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放390名死囚回家过年,约定次年来问斩,年后回来多少人?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李世民曾经随其父亲李渊征战多年,在太原起兵中,李世民立下了汗马功劳,而李渊也答应他,建立王朝后任命他为太子。然而,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后,却并没有履行当年的承诺,而是立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任李世民为秦王。
太子李建成始终认为李世民是个威胁,于是联合李元吉排挤李世民,曾经预谋夺掉秦王的兵权而杀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先下手为强,杀掉李建成,逼迫李渊退位,最终,李渊通过禅让的方式,传位给了李世民,李世民登基后,改国号为“贞观”
李世民御宇期间,励精图治,他在军事上,主动出击,消灭地方割据和边界侵扰,在朝政上,虚心接受大臣的纳谏,说出那句经典的:“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于此同时,李世民也从隋朝的灭亡中,深刻领会到百姓的力量,他在民生上,与民生息,大施仁政,总而言之,天下一片欣欣向荣,国泰民安,很快便成为了盛世,也就是史书上所说的——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都蓬勃发展,为后来出现的另一盛世,开元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贞观六年,也就是公元663年,出现了一件前所未有的事情,这件事在《旧唐书》、《新唐书·刑法志》和《资治通鉴》等史书中,都有过记载,可见是历史上确实发生过的一件事情,这件事便是“纵囚归狱”。
后世对于唐太宗纵囚归狱的评价,褒贬不一。有认为是皇恩浩荡,白居易就是这一态度,于是他在《七德舞》中写道:“怨女三千放出宫,死囚四百来归狱”。有人则认为纯属作秀,沽名钓誉,例如欧阳修就在其散文《纵囚论》中写道:“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
历史上发生的唐太宗纵囚归狱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件事情真的有那么简单吗?其起因和背后动机是什么?
这件事得从一条奏折说起,贞观六年的某一天,唐太宗在批阅奏折时,掌管刑狱的大理寺卿呈递上的奏折,引起了唐太宗的注意。奏折上说,有390名死囚,本应该在秋后实行“大辟”,也就是问斩,然而他们却是日夜痛哭,无论用什么办法,都不能阻止,于是上奏折询问是否可以提前行刑。
唐太宗看完之后,当即便去囚狱了解情况。原来群囚犯并不是怕死,而是他们在临走之前,心中还是有很多遗愿没有完成,例如年迈的父母没有安排人照顾,例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没有传下“香火”等等。
唐太宗得知情况之后,冥思苦想了一夜,第二天早朝,他做出了一个让群臣觉得匪夷所思的决定,放这390名囚犯回家过年,处理好后事之后,次年再于约定时间问斩。
这一决定,出乎了群臣的意料,大理寺卿就认为,这群死囚,都是罪大恶极的,而且人数不少,这样放虎归山非常危险,甚至到时候也很难抓回来。但是寄予皇命难违,唐太宗坚持己见,这个决定还是被实施了。
这群死囚以为是皇帝要提前行刑,谁知是释放了他们,让他们去料理后事,各个都感激涕零,大呼万岁,而天下的百姓也为之震惊,认为皇帝仁悯,到了次年,这群死囚,果然按照约定,全部归数,390个一个不落。
唐太宗纵囚归狱的导火线,其实是在贞观四年时发生的另一件事情引起的,那便是——“李好德案”。
贞观四年,河内有个叫李好德,经常口出狂言,史书记载“以风疾语妖狂”,被人举报犯了“谋逆罪”。大理寺卿的大理丞张蕴古审理此案,张蕴古认为李好德纯属精神有问题,也就是所谓的“癫病”,因此将其无罪释放。
负责监察的治书侍御史权万纪复查此案,发现李好德的哥哥与张蕴古交情匪浅,张蕴古是徇私枉法。唐太宗知道后,大怒,下令斩首张蕴古。
然而,后来唐太宗意识到,自己这样一时冲动,将之前的宽仁政策,全部泡汤了,于是出了挽救措辞,认为应该慎用死刑,于是采取了死刑复核制度。可是一切如同泼出去的水,覆水难收,负责司法的官吏,人人自危,战战兢兢,他们为了不走张蕴古的覆辙,宁愿多杀,也不愿错差。
自从李好德案之后,出现的死囚犯越来越多,其中也不乏一些是错差的,唐太宗冥思苦想之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他一直在找一个机会,重新找回宽仁政策,终于在贞观六年,等来了机会,采用了“纵囚归狱”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