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鼻祖有二:一为魏碑,二为钟繇
原创:文章首发于牛虻公众号
随着秦始皇统一文字,汉字长期的混乱状况犹如长期的战乱局面一样被秦始皇所结束,到东汉时,由许慎编订的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的诞生,意味着由小篆上溯金文乃至甲骨文成为一种可能,同时也标志着古代中国文明的信史可追溯到3600多年以前。
汉字的“隶变”与“法变”(以福字为例)
汉字书法史上的“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一环,是贯通中国上古文明、中古文明与现代文明的桥梁。“福”字的“隶变”与“法变”,主要体现在书法上。
中山王方壶
从已出土的文物来看,“隶变”在战国末期就因书写便利的需要而产生了,例如中山王方壶9735。秦系简帛与楚系简帛的发现,证明了“隶变”在这时期已经大规模开始,不过书写文字还是以篆书为主。
版权图片,侵权必究
到东汉时期,由于造纸术的发明,人们对书写要求也大加提升,为汉字的隶变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例如睡地秦简146、66。另外,楚系简帛如14、15并不是突然出现的,其实里面有一定的历史渊源。楚系简帛14、15是上下组合而来的,只是到这个时候进行了“隶变”,所以在“福”字发展历史上有些另类。“隶变”日臻成熟于汉简,质变于魏碑。
“法变”或称“楷变”(个人比较喜欢法变的说法),是汉字书法史上继“隶变”之后的又一大飞跃,基本奠定了今天我们所使用的汉字字形,自魏碑开始,到钟繇才完成。钟繇是楷书(小楷)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东晋时候的书法家二王,便是在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钟繇楷书《宣示表》,现藏故宫博物院)。
楷书鼻祖之一:钟繇(you)
熟悉三国历史的朋友应该知道他,他是曹操的丞相之一,他的小儿子钟会与姜维、邓艾的历史故事想必大家也很熟悉。钟会本想与姜维联合造反,结果身败名烈。真是“姜维一计害三贤”。
时司徒华歆、司空王朗,并先世名臣。文帝罢朝,谓左右曰:“此三公者,乃一代之伟人也,后世殆难继矣!”太和四年,繇薨,帝素服临悼,谥曰成侯。子毓嗣。少子会,别有传。(节选自《三国志·魏书·钟繇传》)
最著名的《宣示表》,现藏故宫博物馆,被认为是最真实可靠的作品
钟繇在中国书法史上影响很大,历来都认为他是中国楷书的鼻祖。关于中国楷书的鼻祖这种说法,依据流传下来的作品来看,一个是魏碑,另一个便是他了。他对东汉末魏晋时候的书法家影响很大,例如他和东汉的张芝被人合称为“钟张”,又与东晋书圣王羲之被人并称为“钟王”。
▲钟繇小楷《力命表》
《力命表》,三国魏小楷法帖。钟繇书。文凡八行。真迹久佚,仅有刻本传世。见于《伪星凤楼》《泼墨斋》等从帖中。书法古雅、研美,是著名小楷法帖之一。
▲钟繇小楷《力命表》局部
(有需要相关书法资料打包文件的关注牛虻公众号后期的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