史馆以图片、实物、文字等形式突出九岭岗起义红色文化,兼顾传统文化、农耕文化及时代变化,给李叔德一行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对两块金字招牌十分称赞,一是国家农业农村部颁发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命名牌,一是清光绪年间,地方官府旌表李夫人的“艾节高风”中堂匾牌。这两块金字招牌是樟木溪村人最为引以为自豪的。
在李书记带领下,李叔德一行前往古朝阳台登高望远。据松滋文化学者覃章海初步考证,古朝阳台为公元前531年楚灵王祭祖的地方。由此推论,樟木溪一带(古九冈之地)为楚人毕路褴褛的发祥地之一。
一路上,李书记介绍樟木溪村有一个溶洞,九岭岗起义失败后,松滋第一任县委书记黄杰曾在老百姓的帮助下,在此溶洞中避难40余天。李叔德听罢点头称赞这里的人民勇敢善良。他随后问樟木溪的在哪。向平则指了指那杂草丛生的小山沟说,那就是吧,只是溪水不大了。
在登山过程中,李叔德对这里的每一块冒出地面的石头都十分感兴趣,并找了一块大石头与之合影。众人见了,也纷纷过去与作家和石头合影。
李叔德对这里每一棵树木也感兴趣,他指着一棵榔榆树说,你们看看,这棵树是从石头缝里长出的来。在朝阳台之巅,李叔德环顾四周,感觉美丽的风景看不够,就说了一句,在这上面建一个观景台就好了。
李叔德还饶有兴致地观看了全国自强模范、摄影家董玉清对这一带洈水风景进行航拍。晚上,精美的图片就传到了七星文学社群,精美得让人叫绝。
吃罢午饭,李叔德一行游览了颜将军洞,享受了难得的清凉和溶洞美景。接着回到县城新江口,会见了中国作协会员、松滋作家协会主席田永华、诗人金箭。
李叔德在樟木溪待的时间并不长,但他一路都在认真感受和思考,并委婉地提了两个建议,一个是能否恢复一个有水流的樟木溪更加名符其实,二是能否在朝阳台上建一个观景台,满足游客登高望远怀古的愿望?当然,建设美丽乡村,要量力而行,这正是作家委婉表达的用意所在。
在结束本文之时,透露一下作家李叔德此行的两个小插曲。一是在午饭和晚饭时,他充满豪情地分别吟诵了李白的诗歌《月下独酌》和苏东坡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晚饭后,他与曾经获得松滋围棋冠军的韩亚平先生在下榻的宾馆对垒围棋。如此豪迈而雅兴,乃真文士风采,且看视频,啥也不说了。
高 成 文 学
顾 问:王夏子
覃世良
李克权
名誉主编:覃章海 周 兵
主 编:覃亚志
副 主 编:杨祖新 杜旭琼
文学总监:卢义宏
文 印:邓呈静
影像制作:曹 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