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到底是不是个假中国人

             匕

你到底是不是个假中国人

一勺风 | 文

一大早,看到很多好友都在转一篇题目为《美国高中的中文试卷,看第一题就懵逼了...我可能是个假中国人》,顿时勾起了我十二分的好奇心: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份试卷?迫不及待地想要看一下这套高中中文试卷能做成什么样子,检验一下自己到底还是不是个中国人。

这篇文章开头先介绍背景,并买了个关子:“最近,纽约一所高中的中文期末考试卷,让中国网友开始怀疑人生,明明是中文卷子,上面白纸黑字写的都是汉语,可是居然一个都不会做?!”一个都不会做,Excuse Me?于是,我直奔主题,迅速翻到这张如此“神”的试卷。

看完我就放心了,至少不用担心自己不是中国人了,至少我没有沦落到一道题都不会做的地步,而且,坦白地说不会的倒很少。然后,我就回来接着看作者对试题的解读。虽然,对作者的观点很多都不赞同,但是有一条观点我俩还是达成了共识的,那就是截图中红字的部分(捂脸)。

我并没有对作者轻慢的意思,只是作者对于题目的解读和解读,实在有点让我不敢恭维。也许作者只是在营造一种幽默风趣的氛围,并没有严肃地思考这些题目。“僦居”和“憧悟”这类低频词,不知道尚情有可原,但是连“不啻”也不知道,后面五个字全都不会读,这就有点暴露作者的语言功底了。平心而论,,我之前也没有见过“僦居”和“憧悟”这两个词,也不知道怎么读“龁”(音和,二声),但我知道“僦赁”这个词,并据此猜测“僦居”可能是“租房子住”的意思,“憧悟”就不知道怎么猜了。

第二部分对“甚蕃”这个词很陌生,其他都算是出现频率挺高的表达,我们大概都知道它们的意思。但如果考察反义词的话,可能一时间并不是很好想。第一部分的近义词考察也是类似的情况。但我觉得,如果知道了词义,然后调动自己的积淀和储备,找出一个同义词或反义词,并不算是特别难的事。

至于第三部分的造句,作者再一次发挥了自己幽默的风格,对第一个词“见方”的造句,就让我老泪纵横啊:“每当看见方方正正的人我就很喜欢”。顿觉这种造句风格似曾相识啊,眼前浮现出小学一二年级的自己。而我的第一反应是“这间房子十米见方”。这些都是我们使用频率很高的词,你要跟我说你高中没学过,甚至你到现在都还不知道,那我就只好沉默了(摊手)。既然都知道意思,造个句子也不至于很难吧?

至于作文,作者没有提,大概也觉得没有提的必要,很简单啊。但我觉得我有必要说几句。首先,作文给了三个选题,任选一个题目作答:(1)莲花的启示;(2)永远的昭君;(3)读“大鼠”(蒲松龄)有感。我大概推断了一下出题人的意图:1.学生们这学期可能学了周敦儒的《爱莲说》,因为上面的题目也出现了“出淤泥而不染”和“中通外直”,这篇作文的写作中,也暗中考察了学生们对这篇古文的掌握,但又并不拘泥于此,也给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引导学生的品性有引导作用;2.学生们也可能学了有关“昭君出塞”典故的诗词,“永远的昭君”,考察学生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掌握,也考察他们对于历史的认知,以及历史观;3.大概他们这学期也学了蒲松龄的《大鼠》,在此考察学生们对这篇古文的理解,也是在引导学生阅读《聊斋志异》的兴趣。我觉得作文题还是有可圈可点的地方的。

群里一位在某大学执教的朋友说看完之后,如果她是校领导,第一件事就是把出题的老师给换了。她可能在怀疑出题老师自己的中文水平,及对以近义词、反义词的形式来考察学生对一些词语的掌握情况,且其中包含使用频率特别低的词语,不敢苟同。但我觉得这样出题,也无可厚非。每个出题老师都有自己考察学生的用意,也有各自不同的考察方式和角度。

另外,大陆日常话语体系和风格,与港澳台和海外华人的话语体系,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分化,这符合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但就在大陆的情况而言,汉语就已经分化成很多分支,形成了很多地方的方言。所以,试卷中可能有些词在港澳台或者海外使用频率比较高,在试卷中对它们进行考察则更是合情合理。

我觉得真正值得我们反思的是“我们到底学的是不是中文”的问题,或者他们学的到底是不是“中文”。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在调笑,我们不必跟他太认真,但我们应该认真地对待一下自己的母语。

“僦居”这个词我们没见过,就无法做出合理的词义猜测吗?看一眼就知道意思,考察的是积累;而看一眼不知道什么意思,但却能根据已有知识思考出合理的答案,这考察的就是积淀了。虽然,我不觉得这份试卷出的有多好,但我觉得看完之后觉得自己是个假中国人的,如果是以玩笑的态度看待这份试卷,但却该认真对待一下自己的母语了。

这也不是一小部分人,而是要占到很大一部分。我们这代人的汉语水平较之上辈,虽然词汇丰富了太多太多,但整体的文学积淀却不如他们深厚。就拿古文来说,真正打下坚实基础的人越来越少,我们都是为了复试选择性学习,选择性记忆。这种功利心很明显的死记硬背,只能帮我们在考试中拿到高分,却并不能代表我们的文学素养。背过之后,用不了多久就忘了,还给了中学。如果积淀不够深厚,就无法做到融会贯通,更无法举一反三。

白话文从“五四”开始流行以来,经历了一百年,我们的白话文体系已经很成熟了,文言文基本上已经退出日常使用的话语体系中了。但不常使用,并不代表我们就不去重视。那些古文,是白话文词汇词义的源泉,是我们文字的根,如果根扎得不够深,汲取的文学营养不够充足,白话文树干不会高耸,枝叶也不会繁茂。

如果你觉得自己是个“假中国人”了,就去中国文化里汲取营养吧,不妨试着进行“二次融入”,实现“二次成长”。

请你铺开生活的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