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后杀韩信刘邦平诸王,张良为何不阻止,因他是唯一看清形势的人
张良是秦末汉初非常特别的一个人,他的特别体现在思想与谋略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张良的思想与谋略是同时代最为先进与深远的,而且与所有人不一样的是,张良无私无欲,一不贪恋高位,二不贪恋钱财,三不贪恋权力,同时代的人,除了张良,谁能做到?
张良是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贵族之后,其家族世代相韩,韩国被秦国灭亡后,张良从贵族沦为布衣,年轻时代的张良也有着年少冲动,他当时唯一的愿望就是刺杀秦始皇,为了国仇与家恨,张良散尽家财,遍寻刺客,终于在博浪沙发动了一场针对秦始皇的刺杀行动,行动以失败告终,但张良并没有放弃。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张良
张良在秦末最初唯一的愿望就是:恢复韩国。秦末天下大乱时,张良也拉了一支队伍反秦,并劝说项梁立韩成为韩王,恢复韩国的政权,项羽同意了,张良之所以辅佐刘邦,也是为了灭亡秦朝,让韩国恢复,而当时项羽在北方对付秦军主力,刘邦则一心向西攻打秦朝都城,张良辅佐刘邦,在客观上也是帮助韩国。
刘邦一路向西攻入咸阳,张良的辅佐居首功,同时刘邦与张良两人也有志同道合的成分在其中,张良所学的《太公兵法》非常难懂,没几个人能听懂,但是张良一说给刘邦听,刘邦马上就懂了,这也是张良辅佐刘邦的一个原因。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刘邦初见张良
张良辅佐刘邦,立下了无数功劳,比如鸿门宴,张良是首功,救了刘邦的命,刘邦被项羽分封为汉王后,张良还帮刘邦争取了汉中之地,此外还给刘邦出了个计谋:烧毁连接汉中与关中的栈道,打消项羽的怀疑,然后张良就跑去辅佐韩王成了,但是随后不久,韩王成却被项羽所杀,张良前半生的愿意破灭了,然后他的愿意就更改为:辅佐刘邦统一打败项羽、统一天下。
四年的楚汉战争中,张良为刘邦提供很多计谋,比如著名的有下邑之谋和鸿沟之谋,在下邑之谋中,张良让刘邦重用三个人,分别是:彭越、英布与韩信。这个时候刘邦刚刚在彭城之战中大败,正需要战略来重新进行针对项羽的战争,张良的谋略给了刘邦打败项羽的希望,尽管那个时候的项羽仍然很强大。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刘邦与张良
张良思想发生深刻变化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张良还阻止了刘邦采纳郦食其分封天下的建议,因为一旦分封,就会继续重复战国的乱世,要知道在这之前,张良的理想一直就是恢复韩国,要恢复韩国,就必须分封,但是这个时候,张良已经放弃了分封,说明他看清了天下发展的大势,懂得顺应历史的潮流,这个潮流就是秦始皇的郡县制。
在楚汉战争中,张良一心一意辅佐刘邦打败了项羽,垓下之战结束,项羽自杀,刘邦统一天下之后,把萧何定为首功,却给张良最大的封赏,对韩信却一意打压,这是为何呢?
刘邦之所以把萧何定为首功,一是抬高文官集团的地位,二是打击有功的武将,三是萧何确实曹参等人功劳大,但是萧何得到的赏赐并没有张良高,刘邦给萧何的待遇是万户侯,食邑就是10000户,连曹参就有10600户,而刘邦却拿出3万户封地让张良自己来选,这是给张良莫大的荣耀。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
但是张良拒绝了3万户食邑的封赏,这个赏赐实在太大了,张良非常聪明,他不愿意要这个封赏,从而成为众人嫉妒的对象,同时张良的理想也不是为了钱财和封赏,张良的理想就是统一天下之后,告老还乡,终身修道。而张良最终的封赏就是10000户,与萧何一样,所以张良不图财。
之后张良就以身体有病为由,不再参与刘邦的事情,天下已经统一,张良觉得自己应该退出了,张良没有参与刘邦平定异姓王的战争,也没有参与吕后杀韩信、彭越的谋划,唯一参与的就是给吕后出了一个主意,劝阻了刘邦废立太子的事,张良让吕后去请商山四皓出山,就能打消刘邦换太子的主意,最终吕后办到了,刘邦也放弃更换太子的念头,张良都辞了官,这说明张良也不图权力和地位。
刘邦在乎的是整个天下,他想成为秦始皇那样的皇帝,吕后在乎的是权力,她杀韩信是为了保证自己儿子的江山和自己的权力地位稳定,韩信在乎的是出将入相,在乎的是权力和地位,这是他一生拼搏的目标,陈平在乎的是钱财,萧何、曹参在乎的是权力,唯独这个张良是无私无欲的,他不在乎任何功名利禄和权力地位,只在乎自己随遇而安。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刘邦与吕雉
张良为什么不阻止吕后杀韩信,不阻止刘邦平定异姓王呢?
很简单,天下统一之后,这不是张良应该管的事,张良也不愿意管,这也不是张良的理想。
刘邦平定异姓王的战争与吕后杀韩信原则上是一样的道理,是为了维护西汉王朝的统治,理论上异姓王的存在不利于天下的稳定,容易引发战争,所以老百姓的角度出发来考虑问题,当然是希望天下稳定,不再发生战争,所以平定异姓王的战争是正确的。
张良当然也能看出来,别说张良了 ,萧何都能看出来,吕后杀韩信,不就是萧何帮忙的,萧何把韩信骗到长乐宫,然后吕后才杀的韩信,萧何是韩信的推荐人,韩信相信萧何,所以萧何才能成功,萧何为什么这么做呢?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韩信被杀
当然也是为了维护西汉王朝的稳定,韩信这个时候已经成了不稳定的因素,随时会反对西汉,所以杀了韩信符合萧何的利益,萧何可是汉朝的第一任丞相,所以萧何帮忙了吕后杀韩信,对于张良来说,他更希望的也是汉朝的稳定,而不是动乱,好不容易天下统一了,杀了韩信能保持稳定,为什么不杀呢?
从本质上说,张良也是倾向于杀韩信等异姓王的,只是他不想参与这些事,因为张良已经看清了天下局势,更希望天下稳定。
此外,张良的思想倾向于道家,道家讲的修身养性,无为而治,汉朝初年实行的黄老学说治国思想也有道家的思想在内,甚至可能来自于张良的谋略,黄老学说就是一种无为而治,对于西汉初年恢复经济有着很大的作用,张良既然是无为而治的思想,他当然也不会干涉刘邦与吕后诛灭异姓王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