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松荣||母亲带弟出嫁
《文史艺苑》是山西文史研究者、爱好者联合创建的自媒体平台,采取文献研究和实地探访相结合,让文史研究的成果走出文献库房和专业圈子,不断通过新发现、新求证、新视野,挖掘遗珠漏宝,传承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从而有利于鉴古知今,更好地发挥『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正能量。
我的老家在山西省五台县神西乡西河村,那是一个山清水秀景色秀丽的小村庄,村后是太行山余脉的一座山峰,远远望去山顶有点发红的花岗岩,山脚有各种各样的树木、灌木。村前一条大河匆匆流过,这条大河就是发源于山西省繁峙县的滹沱河,流经代县、原平、忻州、定襄、五台、盂县流入河北省海河。滹沱河流入五台县水泉湾后,汇聚大大小小几百个泉眼的喷涌,水量成千倍急增,平静迟缓的河水一下子奔腾汹涌起来,汹涌澎湃的河水顺着太行山峡谷一路欢歌地流经段家庄来到西河村。
西河村地处山西省忻州市东南端,平均海拔624米,是山西省海拔最低的地段,由于海拔低,气候较五台县其他地区暖和,温暖的气候、充沛的雨水,加之滹沱河水的滋润,这里树木葱茏,植被茂盛,高大茂密的核桃树、柿子树、黑枣树、果树、杏树、桃树、花椒树把村庄围的水泄不通,你从村边的大路走过,根本看不到村庄,只是在一片葱茏中隐约的听到几声狗吠鸡鸣,看到淡淡的几缕炊烟升起,才知道这里有一个村庄。
在众多的树木中,西河村的鲜桃独树一帜。初春,漫山遍野的桃花盛开,粉红色的桃花把寂静的田野打扮的花枝招展,十里花香弥漫在整个村庄。盛夏,累累的果实挂满枝头,青里透红的鲜桃咧着笑口向着人们招手,那在地里干活的人和在路旁走累的人,坐在树下,摘一颗鲜桃,用桃树叶把那桃上的绒毛擦一下,一口下去,那蜜糖似的甜汁,沁人心脾,让你体会到神仙般的惬意。
与西河村隔河相对的村庄是红山崖村,从红山崖这个村名就可以猜到这个村在红色的山崖旁边,红山崖村比西河村要高出许多,站在西河村就可以望见红山崖村,而站到红山崖村则可把西河村看的一清二楚。红山崖村和西河村一样也在绿树青山的怀抱之中,唯一区别大的就是红山崖村以盛产黄杏为主,虽说黄杏要比桃晚一年结果,可杏花要比桃花早开几天,而且杏要比桃早熟好多天,只要到芒种时节,杏就开始熟了,那些挂在向阳树梢的杏,黄里透着红,就像十七八岁姑娘的脸庞一样,有一抹诱人的红晕,吸引着着人们驻脚观看,那些嘴馋的淘气小子们,三五成群的拥到树下,用木棍挑或用小石头砸,小口袋里装满青黄色的杏。
我的母亲姓闫,一九二六年七月七日,农历五月二十八,出生在五台县红山崖村,她出生时正是桃熟的时候,看到母亲的小脸像鲜桃一样鲜艳红润时,我的姥姥就说就叫她“桃女子”吧,从此闫桃女这个名字就整整伴随了母亲的一生。
听人说,我的姥爷是一个心眼特别灵的汉子,年轻时走口外,做生意,在村周围用低价收购花椒,用骡马驼送到内蒙包头一带贩卖,再把包头那边的棉花、布匹带回来卖,来来回回的鼓捣,赚了不少钱,买了地,盖子房。可惜后来不学好,染上了鸦片,毒瘾让他把偌大的家业,败了个精光,并在中年离开了人世。
我的母亲注定有一个坎坷不平的人生,刚出生四个月的她还在襁褓之中,一次意外,让她的小脚踏入了正在燃烧的火炉之中,她的小脚霎时被烤的血肉模糊,撕心裂肺的哭叫声惊醒了周围的邻居,当姥姥跑进屋时,霎时傻了眼,母亲的右脚已被火烤的变了形,闻讯赶来的亲戚、邻居赶忙进行包扎伤口,可是已经晚了,看着母亲伤痛的样子,姥姥和邻居们哭成了泪人。右脚的变形让母亲从小变成了一个瘸子。
红山崖村和西河村隔河相望,两个村子里的村民世代和睦相处,结亲人家甚多,因为近,所以人们都相互了解。母亲年轻时,在滹沱河水的滋润下,十四五岁就出落的花容月貌,白里透红的脸蛋就像六月天熟透了鲜桃一样,像极了她的名字,两只水汪汪的大眼睛清澈而明亮,两条乌黑光亮的长辫,一前一后恰如其分地摆动着,正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花季,在十里八乡算数的上的俊俏佳人。我的爷爷和父亲看上了母亲,就托人前去说亲。此时我的姥爷已经去世,姥姥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我母亲和我大舅),生活十分艰难,有媒人让我姥姥改嫁,但条件是不能带孩子。她正拿不定主意时,我爷爷前来提亲。此时的母亲看到左右为难的姥姥,当机立断的对媒人说:娶我可以,但我要带着我弟弟一块去,若同意,你们就下聘礼,若不同意那就算了。
一个还只在豆蔻年华的弱女子,却在决定两个家庭命运的问题上作出了惊人的抉择。我的父亲敬重母亲的人品,同意了这个有点为难的条件。
那一天,小时候因为放炮炸瞎了眼睛的乃宽叔,换了一身比较新的衣服,吹响了迎亲的锁呐,身后跟着几个看热闹的屁孩。
那一天,父亲穿着奶奶托人做的礼服,跟在乃宽叔身后去迎娶他心仪的新娘。
那一天,母亲穿着一身印花洋布做的花衣裳,胳膊上挎着用红布包袱包着的洋瓷脸盆,骑上了那头用彩条装饰的黑毛驴,走过了红山崖村到西河村的桥上,小毛驴脖子上那串银色铃铛一路上唱着不知道什么名曲的歌。
那一天,只有7岁的舅舅跟在母亲的身后,不时地从路上捡起小石头,扔在平静的河面上,溅起的水花和涟漪向着远方漂去。
那一天,姥姥迈着小脚跨出门外,颤抖的身子靠在门框上,右手遮在眼前,久久的目送着远去的母亲,泪水象小溪一样从脸颊两边流下,湿透了衣襟。
那一天,年仅15岁的母亲,带着只有7岁的弟弟,带着美好生活的向往,走过了从红山崖村到西河村的小桥,进了韩家的大门,成了韩家的媳妇。
一个弱小的女子,一个还未成年的姑娘,硬是用她坚强的意志和果敢的行动,为三个家庭撑起一片蓝蓝的天。
母亲带弟出嫁的壮举在邻村上下成为永久的佳话。
作者简介:韩松荣 , 山西五台人 、企业退休人员 ,喜欢在诗歌的海洋里漫游,部分作品散见于《罗曼文学》《老干部之友》《文学与艺术》《卓然大众艺术联盟》《诗海听涛》等网络平台。
留言之窗
山西文史交流平台
《文史艺苑》是山西文史研究者、爱好者联合创办的一个微信公众平台, 本平台优先选登史政发展、塞外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民俗以及非遗保护等方面的文史稿件及图片,弥补省内各地文史典籍缺失。注意事项:
1、文史来稿要求原创,1500字以上,引用史料必须注明出处,图片说明来源,素材切勿抄袭,文责自负;稿件附上有关照片及作者简介,均以附件形式发邮箱:scgsjzb@163.com。
2、本平台发布的原创作品,赞赏10元以下(含10元)作平台运作;赞赏10元以上部分按70%作稿酬发给作者;如果阅读量达到1000以上,在作品推出一月内全部支付作者。请加主编微信sczb0972,以便发放稿酬。
3、特别敬告:在其他微信平台推出标注原创的作品不要再投本平台。
4、凡本平台发表的原创作品,其版权归《文史艺苑》所有;转载其它媒体的作品,由于未能及时联系到作者和有关媒体,如涉侵权问题,接到告知之日及时删除。
史政发展、塞外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民俗、文物考证以及非遗等文化
对此感兴趣的朋友 请关注 文史艺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