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老师讲语文•学点逻辑 ⑰ | 联言推理
《姚老师讲语文》每周二、四连载
联 言 推 理
联言推理 以联言判断为前提或结论的演绎推理。
(一)联言推理的两种形式
联言推理可分为分解式和合成式两种形式。
1.联言推理的分解式
前提是一个联言判断,结论是这个联言判断的肢判断。
公式:p并且q;所以p(或:所以q) ( p∧q,∴ p / p∧q,∴ q)
如果一个联言判断是真的,那么,它的所有联言肢都是真的。所以,作为联言推理分解式前提的联言判断是真的,结论就能断定这个联言判断的任何一个联言肢都是真的。
他既能言,又善辩;所以,他善辩。/ 兵不在多,而在于精;所以,兵在于精。/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所以,言者无罪。/ 老王同志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所以,老王同志有缺点。/ 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伟大的思想家;所以,鲁迅是伟大的思想家。/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所以,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岁的人不适用死刑。
2.联言推理的合成式
前提是若干已知判断,而结论则是由这些已知判断作肢判断组成的联言判断。
公式:p,q;所以,p并且q (p,q, ∴ p∧q)
如果一个联言判断中所有的联言肢都是真的,那么,这个联言判断就是真的。所以,作为联言推理合成式前提的各个联言肢都是真的,结论就能断定这个联言判断是真的。
动物是由细胞组成的,植物是由细胞组成的;所以,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所以,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 概念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判断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推理也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所以,概念、判断和推理都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科技工作者要学习现代科学,社会工作者要学习现代科学;所以,无论是科技工作者还是社会工作者,都要学习现代科学。/ 每次科学发现都给科学知识增加了新内容,每次科学发现都使人了解到自然界更多方面;所以,每次科学发现都给科学知识增加了新内容,都使人了解到自然界更多方面。
(二)联言推理的运用
由于联言推理比较简单,往往被忽视。其实,它在思维中是经常要用到的。
1.联言推理合成式,不但断定了若干事物情况存在的事实,而且表示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用这种联言推理,我们能把对事物各方面的知识综合成比较完整、全面的知识。
如:从不同角度看牡丹花,它既具有观赏价值,它还具有食用价值,它又具有药用价值;所以我们说,牡丹花具有观赏价值、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前提从不同角度断定了牡丹花的价值所在,结论完整地、全面地揭示了牡丹花的多种价值。
写议论文或作演讲的时候,我们可以用联言推理合成式来形成论证思路。先分别论证各个分论点,然后将若干分论点综合成一个总论点。
梁启超先生的《敬业与乐业》——
开头提出论点: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接着用两段文字分别论述:第一要“敬业”,第二要“乐业”。
最后综合起来说: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我盼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
——全文的论证思路实际上就是一个联言推理的合成式:人类生活,第一要敬业,第二要乐业;所以,人类合理的生活就是敬业和乐业。
一篇题为《诗意地生活》的高考作文——
先提出论点:人应当诗意地生活。
然后依次论证:诗意地生活,源自人们内心的和谐;诗意地生活,需要人们从阅读中汲取养料;诗意地生活,需要让自然抚慰自己浮躁的心灵。
最后总结:当人们内心和谐带着爱心去生活,当人们从阅读中获得智慧与思绪,当人们到自然中寻找到抚慰,人们才可以诗意地生活。
——全文的论证思路也是一个联言推理的合成式。思路清晰,富有逻辑性。
2.联言推理分解式的主要作用是,突出或者强调某一个联言肢所断定的内容。
我们在引述某一逻辑形式为联言判断的法律、法规条文或某种权威观点来证明一个论点的时候,常常会运用联言推理的分解式。
如:为了证明通信秘密不容侵犯,我们可以引用宪法条文进行这样的推理——我国宪法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由此可见,公民的通信秘密是受法律保护而不容侵犯的。
3.联言推理还常常同别的推理结合起来,构成一些比较复杂的推理。(这在后面会讲到)要分析这些复杂的推理,也必须对联言推理有正确的认识。
课 后 练 习
下面一段文字,包含了怎样的逻辑形式?
形成这种思维“惰性”的心理因素有三个。一是因循守旧。人脑有一种依据业已流行的传统观念,而不是依据面前的新情况作判断、论是非的强烈倾向。当普朗克实际上已经冲破经典物理学框框,提出量子假说,向着微观世界迈步时,他却作茧自缚,仍然抱着传统的观念不放,力图把自己的新理论纳入经典物理学的轨道,结果徒劳无益。二是迷信权威。伽利略发现的“摆动定律”和“落体定律”,所以遭到那么多人的讥笑和反对,就是因为他推翻了被奉为权威的亚里斯多德的“摆幅短,需时少”和“重者下落快、轻者下落慢”的错误观点。三是怕犯错误。德国化学家维勒在从无机原料合成有机尿素后,却在有机化学面前却步了。其原因,在他给老师的信里说得很清楚:有机化学就像是一片“原始热带森林”,是“一片狰狞的、无边无际的、使人没法逃得出来的丛莽,也使人非常害怕走进去”。看来,正是胆怯和害怕出错扼杀了维勒的创造性思维,使他畏缩不前了。
只有跳出前人的思维窠臼,破除因循守旧、迷信权威、害怕出错等“惰性”心理,才能充分发挥思维的能动性,使创造性思维的灿烂花朵盛开,最终结出丰硕的果实。
(摘自张炳元《略论思维的“惰性”》)
附:课后练习答案
答案
先用一个联言推理的分解式,分析形成思维“惰性”的三个心理因素(“一是因循守旧。”“二是迷信权威。”“三是怕犯错误。”);然后用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只有……才能……”),揭示破除这些这些“惰性”心理的必要性。
下期预告:姚老师讲语文·学点逻辑 ⑱ | 选言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