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纳-英国学院派风景画家
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1775-1851) 是英国十九世纪初期重要风景画家,英国学院派画家的代表。他出生在梅顿莱因的贫苦家庭,父亲是一个理发师,但从小就自学水彩,显示出超人的绘画天赋,曾为建筑师助手,后钻研十七世纪欧洲风景画遗产。1802年成为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并建立了自己的画室。在他悠长的一生中,频年在英伦三岛和欧洲大陆漫游,不断地观察和写生,不论高山大海、村落城市、古堡废墟的风光,都取作画材。他兼擅水彩和油画,多以海洋为背景的历史风景画。早年的水彩画大多描绘建筑物,画风工整细密、一丝不苟。中年和晚年,致力于表现大自然的气候变化,尤其爱画浓雾弥漫、阳光变幻的景色,画面上往往笔触纵横、色彩缤纷,呈现一片朦胧的景象。但是,朦胧之中能隐约显出准确的物体形象,这是难能可贵的。
1、战舰归航透纳 英国 布面油画 1819年 122×91cm 伦敦国家美术馆藏
这幅《战舰归航》发表于1819年,可以看出他的艺术风格。这幅画以明亮丰富的色调,描绘出夕阳西下、天光接水的景象,衬托出船只的剪影。画面上偏左的中心,画着那只高大的古老战舰,被一只汽艇拖着缓缓归航。这是一只饱经风浪的老战舰,名叫“特梅雷尔号”。一八〇五年海军由纳尔逊率领,在特拉法尔格海峡击败拿破仑的舰队,是有名的战役,那时这只战舰也参与了战斗。现在它已经完成历史的使命而重返故国。它是庞大的帆船,而拖它行驶的却是一只小小的汽艇,反映出英国当时蒸汽机的利用已经比较普遍;对比之下,好像是祖孙两代的人物。因此,这幅风景画不仅真实地表现了阳光和空气的色彩变化,而且也戏剧性地反映了一个历史的侧面。至于透纳的风景画的丰富色调,则也给法国印象派绘画以很大的影响。
2、搁浅透纳 英国 布面油画 1805年 170.5x241.5cm 伦敦泰特美术馆藏
这幅画通过人物、船只和波浪的表现手法以及颜色的处理而实现了整体结构的和谐。在阴霾四起而潜藏无限危难的天空和漆黑而诡谲多变的大海的衬托下,中、前景是白绿色调的汹涌翻滚的巨浪。大海像一个巨大的涡流,正在逐渐把无助的小船吞噬。人与自然之间强弱对此十分悬殊的对抗,在此画中显露无遗。但画家却又不甘如此,或者应该说是人都是不甘如此的,在生命遭到侵袭伤害之时,总是倾力对抗,即使明知没有用,也还在尽最后的一分气力,存一点最后的希望,等待一点奇迹。或许这就是人创造生命与文明前进的最大动力吧!透纳认为,大自然对人的命运施加一种无法逃避的影响。只有从这个角度看这幅画,才能理解它的全部含义。它解释了透纳为何如此渴望接触自然现象,也构成了他描绘这些自然现象的风格基础。他深深迷上了海洋,因为他希望参与周围的世界,他把大海看作是那些可怕的、永恒的自然力量中的一个,它那狂暴难驯的破坏力,能够摧毁人的生命,但它同时也是生命的泉源与包容死亡的归宿。
3、暴风雪中的汽船透纳 英国 1842年 122×91cm 布面油画 伦敦泰特美术馆藏
这是透纳在海景画风格的成熟代表作。画面描绘的是翻卷的旋风把海浪高高卷起,空气中夹杂着雪花和海雾,天地一片混沌,隐约可以看到汽船的轮廓以及前进的方向。画面色彩运用丰富而富有变化。从中可以领略到作者超越人们日常生活经验的绘画探索。
4、雨·蒸汽·速度透纳 英国 1844年 122×91cm 布面油画 伦敦国立美术馆藏
《雨·蒸汽·速度》是透纳一幅脍炙人口的作品。一列火车迎着风雨风驰电掣般飞驶而来,在这雨雾朦胧的世界里依稀看0得见城市、道路和桥梁。画家在这儿着力表现了雨中飞驰的火车那磅礴的气势,自然力和蒸汽机车那巨大的威力。画中几乎看不到什么明确的轮廓或线条,只有豪放写意的用笔和迷蒙的色彩。这大概是描绘现代文明的第一幅作品。这幅画的主题创作地点较好辨认,很明显是梅登黑德铁路桥,该桥横跨泰晤士河位于塔普罗和梅登黑德之间。梅登黑德大桥于1837年布鲁内尔设计,并于1839年建成,有两个巨大砖拱而非常宽大和平坦的铁路桥。油画《雨,蒸汽和速度》描绘是火车正驶往东边的伦敦。这幅作品的创作有一个动人的故事。1843年的一天,一列特别快车在欧洲飞速行驶。车厢外大雨倾盆,雾霭朦胧。车厢内坐着一位男子,彬彬有礼地问坐在对面的西蒙夫人:我看看车窗外的景色,您不介意吧?在得到允许后,他打开车窗,把上身伸向窗外,一动不动的观察,待他回到车厢,上半身已经湿透了。他关上车窗,靠着椅背,闭着眼睛,好像心满意足,浸沉在美好的回忆之中。这个人就是画家透纳。西蒙夫人出于好奇,也打开车窗,把上身伸出窗外,淋得透湿,却什么也没有看见。她好奇地看着透纳那心满意足的神情,百思莫解。事有凑巧,一年以后,西蒙夫人在伦敦参观一次画展,其中有一幅油画《雨·蒸汽·速度》引起她的注意。她忽然想起,这就是那天看到的景象。这时,有一个观众在西蒙夫人身后说:“我从没有见过如此荒唐的大杂烩!”西蒙夫人按捺不住,回过头来对那人说:“我就见过!”艺术可以教给人一种全新的对客观世界的感知方式。西蒙夫人不会看火车疾驶中的雨和蒸汽,所以,她什么也没有看见。是透纳用艺术教给西蒙夫人如何感知火车疾驶中的雨和蒸汽。本来我们应当说“画如江山”,因为画是江山的反映,江山是怎样的,画就是怎样的。但是,我们从来不说“画如江山”,而只说“江山如画”。因为当我们看到一幅描绘江山的画时,艺术家就教给我们感知江山的方式,当我们再看到江山时,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那幅画来。
5、海上渔夫透纳 英国 1796年 914×1222cm 布面油画 伦敦泰特美术馆藏
油画中渔船所在的位置是怀特岛,这是英国南部海岸线外护卫朴茨茅斯市的一个大岛。画家透纳于1795年走访过该岛,画了大量关于海岸的速写和水彩画并收录于《怀特岛速写集》,不过却没有哪幅速写能和这幅画完全对应。直到最近,人们一直以为,画面左侧的一系列白垩岩石就是此岛西端著名的尼德尔斯礁石群。
6、贩奴船透纳 英国 布面油画 1840年 90.8×122.6cm 美国波斯顿美术博物馆藏
这幅画描绘的是英国殖民主义者对外掠夺贩卖奴隶的场景。作品中,汹涌澎湃的大海之上,晨曦被阳光照射得非常刺眼,在近景海面上散见着一些飘浮物。船已向远方驶去,澎湃的海涛把前景上一个带有脚镣的奴隶的尸体翻了起来,一只尸体的脚浮在海面上,以它为引线,欣赏者似乎看到了更多的脚镣和尸体翻动的锁链。这是一幅触目惊心的景象。画家把这种触目惊心的景象与海上大自然融合在一起,构成他所表达的浪漫主义的激情。橘红、柠檬黄、玫红和紫色交织成这幅画的色彩交响。罗斯金曾经说过,如果只用一幅画去证明透纳的艺术是不朽的话,那么他应选择的,就是这幅《贩奴船》。
7、克尔钦堡和本克鲁亨山透纳 英国 水彩画 1840年 53.3×77.2cm 英国普利茅斯市立博物馆和画廊藏
彩虹这一主题对透纳有很大吸引力,经常在约瑟夫·玛罗德·威廉·透纳的画中出现。他在无数水彩写生中研究了彩虹。这幅作品达到了光的效果,同时也表现了透纳像画地图一样注重细节的刻画。
8、在雾中升起的太阳透纳 英国 布面油画 1807年 179x134.5cm 伦敦泰特美术馆藏
透纳简介:
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 1775-1851年),被誉为英国绘画史上的天才人物。威廉·透纳
24岁被选为皇家美术协会候补院士,28岁成为正式院士,也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院士。威廉·透纳感觉敏锐,富于幻想,充满浪漫主义气质。威廉·透纳平生的抱负就是画出足以同17世纪法国大师克劳德·洛兰媲美的画。为了让自己的作品惊世骇俗、不同凡响,透纳在创作时,几乎把一切富于戏剧性和震撼人心的效果都融进画里,常常使人们为他敏妙的才华和不同凡响的笔意赞叹不已。
从威廉·透纳的作品中我们总是感受到大自然的崇高、壮丽和无比的威力,感受到创作满腔激情。透纳常常表现的是天光水色浑然一体,云、雾、水融会其中的景象。透纳用耀眼光线、灿烂的色彩、大胆奔放的用笔描绘出充满力量、速度和运动氛围感的绘画作品,在我们眼前展现了一个动荡不安、炫人眼目的世界。透纳的风景画绝不是忠实于对象的写生之作,而是带有强烈主观愿望、想象和戏剧性的夸张作品。透纳不是为画风景而创作,是为表达感情而创作。透纳的风景画简直就像中国的大写意作品。
威廉·透纳的油画、水彩画技巧纯熟精湛,他用笔挥洒,有流动感,善于用光,他笔下的景色常常沐浴在明亮的光线之中。透纳用光并不像伦勃朗,伦勃朗的光线是逐渐减弱最后融在阴影之中,而透纳的光却是逐步纯化,最后变为一片明亮的光辉。透纳对画面虚实的处理也别具一格,产生出动人的画面效果。
威廉·透纳去世前将三百幅油画、近二万幅水彩和素描赠送给了国家。透纳的主要作品有《蒸汽和速度》、《议会大厦的火灾》(1835年)、《战舰归航》(1819年)、《威尼斯风景》(1843年)、《暴风雪》(1842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