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儿,回家要听你奶奶的话,不要惹她生气。”
这是我宝叔说给我听的。宝叔是谁?宝叔是我舅爷的儿子,我奶奶的娘家侄儿。宝叔是我奶奶口中的榜样,奶奶常跟我提起她这个娘家侄儿,来鞭策我、鼓励我好好学习。
小时候,我常在春节陪奶奶一起回她的娘家马庄走亲戚,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能见到宝叔。去马庄有两条路,一条大路一条小路。大路前半段有很多商铺,卖烟酒副食的,卖鞭炮的,有些吵闹,且大路人走得多,难免坑坑洼洼。小路则是另一番光景,两排挺拔笔直的杨树夹道欢迎,路两旁是一片片麦田,麦苗墨绿,给这冬日料峭平添一份生机。小路虽是土路,走起来却自在安详,杨树枝干把橘黄色的阳光切成一块一块铺在小路上,我和奶奶一前一后走着。杨树梢头偶尔还有一两只喜鹊喳喳叫,我停下来仰起头看得出神,奶奶便唤我跟上。
上前,舅爷一身笔挺中山装,脚蹬黑色棉布鞋,儒气中透出朴实来;“娃儿累了吧,赶紧上屋!”妗奶(舅爷的妻子)上来用温热的手摸我的脸;一旁同样西装整齐的宝叔叫着我的名字,摸起我的头。我不好意思看宝叔,因为奶奶说宝叔在省城上大学,是大学生。奶奶也常在我不认真读书的时候拿宝叔来激励我,孩童的自尊心让我不想抬头看宝叔。进了舅爷家的小院没一会儿,一盆热烘烘的柴火便烧了起来,舅爷询问奶奶的近况,我的学业;奶奶念叨起娘家侄儿,问宝叔在省城上学可还好。吃过午饭,太阳高高地照满了院子,奶奶和舅爷妗奶在堂屋说话,我则走到院子里,观察起舅爷的家。我基本每年都来,但好奇心却不减。那棵梨树还是光秃秃的,立在院子的一角一动不动,它在春天是不是也会开一树雪白的梨花?猪圈里躺着晒太阳的母猪看我走近了,哼哼两声,抬了下眼皮,像是在和我打招呼;母鸡飞上猪圈,在茅草织就的圈顶上踱步,不时扭过头用一只眼盯着我……这时,宝叔走到我身边来。我是害怕和宝叔独处的,一是奶奶总拿宝叔教育我,二来是宝叔着实英气十足,让人不好意思靠近。宝叔继承了舅爷的高鼻梁,戴着副圆框眼镜,头发则剪成清爽的三七分,一副知识分子模样。宝叔只是走到我身边,微笑着不说话,却让人时刻感觉到他的存在。宝叔看着我,我则若无其事地去看鸡窝里有没有鸡蛋。临走时,宝叔在屋檐下从我身后低下头捧起我的脸,一双有神的眼睛透过镜片看着我:“娃儿,回家要听你奶奶的话,不要惹她生气。”我当时很不解,觉得宝叔可真啰嗦,几乎每年都和我说这句话。现在想来,那可真是一句箴言。那是娘家侄儿对姑妈的关心,是人间至暖。他体谅自己的姑妈,体谅这个在自家这方小院儿出生、成长、哭笑的姑妈,体谅这个从这个小院儿出门(方言,出嫁)、嫁到陌生人家生儿育女的姑妈,体谅这个在婆家苦心经营、任劳任怨的姑妈,体谅这个“起五更打黄昏”、在农田收麦子收苞谷收花生的姑妈,体谅这个身形日渐瘦弱、额头皱纹与鬓间白发日增的姑妈……可不是吗,一定要听奶奶的话,不要让她伤心难过!她的话朴实厚道,却充满生活哲理;她的话登不上大雅之堂,却能成为风雨中坚守的太阳;她的话全是为我好,是为了让我少犯错多长进,有朝一日长大成人安身立命……她的话不一定都是对的,但她的初衷却是至对,那初衷闪耀着母性光芒,是黄土地上不落的太阳。往事如烟,飘散在风中,却时刻映在自己的心湖。现在,宝叔一家去了沿海城市,我也大学毕业多年,有了一技之长。我和宝叔已经很多年没有见面,但他的那句嘱托我却从未忘记。过年回家我去姑妈家的时候,看到姑妈的孙子,我也会走上前看着他,逗乐般地说:“要听奶奶的话……”
-End--
图|网络
作者简介:黎晓 ,1993年生于河南唐河,河南大学毕业,有文学、美术专业背景。好文史,喜音律绘画,有乡土情怀,亦追赶时代潮流。愿以笔为伴,书情怀,感人生,传美好,走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