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职业规划没任何用处,都是骗人的
一
来自读者朋友“君君”的提问:
奶爸,在线下接触您的见面会和类似的活动,看到您上台侃侃而谈非常羡慕,不知道您在说话方面,有没有那种快速见效,立刻就能提升的小技巧呢?
奶老师答:
提升口才是一个系统的,长期性的过程,这个过程甚至充满了挫败和痛苦。
但是短期立竿见影,值得背诵在心里的小技巧,确实有。
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有一个记者问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想了想,回答说:“我的成功秘诀是:急事慢慢地说,大事想清楚再说,小事幽默地说,没把握的事小心地说,做不到的事坚决不说,没发生的事不要胡说,别人的事谨慎地说,自己的事怎么想就怎么说,现在的事做了再说,未来的事未来再说”。
这个段子最早见于读者杂志,长大后我才知道是假的,鲍威尔没说过这句话,但这话确实在理。
我一般会把这几句话反复诵记,出现相应场合时候就会想到。
比如十万火急,我就会想到:急事慢慢地说,大事想清楚再说,
比如和女孩约会聊天,我就会想到:小事幽默地说,
比如朋友问我建议,我就会想到:没把握的事小心地说,做不到的事坚决不说,
比如办公室闲谈时候,我就会想到:
没发生的事不要胡说,别人的事谨慎地说。
自己一个人独处,觉得郁闷烦慌的时候,我就会想到:
现在的事做了再说,未来的事未来再说。
二
来自读者朋友“小菲儿”的提问:
奶爸你好,在大学里上了职业规划这门课,上完反而觉得自己更迷茫了,想请问一下。
职业规划这种事,到底是有通用的模板,千人一律,还是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都应该去追求自己真正喜欢的呢?
希望奶爸有空的时候能够回答一下。
奶老师答: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情况特殊,觉得自己与众不同,觉得自己深陷孤独高冷独一无二的人生之中。
但在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这个话题里,其实大部分人都一样。
刚才这个问题,我们经常会接到这样的提问:
把自己的大学专业个人情况说一大堆,然后让我给做个规划。
这些基本上就是屁话,没有用。
因为了解自己没什么用。
了解社会,了解市场,才有用。
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是千人一律,还是独一无二?
正确答案是:解决职业规划的方法,是千人一律,但是一样的方法,不同人采纳,得出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是独一无二的。
比如说:
不知道这个专业以后做什么工作——上网搜搜看,找找课表,看看书籍,搜索500强名单,看看哪些是对口企业,查查官网,看看内部架构,有哪些职位,看看招聘网站,需要哪些能力,一目了然。
再比如说:
不知道能选什么别的专业——每年高考后都会发一沓厚厚的专业志愿纸,大部分家长和学生都是认真仔细阅读,用上面方法检索得到结论的。
以我自己举例,我的高三暑假,突发奇想,希望做同声传译,于是每天大量检索,看,制定计划,虽然最后我没有成为同传,但是这份经历,给我带来的收益是无穷的,我知道独立设置目标,通过综合方法解决问题,这就是最核心的为人素质,不论是做人还是做事还是做企业,都是如此。
大部分人,都是如此,常识而已。
所以对职业规划问题,自以为自己独一无二与众不同,往往都是完全不了解外界情况和基本常识的糊涂蛋啊!
三
来自读者朋友“不过六级不改名”的提问:
奶爸你好,想准备考研,但总是无法静下心,忍不住想看手机,怎么办?
不带手机去图书馆也不可能,班级群的消息差不多时候必须要看一下。
奶爸有空的话回我一下吧。
奶老师答:
方法论领域存在着一个拆无可拆的情况。
比如,如何背单词。
答:用app或者广泛阅读。
问:读什么?
答:xx与xx。
问:太难了看不懂怎办?
答:那就换xx。
问:看的时候总是静不下心看不进去不想看怎么办?
以往每次到这种拆无可拆的局面,我都会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忍不住暴躁起来想把这人吊起来抽一顿。
这到底是提问,还是撒娇?
但这些年我发现,其实这么提问的人,未必是撒娇。
短视频app的普及,让我们大部分人,都失去了专注力。
这时候最好的是冥想。
找一些冥想的音频,或者小程序,有个几分钟的深呼吸,冥想。
几分钟后,就会发现自己心平气和,可以慢慢集中精力了。
但是如果你心浮气躁时候,发现自己就是想刷网页,就是想看短视频,就是想暴饮暴食。
哪怕知道冥想可以改善,就是不愿意去。
这时候可能就真的没救了。
得去看看心理医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