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瑞||关于罗贯中籍贯故里确实是祁县河湾村:我的一点见解

众所周知,生活于元末明初的中国伟大讲史小说作家罗贯中的身世,一直是一个迷。

成其为谜的原因,一是记载甚少,二由于小说是:“街谈巷议”,其地位“尤在传奇杂剧下,”(明·胡应《少室山房笔丛》)小说没有地位,小说作家更是如此。

罗中在文学史上应有的地位,是在封建王朝被推翻之后,才由近代的文学研究者,学者冲坡重重困难予以确立的。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史无前例的中国人民革命,更是把中国四大古典小说推上了无与伦比的位置。人民作家罗贯中的地位十分尊崇,在罗贯中研究史上,前后出现了一些非常值得纪念和深思的事情。给罗贯中研究,开辟了异常宽阔的道路,使罗贯中研究,罗贯中作品研究,一步一步接近于真理的彼岸,一步一步迈向真实的家园,给人明确提示,罗贯中身世研究是有迹可循的,绝不是无迹可寻,更不是虚无缥缈。这些发现多么令人惊喜,然而这些发现,无不都是前辈学者付出非凡代价才得到的。别的不说,本世纪三十年代,学者郑振铎西缔先生在宁波天一阁阅书时的发现,便是上述观点的最好证明。他的发现使扑逆迷离的罗贯中身世之谜忽然有了个明确头绪,“罗贯中,大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天各一方。至正甲甲复会,别后又六十年,竟不知其所终”,(见贾仲明《续录鬼簿》)

罗贯中是山西太原人,号湖海散人,并且性格是“与人寡合”,怨不得史书对他的记素载,直是少的可怜,真能称得上是“凤毛麟角”。郑振铎先生的发现,便是“凤毛中的凤毛,麟角中的麟角,”关于罗贯中的名与字,有着多种说法,一种是名罗本字贯中,或名罗贯,字贯中,近有的说是名罗本字贯中,不一而足,《续录鬼薄》则明确肯定了他叫罗贯中,与《三国志义》所署:“后学罗贯中编次”一样,当是真实的。因为在罗贯中的所有著作中,只有《三国演义》署名权没有争执,一肯定是罗贯中首先编著了这震烁古今,流传千古的名著。其它著作都是有争议的,有的是他与别人合编的、有的说是他编的,后人又重新改定的,还有的则是托名假冒,假冒伪劣,只有《三国演义》一书,作者署名毫无疑义,用不着打官司,其它则是聚讼争执,议论纷纷。关于他的身世,则没有多少记载,大抵也不过二三条,一是《续文献通专》的编撰者王圻在《稗史类编》一书中说过:“如宗秀,罗贯中,国初葛可久,皆有志图王者,”他胸有大志,虽然:“与人寡合”,胸存万机,志向远大,只是由于“乃遇真主,而葛神医,罗傅神稗史,”由于时运不至,葛只好当医生,罗只好写小说,不愿与人争执,也可能是没有力量争执,或者客观条件限制下不能争执,便转向各干各的喜欢的事情去了。

可能由于罗爱“遇事而发,为时而发”,文人习气较重,便转向于创作了,胸中积怨发泄不得,便寄寓言古事,寻求寄托了。我们可以感受到《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展现出来的精神世界,所作所为,大概也就是罗贯中的所作所为与向往了。罗是爱恨分明,敢怒敢恨,敢作敢为,会作会为的,光看《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安排,人物命运的安排,才能志向的发挥便可看到这一点。

他“有志图王”的志向与“乐府隐语”的写作现实是相符合的,在那时候的状况下,作为下层人民的一员,他是不会有多大政治上的作为的,关于他的籍贯,在《续录鬼簿》发现之前,有许多传说:有的说他是越人,有的说是东原人,还有的说是“庐陵”(江西)人,只有在《续录鬼簿》发现之后,才如鲁迅先生说的那样,罗贯中身世“遂为冰释”。

关于他生活的时代,有说他是南宋人,有的说他是元朝人也是在《续录鬼簿》发现之后,才可以肯定他是生活在元末明初。所以《续录鬼簿》的发现,可以说是在罗贯中研究中是划时代的大事。由于它的发现,《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的生长时代、身世、籍贯、姓名等相关连的四个问题都解决了,罗贯中有名有字有号,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姓名问题是第一问题,已经解决了,不容怀疑;第二问题是籍贯问题,太原人,太原那里人,留下了一个尾巴没有完全解决,没有相应的资料。但《续录鬼簿》发现已把罗的籍贯家乡推近了一步,明确了罗贯中不是越人,不是钱塘人,不是杭州人,也不是庐陵人,而是太原人。太原那里则是疑问,这有待于后人的进一步发现,进一步考证。正如人们在考证另一著名古典小说《金瓶梅词话》的作者时,也是一步一步接近作者的真正真实面貌的。

文学历史的考证,研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不知道靠多少人的努力,多少代多少年的寻觅,才能获得些许的蛛丝马迹,不然人们何所称其为“淘金”呢?大浪淘沙,沙里淘金,只要你能下得起辛苦,不下辛苦是不行的,身在深山要识宝,识宝是需要付出时间和心血的代价的。罗贯中研究也是如此许多人付出了极其辛苦的代价,一代又一代陆续辛辛苦苦发现有关罗贯中史料,把研究推到了接近于罗贯中的地方,这是接力棒,需要往下传。我们每一个文学历史研究工作者都希望传下去,《续录鬼薄》的发现澄清了罗贯中的第三个问题是生存年月问题,他与《续录鬼簿》作者至正甲辰复会,至正甲辰是大元至正二十四年,可以说他是元朝人,即是公元一三六四年。一三六四年罗贯中还健在,与《续录鬼簿》作者为忘年交。《续录鬼簿》作者六十年以后还在,六十年以后即到了一四二四年了,一四二四年是明永乐二十二年永乐甲辰,历史已经到了明朝永乐年间,《续录鬼薄》作者还在,人们据此断定《续录鬼簿》作老是明代杂剧家贾仲明,人们认为贾仲明在元至正二十四年左右正是年轻时候,因与罗贯中是“忘年交”,断定罗贯中此时是壮年,这个推测还是可信的。第四个问题便是这一段资料说明了罗贯中所作所为是好为乐府隐语,且语极清新是个文采之士。

以上所述对于研究罗贯中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它把罗贯中的几个主要方面都证实了,罗的身份,特征、籍贯,以至于后来所有研究罗的学者都不得不依据它,引用它,不怀疑它的真实性,可靠性。它是研究罗贯中的唯一真实史料,所以它的发现是罗贯中研究中的里程碑,可是它留下了一个尾巴。罗贯中是太原那里人呢?

把罗贯中籍贯研究推向高潮的第二个里程碑的是山西社会科学院的盂繁仁先生。据记载,孟繁仁先生在元人虞集《道圆学古录》一书卷十中,发现了一篇文为《题晋阳罗氏族谱图》的文章,经过多年考察,孟繁仁先生在山西清徐县大北村,南营留及城关一带,终于发现这个从“五代后唐”时就落籍山西清徐的“罗氏家族”,山西清源徐沟一代历史上一直属于太原,现清徐县仍属太原,“孟先生根据《录鬼簿续编》所提供的罗贯中大致生活年代和《家谱》所标示的官职名称,在清徐罗氏第六代罗锦身上发现了一个重要现象,既罗锦生六子,其它五子记录在谱,唯次子不录名,仅题“次子”在外。这种记载方法与其它外出人员有明显不同,因家谱所记出外人员有数十人之多,不只入谱记其名,且点名出外下落,而谱中所记《谱规》对于“隐匿”,“私去”等行为有极严格的规定,所以锦次子不录名,不是由于遗漏或隐瞒,而是“除名”,是因次子写杂剧与下九流“倡优”为伍而被家族除名的,“有辱祖宗,玷污门风,因而除名。(见王增斌,闫凤梧《中国古小说新论》253 254页)

孟先生的发现是极其重要的,他又把罗贯中籍贯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向前塑起了又一座里程碑。罗贯中不仅是太原人,而且是太原属下清源境内落户的“罗氏族人,”但他的考证都带有明显的“按图索骥”“先入为主”的倾向,先有了罗贾中是太原人,太原清徐有一个“五代后唐”就落户于清徐的“罗氏家族,”因此,便有了使劲于其中找罗贯中的想法与行动,他是先有了想法这才去找材料的,主题先行,再找材料,所以有些地方难以自圆其说,这个难以自圆其说之处主要在于一是罗锦的儿子名字分别是才聚,才增、才森,更况他的儿子也没有什么中或者贯什么的号,他的名字排列的秩序与罗贯中名字的顺序绝不是相同的,未免有些牵强附会。总得说来是材料可靠性十分不大。二是“出外”之说仅仅在于猜测,因为不是真材实料,更不是铁证如山,而历史考据必须言之确凿,事出有因,证之有据,不能仅凭推测猜测;这是孟先生的一大疏忽,但先生毕竟在罗贯中研究这一问题上,为这位伟大历史入物研究开辟了道路,指出并证实了从“五代后唐”就落户于山西清徐的“罗氏家族”的存在,并且很可能罗贯中是出生于这个在太原附近生长了近一千年的大罗氏家族。孟先生的发现,对于推进罗贯中籍贯的研究,提供了不少真实可靠的证据。任何研究罗贯中的人都会不断地引用孟先生发现的材料,来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考证。孟先生功不可没。

第三位推进了罗贯中籍贯研究的是山西祁县民间文学家杨立仁先生,他以一个普通通的民间文学爱好者,县化肥厂下岗工人,他凭着对家乡文化的满腔热爱,不顾生活困难,年老体衰,几乎是耗尽自己的生命体力,一直致力于祁县本土历史文化的挖掘,整理工作,他在祁县西六支乡河湾村罗氏家族聚集地,发现了许多关于罗贯中的民间传说,并且发现了一部明万历癸卯年(1603年)新科举人罗应宿“书写作序”的《罗氏家谱》,序中郑重地提到:“本朝初,吾祖讳本,字贯中,流他乡,有巨著”,“先祖贯中曾云:”等字样,并发现第十三世祖罗翁讳本,因此,他确定罗本便是罗贯中,罗贯中便是罗本,从道理上来说杨立仁先生的见解是能说的通的。同时,由于杨立仁先生的辛勤劳动,他先后在河湾村考察了传说的罗本墓地,发现了极为珍贵的三件文物:“罗氏家族神则”,罗氏砚台(底部镌刻“湖海置,时每十六”等七字)罗家祠堂房梁上题字:“贯中施银五钱,”由于这些发现,引起了一场争论。因双方材料都不足,争论至今两无定论,都在寻找,等待新的发现。但我们仔加研究,便可发现杨立仁先生的考察,仍然是有极其重要的学术意义,历史意义的。

立仁先生的考察至少发现了以下几点:祁县河湾村也是太原罗氏家族的聚居地,祁县历史上也皆属太原管辖,很多祁县历史人物都自称或被人们称为“太原某某”,此其一也;其二,河湾罗氏根据孟繁仁先生考证,至迟也是在明朝初年便落户祁县河湾的,而明朝初年也是罗贯中可能还在世的生活年代,这一点不允置疑:孟先生在1997年7月11日《太原日报》发表的文章《清代河湾人“罗本”不是罗贯中》一祁县《罗贯中家谱》质疑一文,做出了否定罗氏十三世之罗本不是罗贯中的结论,但没有完全否定河湾罗氏不存在“罗贯中”,他与杨立仁先生争论的焦点在于河湾罗氏家谱是从何时创立的,罗氏是何时迁居河湾的,河湾罗氏是清源罗氏的支派还是清源罗氏是河湾罗氏的支派,杨立仁先生提供了罗应宿的序,提供了三件经有关部门专家鉴定的有关罗贯中的文物,存疑的是罗应宿的序,有说服力的是有关罗贯中的三件文物,那是经过科学技术手段测定的。孟繁仁先生提供的罗贯中家世、兄弟名字,与杨立仁先生供的罗氏家谱序都有很大的值的怀疑并不能证实的漏洞,但都有其可取之处。笔者特别注意到了孟繁仁先生在《太原日报》97年7月11日月末版第一版上提供的河湾罗氏家族世系表,它是由河湾罗氏九世罗贤,罗宾修的,因此具有极大的可靠性。孟先生提供的河湾罗氏世系表是这样的:始祖罗世(生于清源、迁于祁土) 2、二世祖四位失名,名不录:A、B、C、D 3,三世祖 节 元 三祖失名。以下子孙繁荣,各系香火旺盛。我注意到的是三世祖中关于“三祖失名”的记载,“三祖失名”与“次子在外”是不同的,“失名”是由于年代久远失去了名字,“在外”是不记名字,“或偷或盗,或玷污门风”“辱及祖宗”,总之是不名誉才不记载的,看来,在“失名”与“在外”这四字两词上是大有文章可做的。笔者以为,寻找罗贯中籍贯线索便在这四字两词中了,孰是孰非,不必着急。首先寻找资料:实物的,二是口传的,三是文字的,尽可分析,考据。

河湾罗氏是从元末明初迁到河湾的,家谱有明确记载。第二四祖三世祖第三都失去名字,而三世另外二祖是有名有姓的,长者名罗节,节是竹节的节,枝节的节;次者名元,元是始,首的意思。第三位是他们的弟弟,他的名字也应顺着哥哥的名字字义习惯往下排,这个排的方法有的是按字义排,有的是按家族规定的方法排,所以第三世三祖的名字应该是与老大,老二相联系的,甚至联系十分紧密的字眼,中国人是有这个习惯的,可以肯定,祁县河湾村存在着两个罗本,“前一便是“三祖失名”的罗本,后一个便是孟繁仁先生否定的清代罗本,不能因为清代罗本的存在便否定“失名”罗本的存在,罗本是实有其人的,并有前后两人,这绝对是可能的。河湾“罗本”的存在比清源罗本的存在更具有直接的可靠性。河湾中的经科学技术与专家权威鉴定的有关罗贯中文物,以及罗节、罗元名字的存在与“三祖失名”的记载,便有了理论上与事实上的可能性,这不是臆造,更不是先入为主的主观猜测。

下面我们便从“节、元,本”三字的含义上来分析“罗本”这个名字的存在条件。关于“节”字的解释:《说文解字》:竹节也,操也。《左传·成十五年》诸候将见子臧,于王而立之,子臧辞曰:前志有之曰圣建节,次守节,下失节,为君,非吾节也。又止也,检也,制也。

《易·联象》: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

《易·节卧》节,享,苦节不可贞,疏:节者,制度之名,节止之义,制事有节,其道乃享。

《尔雅·释乐》和乐谓之节,疏:八音克谐,无相夺论,谓之和乐,乐和则应节。

谥法:好廉自克曰节。

《曹植·王霸赞》壮气凌云,挺身奋节,所征必拔,谍显垂惠。

植物茎上着生叶与枝的都分。

《易序卦》云:其于木也,为坚多节,节曰,节令;机节,气节,节操,符节。

节:一种古系器,用竹编成,上合下开,象箕,可以拍之成生,起表示拍子的作用。

左思:《蜀都赋》“已矩弹弦,汉女击节。”

高峻貌:《诗,小雅:唐山》“节彼南山,维石岩岩”:又“易”“节卦”泽上有水,节。

关于“元”字的解释“:《精蕴》天地之大,德所以生生者也,元字从二从人,仁字从人从二,在天为元在人为仁,在人身则为体之长。

《易·乾》元老,善之长也

《尔雅·释诂》元,始也

《广韵》长也,又大也

《前汉·哀帝纪》夫基事之元命,颜师言注曰:更受天之大命,又首也

《书·益稷》元首明哉

《汉书·班固传》元元本本,又百姓曰元元,元:者众也,非一人也。

《说文解字》元:始也,从一兀。元者,善之长,故从一。

元,首也,故谓冠为元服,故从兀,兀,高也,与尧同意,俗本有声字,人妄加之也,会意,宜袁反 。

元:(1)人头,《左传·公三十三年》“先轸免胄入狄师,死焉;狄人归其元,面如生,(2)始;第一,元旦,元月;《公羊传·隐公元年》”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3) 为首的,元帅,状元,(4)古代哲学概念,指天地万物之本元,《春秋繁·重政》“元者为万物之本,人之元在焉,”(5)“大”(6)善,《左传》杜预注:“元,善也,(7)庶人:民众,元,元元,(8)木末,原先,原配。

再看关于“本”字的解释:

《说文解字》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草本之根砥也

《左传昭公元年》木水之有本原

《班固西都赋》元元本本,殚见洽闻

《玉篇》始也

《广阔》旧也,下也

《礼器》反本修古,不忘其初

《尔维·释器疏》祗本也,凡物之本,必在底下

《左传注》豫为后地,曰张本,

《曲礼注》韭曰丰本,菖蒲根曰昌本

本,草木的根或茎干,

《国语·晋语一》“伐本不自其本,必复生

事物的根源或根基,如说本穷源,舍木逐末

根据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本之《书》以求其质,本之《诗》以求其证。

以上三个方面的引文可看出,罗氏三祖名字的含义,是如何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字义相通,血肉相连,这便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有“节”了,罗氏脉枝柱节节,叶叶梢悄,是枝梢俱全,枝繁叶茂,有“元”有首,有“本”有根了,元元本本,罗氏一门,兄第三人,是全有了,所以他们的名字,是符合中国汉民族人的取名习惯的,也是符合中国汉民族文化士人的文化心理观念的,第三子“失名”,这失名的便是这位叫做“罗本”的贯中先生了,他失名的原因,有可能是(1)年代久远,2)战乱频繁,(3)从小外出,(4)没有嫡系子孙。

关于河湾罗氏迁徒祁县时间的一些考证。河湾罗氏迁祁县的时间,从现有接触到的资料,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可以从罗氏在河湾后裔现有的家谱序言以及他们的传世子孙的生存繁衍时间来大体做出推断。祁县罗氏家谱(除杨立仁先生发现的独本家谱序言外),杨先生发现的罗氏家序言中记载,罗氏是从“罗氏始祖”汉时晋中山王司马选罗女为纪,罗氏一枚随迁样土,定居河湾的,这是一说,我们这儿没有理由与资料证实立仁先生发现家谱中序言的不可靠性,只能存疑于此,等有资料再作论证,我以为,孟仁先生提供的家谱资料,在说明河罗氏的世系来源基本还是可靠的,第一:它传承有序,二:记载准确世系资料与修撰创设人员历史上有较准确切记载,三是康熙、雍正,咸丰修谱记载一致。我们从现有家谱资料中,可以推断出罗氏迁居河湾,这是利用这些资料的目的。

罗氏家谱说明的几个问题是:一罗氏是从清源迁到祁县的,这个很有可能,清源,祁县相邻,从地域观念上来看是合理的,二是从历史原因来看,元末明初,战乱不已人口变动比较频繁,罗氏族者过于家族厐大,或者受外界压力,或者分析家产,或者政府命令,这都是有可能的,四没有可靠资料,只能作此推断,比较准确的是现有资料可以说明,罗氏迁移河湾的时间是在元末明初的一段时期,不会晚于明初,明初罗氏已经在列湾定居,安居乐业了,三是罗氏康熙“家谱序”记载:罗氏河湾家谱是康熙29年创修的,康熙29年是公元1600年,是九世孙罗实、罗贤创修作序的,“罗实”是有记载的“庠生”,所以他写序有一定可靠性,再者,本族人修本族人传世并不远的家谱序,也有一定可靠性,公元1600距元末明初约三百余年,从时间上来看,河湾罗氏定居于此,也是合理的,结论不言而明,所以罗氏三祖中是应该有叫罗本的,他正好生活在元明历史上对罗贯中身世,故里、籍贯的记载时期。

历史上对罗贯中身世籍贯混乱不堪,谬误种种,不一而足,由于这些记载的混乱,更增加了罗贯中故里,身世,籍贯研究的困难,好在我们有尊重事买,努力发掘的精神,有不少推理,反复论证的方法,终久会接近真相的,历史正向我们走来。

关于他的籍贯,《录鬼簿续编》称罗贯中“大原人”,而明刊《三国》《水游》等小说则署“东原罗贯中”。东原,相当今山东东平,汶上,宁阳一带,《七修类稿》称杭人罗本贯中,《西湖游览志余》称“钱唐罗贯中本”,清初周亮工《书影》一称越人罗贯中”,实际上这里面反映的是罗贯中不同时期的不同生活地点,我们根据以上材料推测,三个地方都有可能是罗贯中所生活过的地方,罗是山西太原人,准确的说,太原府祁县是他的祖居地,出生地,或成长地,所以说他是“太原人”也对,但可以肯定,他长期在山东一带生活,我怀疑他在山东一带参加或目睹,了解了当时山东一带反元的农民起义军毛贵、田丰等部的情况,看到了他们的兴衰盛败,所以他写或编了《水传》,《水浒传》在很大程度上是元末明初山东农民起义军人物与情况的翻版,罗贯中满怀同情,理解,便写了农民起义的内部情况,记载了这一农民战争的历史,因此,使《水浒传》成了反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信史,他的人物栩栩如生,他的故事有声有色,他的成功惊天动地,他的事迹气壮山河,他成功的写出了农民起义的复杂性,这些都不是从未到过北方的兴化人施耐庵能做到的,他熟悉的是张士诚的情况,而不熟北方的情况,至于“杭人”“越人”“钱唐”等实际指的是一个地点,即“杭州”,我们可以知道,罗贯中曾在文人汇聚的杭州一带生活,并创作了《龙虎风云会》等杂刷,我们可以说,抗州是罗贯中最后的落脚地,《龙虎风云会》可能是他对英雄最后的领歌,他很希望他们能够成功,但最终没能成功,罗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对中国人民反抗黑暗、暴政,责官,污史的斗争,留下了水垂不朽的两部名著,即便只有其中一部,也使罗的名字水不朽了,只有一,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何况所有的材料表明,罗既是《三国演义》无可争议的作者,也是《水游传》无可辩驳最早的作者,他最早编出了《水浒传》说话的本子,以致于这部伟大著作中至今都留着山西人的印迹,里面许多方言土语是山西祁县的正宗土话,这是事实。

作者简介

陈瑞,1955年出生。山西省榆社县人。1972年参加工作,晋中地委秘书科收发室通讯员。1977年恢复高考后,考入山西省委党校大学班。毕业后分配到晋中地委宣传部工作。1984年调晋中文联,后任文联副主席,主持文联工作。2010年任晋中市政协文史委主任。2015年退休。爱好文学,多年从事诗歌写作,出版多部诗集、散文集。退休后从事文史题材类作品写作。

特别申明:本平台作品以原创为主,转载为辅,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作者提供的部分照片来源于网络,如文章、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自告知之日删除。

*陈瑞||清末民初的山西才子——吴庚
*陈瑞||一位不应当被忽视的汾阳历史人物——评点《西游记》的张树绅
*陈瑞||阳邑怀古
*陈瑞||太谷土著杨姓得姓于阳处父的一个证据

史政发展 塞外文化 红色文化 乡土文化

名人民俗 文物非遗 传说轶事 往事琐忆

投稿信箱:scgsjzb@163.com 

主编微信:sczb0972

(0)

相关推荐

  • 古今谜语趣味故事(一百二十九)

    37岁的施耐庵辞去钱塘县尹回苏州老家,一面教书,一面续写<水游传>. 一年春天,从山西来了个叫罗贯中的青年,要拜施耐庵为师,施见小孩15岁上下,眉清目秀很有灵气,先有几分喜欢,决定再考考这 ...

  • 山西祁县河湾村,罗贯中的故里

    大家好我是精工影像.今天我来到了山西祁县河湾村,河湾村是明代作家罗贯中的故居地,关于罗贯中的籍贯故居地有多种争论,一说太原清徐的,二说山西祁县河湾村,三是山东东平县罗庄村.还有浙江钱塘说,浙江慈溪说等 ...

  • 霰粒微尘:庚子秋罗贯中故里河湾村有得(四首)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欢迎指导,期待赐稿,体裁不限.诉说灵魂情感,传播社会万象,品论人生得失,关注百姓喜乐,倡导原创,感谢 ...

  • 李可:发现《本草纲目》不管用的原因,证实中医确实能治急危重症【一点资讯】

    中医.西医之争,自民国就已经开始,由于清末历史因素,传统文化成为了封建糟粕,中医也是被打入"天牢". 一直以来中医就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不少从事医学的人也是认为中医见效慢,养生活血可 ...

  • 观摩状元故里叠罗汉之乡——叶村

    作者 洪善苗 点击上面蓝色字体可以关注我们哦 换个角度  洞察世界 一叶轻舟 期待与你相遇  发现更好的所在 2019年5月13日,我和白石源村村委委员.各党支部书记及各位长辈一行人前去叶村观摩学习. ...

  • 百辆小轿车自驾游览第一站——状元故里叠罗汉之乡叶村。

    作者 洪小尘 换个角度  洞察世界 一叶轻舟 期待与你相遇  发现更好的所在 在三阳镇荣获安徽省避暑目的地之际,7月26日由歙县文化旅游体育局 .黄山市自驾游协会主办,黄山市自驾车旅游服务中心承办,有 ...

  • 台山名人故里赤溪象岭村

    台山名人故里赤溪象岭村

  • 福安松罗木龙故里,源远流长赤溪村记……

    福安松罗木龙故里,源远流长赤溪村记 作者:黄锦国 福安市松罗乡赤溪村,位于市区东南部奇峰环抱的山谷之中,距乡政府所在地约6公里.距市政府城关39公里. 赤溪村以黄姓为主,很少异姓.据凤塘黄氏宋嘉定四年 ...

  • 篆畦园 阆风故里,醉美诗村……

    南宋时宁海名士刘倓(1152-1215),号阆风居士,一生都在求索学问,嗜书如命,晚年编成<易经百义>,著有<阆风集>多卷,他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 篆畦园 , 阆风故里 古安 ...

  • 走进红色故里——绿林镇吴集村

     吴集历史悠久,村内遗存有历代兵家所垒古城墙安军寨,有安葬多朝名人的古坟塌,更有近现代革命战争的许多固址遗迹.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李先念.陈少敏等革命先辈领导新四军五师生活.战斗的地方,是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