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穴:至阳

至阳为经穴名(Zhìyáng GV9,DU9)。出《针灸甲乙经》。属督脉。别名肺底。至即到达,阳为阴之对,此穴在第七胸椎下,与横膈平,经脉至此已从膈下的阳中之阴到达膈上的阳中之阳,故名至阳。至阳穴主要用于胸肺、肝胃疾患等:如胸胁胀,咳嗽气喘,腹背相引痛,腰背强痛,四肢重痛,疟疾,咳嗽,气喘,黄疸,胸胁胀闷,脊背强痛,胸胁胀痛,胃痛,胃寒不能食,腹痛,肠中鸣,脊强,腰背疼痛,少气懒言,身体羸瘦,背痛,现代又常用至阳穴治疗肝炎,胆囊炎,支气管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胆道蛔虫症,胃下垂,带状疱疹,胃肠炎等。至阳穴也是胃大部切除术的常用针麻用穴。

至阳穴的别名

肺底(《医学原始》)。

出处

《针灸甲乙经》:至阳,在第七椎节下间,督脉气所发。俯而取之。

穴名解

至即到达,阳为阴之对,此穴在第七胸椎下,与横膈平,经脉至此已从膈下的阳中之阴到达膈上的阳中之阳,故名至阳。

至,达也,又极也。阳,指心阳,背亦为阳,为阳气至盛与全身仰赖之处。穴当心后与背脊之中,自应阳光普照,万物生成,全身仰赖,而所主之病亦至多也。四时节令,夏至为夏之至极,冬至为冬之至极。人身以背为阳,而横膈以下为阳中之阴,横膈以上为阳中之阳。穴属督脉,位于背部,当七椎之下,《针灸甲乙经》有:“在第七椎节下间。”督为阳经,背亦属阳,七为阳数,因名至阳。

所属部位

胸椎

至阳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至阳穴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7胸椎棘下凹陷中。

至阳穴位于背部第七、八胸椎棘突之间,约与肩胛骨下角相平。

至阳穴位于脊柱区,当后正中线上,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俯伏或伏卧位取穴。

至阳穴的取法

俯伏或俯卧,于后正中线,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处取穴。约与肩胛骨下角相平。

至阳穴位于脊柱区,当后正中线上,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俯伏或伏卧位取穴。

俯伏坐位或俯卧位,当两肩胛骨下角平齐的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

快速取穴:两侧肩胛下角连线与后正中线相交处椎体,其下缘凹陷处即是至阳穴。

至阳穴穴位解剖

至阳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浅层主要布有第七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棘突间的椎外(后)静脉丛,第七胸神经后支的分支和第七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

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分布;深层有胸神经后支和肋间后动脉背侧支分布。

布有第七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第七肋间动脉后支。

至阳穴的功效与作用

至阳穴具有利胆退黄、宽胸利膈的功效。

至阳穴有理气宽胸、疏肝和胃作用。

至阳穴位于第7胸椎棘突下,正当横膈部位,上可宽胸理气治疗肺病,下可疏肝利胆治疗肝胆疾患,为退黄之要穴。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急慢性黄疸性肝炎。督脉并行脊中,故本穴可治疗脊强、腰背痛。

至阳穴有宽胸利膈、消热化湿之功,主治黄疸,咳喘,脊强、胸背痛。

督脉之气上行至此,乃由阳中之阴达于阳中之阳,即背部阴阳交关处也。凡属寒热交争症,多先取此穴,以扶正气之阳,而却病邪之阴,俾收汗出而解之效。譬如阴阳交争之际,势均力敌,各不相下,而阳方突得生气增热之助,犹生力军突来增援,则阳之为胜,必可知也,故疟疾多取此。因本穴旁平膈俞,则知其内应膈肌也。

至阳穴主治病证

至阳穴主要用于胸肺、肝胃疾患等:如胸胁胀词,咳嗽气喘,腹背相引痛,腰背强痛,四肢重痛,疟疾,咳嗽,气喘,黄疸,胸胁胀闷,脊背强痛,胸胁胀痛,胃痛,胃寒不能食,腹痛,肠中鸣,脊强,腰背疼痛,少气懒言,身体羸瘦,背痛,现代又常用至阳穴治疗肝炎,胆囊炎,支气管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胆道蛔虫症,胃下垂,带状疱疹,胃肠炎等。

现代又常用至阳穴治疗支气管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肝炎、黄疸、胆囊炎、胆道蛔虫症、胃下垂及带状疱疹等。

主治胸胁胀痛,脊强,腰背疼痛,黄疸,胆囊炎,胆道蛔虫症,胃肠炎,肋间神经痛。

刺灸法

刺法

向上斜刺0.5~1寸。

斜刺0.5~1寸,局部酸胀,可向下背或前胸放散。

注意:至阳穴不宜针刺过深,以防刺伤脊髓。

刺椎间腧穴有麻电感时应立即拔针或停止深刺。

灸法

可灸。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至阳穴的配伍

至阳穴配列缺治咳嗽胸痛。

至阳穴配肝俞、脾俞、阳陵泉、足三里治传染性肝炎。

至阳透胆俞可治胆道蛔虫症。

至阳配配阳陵泉、日月,有疏肝利胆,清热止痛的作用,主治胁肋痛,黄疸,呕吐。

至阳配心俞、内关,有宽胸利气,温阳通络的作用,主治心律不齐,胸闷。

至阳配内关、足三里、中脘,治胃病。

至阳配天突、太渊,治咳喘。

至阳配中渚、委中,治腰背痛。

至阳配阳陵泉、日月,治胁肋痛。

至阳透胆俞,治胆道蛔虫病。

按摩

用按摩槌敲打刺激至阳穴,每次3~5分钟,可即时缓解心绞痛、胃痛和腹痛症状。

文献摘要

《黄帝内经素问·刺热》:七椎下间主肾热。

《针灸甲乙经》:寒热懈懒,淫泺,胫酸,四肢重痛,少气难言,至阳主之。

《针灸大成》:主腰脊痛,胃中寒气,不能食,胸胁支满,身羸瘦,背中气上下行,腹中鸣,寒热解㑊,淫泺胫酸,四肢重痛,少气难言,卒疰忤,攻心胸。

(0)

相关推荐

  • 197.胆道蛔虫症安蛔止痛有何法?

    胆道蛔虫症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在诊断尚不明确时,用西医镇痛解痉,有掩盖症状以致贻误诊断之虞:而中药因煎药费时,此时若应用中医外治疗法,不仅简便易行,其缓急止痛的效果也比较好.现介绍如下: 敷贴法大黄. ...

  • 日月(GB24)

    穴位分寸歌七肋隙间日月昭,和中化湿呕能疗:疏肝利胆清黄疸,胁痛吞酸胃痛瘳.[中文名称]日月 [中文拼音]Rìyuè[外文缩写]GB24[穴名出处]<脉经>[别      名]神光.胆募[穴 ...

  • 每日一穴(黄疸效穴配合至阳效更高)腕骨:...

    每日一穴(黄疸效穴配合至阳效更高) 腕骨:在腕区,第五掌骨底与三角骨之间的赤白肉际凹陷中. 功效:具有清热利湿,舒筋活络作用.临床常应用于指挛臂痛,腕痛无力.目翳,耳鸣,耳聋,头项强痛,黄疸,热病,疟 ...

  • 【每日一穴】三阴交——妇科要穴三阴交,为什么这么屌?

    先抛出一个问题: 妇科第一要穴是啥? 对于女性来说 又想滋先天,又想养后天,还想调肝血 一定要用的穴位又是啥? 别着急,先送你一首打油诗: 痛经月经不调,保养子宫卵巢: 要想青春永驻,首选是三阴交. ...

  • 【每日一穴】云门——为什么能够治疗咳嗽、胸痛、哮喘、肩周炎?

    写在前面 ▼▼▼▼ 中医的经络穴位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宝藏 然而,经络穴位到底是什么? 经络穴位到底为什么能治疗疾病? 经络穴位是否真的每种疾病都有效吗? 这些问题,始终都没有得到一个完整的回答 从今而 ...

  • 【每日一穴】环跳穴——腰痛必治臀,息事又宁人。

    写在前面 ▼▼▼▼ 中医的经络穴位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宝藏 然而,经络穴位到底是什么? 经络穴位到底为什么能治疗疾病? 经络穴位是否真的每种疾病都有效吗? 这些问题,始终都没有得到一个完整的回答 从今而 ...

  • 【每日一穴】下廉穴:清热解毒,安神定志

    下廉穴为经穴名(Xiàlián).出<针灸甲乙经>,<圣济总录>称手下廉.属手阳明大肠经.下即下方,廉即边缘,此穴在局部隆起肌肉侧缘下方,故名下廉. [腧穴释义] 下廉的天部之 ...

  • 【每日一穴】手三里穴:疏经通络,消肿止痛,清肠利腑

    手三里穴(Shǒu sān lǐ),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亦称三里.属手阳明大肠经.大肠经的合穴,五行属土.别名:三里,鬼邪,上三里,因为它能通知上中下三部的疾病,所以称为手三里. ...

  • 【每日一穴】颈椎病,这三处必有结节!用这招轻松化解!

    颈椎,位于头以下.胸椎以上的部位.颈椎上承头颅,下接躯干,既是脊椎中活动最多部位,也是神经中枢最重要部位,更是心脑血管的必经之路,一旦发生故障,后果严重. 小小脖子酸痛可能会引起上肢无力.手指发麻.下 ...

  • 【每日一穴】滑肉门穴: 镇惊安神,清心开窍

    上期穴位是滑肉门穴 都有谁答对了呢 滑肉门为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滑肉门又名滑幽门(幽门乃胃与小肠相交之处,与此穴相近,故名滑幽门). [腧穴释义] 滑肉门.滑,滑行也. ...

  • 【每日一穴:内关穴】内关穴内关穴是手厥阴...

    [每日一穴:内关穴] 内关穴 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常用腧穴之一. 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作用: 宁心安神.理气止痛. #中医养生# #健康长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