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制玉最高水平“咸阳博物馆”玉器欣赏
咸阳博物馆位于咸阳市古文化一条街——中山街中段,创建于1962年,是国家著名的中型博物馆之一。馆址以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所建文庙改造而成,整体建筑规模宏大,巍峨壮观。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明示范旅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AAA级旅游景点。
三展厅主要展示秦咸阳宫殿遗址,手工业作坊遗址和秦人墓葬区出土的陶器、铜器、玉器、丝绸等手工业制品。展品主要有:印有陶文戳记的鬲、罐、鼎、釜一组,大鸭蛋壶,1966年塔尔坡铜器窖藏出土的铜器一组,宫殿遗址区、长陵作坊遗址、黄家沟墓葬区出土铜器一组,生活杂器有错金银带钩一组,铜镜一组,玉器一组,以及目前发现时代最早的丝绸残片一件。
汉圆雕佚身残玉俑头,汉元帝渭陵北汉代建筑遗址出土:此件文物为玉俑的头部,从颈部斜侧断裂,出土时身佚.玉料为青绿色.以圆雕、浮雕、阴线刻相结合的手法雕刻而成.高冠,长脸,眼为柳叶状,长鼻,抿嘴.阴线刻眉毛、胡须、发髻.髻作挽起状,有簪孔。
汉圆雕玉辟邪,汉元帝渭陵北汉代建筑遗址出土:辟邪作行走状.采用和阗子料。外表局部有桔红色皮壳。以圆雕、高浮雕、阴线刻相结合的手法雕刻而成。躯体向右弧形弯曲.瞠目、张口、露齿、卷舌.高浮雕双目、双耳、兽首、羽翅。尾部下垂分岔上卷。局部鬃毛及兽角用阴线刻。
汉圆雕玉熊,汉元帝渭陵北汉代建筑遗址出土:熊作行走状.采用和阗子料。以圆雕、高浮雕、阴线刻相结合的手法雕刻而成.圆目、圆、抿嘴、夹尾。圆雕躯体,浮雕双耳、双颊、尾巴、熊掌。阴线刻双目、鼻孔、双颊和四足鬃毛。
汉圆雕玉仙人奔马。
汉圆雕玉鹰,汉元帝渭陵北汉代建筑遗址出土。
汉螭虎绕凤玉剑饰:玉剑饰呈青色,有小面积深褐色,褐色上有土沁,圆饼形,以高浮雕和阴线刻手法相结合雕刻而成。正面高浮雕一曲身螭虎,侧首,张口,圆目,耳竖直,腹有翼上卷,长尾稍向内卷。阴线刻虎须及卷云纹。中心有一小圆孔,一凤鸟绕孔外环绕两周,凤尾缠绕于虎身中部。凤鸟尖嘴,三角眼,短冠,凤尾为阴线刻。
东汉透雕螭虎玉佩,咸阳地区砖瓦厂出土:螭虎佩外形为扁平的椭圆形.螭虎设计成盘曲状,由首、身、4爪、尾组成,透雕后,以阴线刻划出螭虎的细部。
凤鸟纹玉璧 西汉(前206——25)咸阳市马泉镇大泉汉墓出土。
谷纹玉璧 西汉(前206——25)咸阳市正阳镇杨家湾出土。
谷纹玉璧 战国晚期——西汉早期(前375——前143) 咸阳市窑店镇黄家沟征集。
谷纹玉环 战国秦——秦代(前475——前206)咸阳市窑店镇滩毛村出土。
滑石寿星像 清(1644——1911)咸阳市秦都区平陵乡李家村。
灵芝形玉带钩 明(1368——1644) 咸阳市马庄镇直布村出土。
龙凤合体玉佩 战国秦——秦代(前475——前206)咸阳市窑店镇采集。
龙首蝴蝶纹玉带钩 清(1644——1911)咸阳市古渡镇魏家泉村出土。
玉龙残段 战国——秦代(前475——前206)咸阳市渭阳镇塔尔坡采集。
玉鱼 战国秦——秦代(前475——前206)咸阳市正阳镇电厂征集。
战国龙凤玉佩饰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窑店乡出土:此佩饰为龙凤合体的倒S形,体扁平,一端为龙首,一端为凤头,龙凤共用一躯。龙张口,伸前爪,圆目,身有三孔。凤尖喙,凤冠翘起。龙有翼,凤有翅,翼翅同形。躯体饰有卷云网格纹。佩饰两面装饰完全相同。
战国蟠虺纹绿玉环,咸阳市红旗公社穆家沟(今渭城区正阳乡)出土:玉呈豆青色,外形为扁平圆环状,内外缘均琢出14个凹槽,环面宽窄不一,外侧上有阴刻的“五十一”三字.玉环两面均阴刻细密的蟠虺纹。
战国四棱形有穿玉棒饰:玉质为和阗白玉,表面有土浸。外形呈中间略粗两端较细的四棱柱状,柱中心有一小穿孔,由两面对钻而成,孔口一大一小。四面按等距离减地成槽,分为10节。通体浮雕由勾云纹组成的蟠虺纹,虺目以阴线雕出。
猪形玉握 西汉(前206——25)咸阳市青海干休所出土。
猪形玉握 西汉(前206——25)咸阳市周陵镇新庄村出土、马庄镇直布村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