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崇菊 | 邓州这座城
花洲文学
邓州这座城
文|王崇菊
人的记忆神奇,那么多年过去,古城原始的一切细节竟原原本本在脑海浮现,一经整理,全部扑腾腾跃出来,连每一丝纹路,每一条经纬线,都了然清晰。
回想高考后的那个夏夜,偕女友去看电影。当时居住在女友父亲单位,位于古城广场一侧的建筑工地。后来凭着印象寻找几次,至今仍无从找到当初的那些小巷,女友远嫁,问询过几次,也再没有旧时的痕迹。
电影院还是那个电影院,坐北朝南。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各类电子产品尚不流行,看电影几乎是最舒心的消费。和女友等待电影开场时,一对新婚的年轻人,坐在我们后面卿卿我我,我和女友吃着瓜子,看人来人往,听闲话趣闻。
电影的情节已经变得苍白,电影院里的嘈杂犹记心头,如今的影院门可罗雀,显然已被时尚甩在身后。每次路过电影院,仿佛还可以看到门前那个扎羊角辫的女孩,扑闪着双眼,等待大门打开。
与从前的古老相比,如今的邓州如青壮男子,青春气息四溢。白天繁茂的树木与满目的热闹相映衬,晚上歌舞与灯光相照应,透出新时代的美,从湍河两岸风景到各条城市道路,处处焕发日新月异的气息。
古城路变新了。作为邓州重点保护街道,那是久远年代刻绘的典藏,那里是几百年前邓州文化和艺术的结晶。
“邓州有座塔,离天一丈八”。这是对古城路一侧浮雕砖塔的赞誉,它是国家重点保护文物,更是邓州的地标性建筑。
破旧的古城愈来愈远了,全新的邓州不断变迁和律动,因为生命本身就需要不断更新,不断重塑。
城河两岸脏乱问题也得到根治,花草树木因新品种的加入,呈现一派茂密葱茏。一个个公园、小游园在绿树红花里,让每一个散步、健身的人,身心愉悦,邓州已今非昔比。
今天,同许多人笑谈邓州的变化,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在胸腔荡来荡去。不必因道路狭窄不能快速到达某地懊恼,不必看着潺潺流水却因垃圾横行心生悲凉,不必因穿着新鞋出去走一圈满是尘土而沮丧,不必为买不到心仪的商品而感慨。
站在移动书屋,挑选自己喜欢的读物,用整个午后的时光消磨在咖啡屋,享受一份恬淡的休憩;奔跑在湍河湿地公园红色的岸畔小路,享受汗水的淋漓;去花洲书院瞻仰先哲,聆听那睿智的话语;到编外雷锋团展览馆,学习领悟如何做好为人民服务;骑车把明珠湖、西湖,东西南北的邓州景色一收眼底;站在植物园高高的瞭望塔俯视邓州城区,静静地坐着,任风轻轻地吹,岁月悠悠地转。
忽然,感动满怀,从前不敢想象的都成为真实。沿着湍河国家湿地公园修建的小路,看到的每一处亭台,每一个风景,每一条道路,都让我恍若置身仙境。
一群穿着旗袍排演节目的大妈,袅袅婷婷地踩着舞步,岁月的痕迹深刻在她们的白发和皱纹里,她们齐整的步伐,浅笑优雅的妆容,红红绿绿的衣服,已成邓州一道靓丽的风景。
转角处,篮球场地,几个孩童在打篮球。隔着细密的铁丝网,孩子们汗水湿透衣背,晶亮的额头因尖叫而饱满,奔跑的动作强健有力,恰如向上向前的邓州。
微笑着走过这群如虎少年,从来没有想过一座老城,一座在中国地图上像星点的小城,已繁华热闹到众人和乐,一片温馨。还想去高楼林立的超市影院看场电影,感受某种情愫在角角落落发酵的力量。每看一处风景,越觉得远处的美景比不过近在咫尺的本土风光,从不确信到不敢相信到相信,从追梦路上到梦想成真,我为自己生长和工作在邓州自豪和骄傲。
人常喜欢到远方寻找诗意的栖息,故园邓州的寸草风景,日新月异的图画,难道不是最好诗意栖息的天堂?移动书屋、读书小凉亭,丰富多彩民间娱乐等文化大餐正以铺天盖地的势头涌现。
整个邓州,古朴中洋溢青春的活力,再现新时代强国的节律,细微处流露古城特色,封面上是簇新的灵动。可以想象,生态邓州,绿水更绿,蓝天更蓝,白云更白,人民的笑意更浓。
-End--
图|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