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丨活下去是第一要务

编者按

东京都千代田区,在176家书店鳞次栉比的神保町,有一家已经历经三代传承的百年老店——北泽书店。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给实体书店带来的冲击是全球性的,这家老店也不例外。

本文由客觀日本授权转载,作者庄舟。

尽管我热爱优质的公众号,但是纸质书籍,更多出一份重量感,让人阅读的时候发自内里地,生出一份敬畏心。

神保町的传奇书店

在不能自由旅行的日子里,书,就是我的机票。

东京都千代田区,176家书店鳞次栉比的神保町,无论是历史还是规模,哪怕从全球范围来看,都极其罕见。这里会不定时地举办各种书籍促销活动、展览会、朗读会、名家演讲等,其魅力历久弥新,无论去多少次,都如同翻看一本纸质书籍一样,拿在手里的那份重量感让人发自内里的,生出一份巨大的敬畏心。

东京曾经在美军空袭中化为一片焦土,即便是皇居前都瓦砾狼藉,然而在明治10年之后逐步形成的神保町,却自岿然不动。

一说是夏目漱石的学生、后来成为哈佛大学教授的英利世夫(Serge Elisseeff)向美军将领麦克阿瑟进言,“神保町那一带应该从空袭中排除”。此说的出处是司马辽太郎的著作。

这条街上的几乎每家书店,少则数十年多则上百年的历史,而且专业分类相当明确, 有的书店只卖军事相关的旧书,有的书店只卖过去的电影杂志和海报……

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专卖英文旧书的北泽书店。它的发展轨迹,是神保町历史的见证,也是历史本身的一部分。

北泽书店从1902年开业至今,近120年,据说没有停业过一天,就连二战终结前,年轻的店员们被强行送上了战场,书店也坚持开张。川端康成和大江健三郎都是这里的常客,日本上皇后美智子在大学时代也经常到这里光顾,尤其喜爱外国童书。

北泽书店的创始人,是北泽弥三郎,这位滋贺县出生的青年,16岁上京求职,在神保町的书店里做学徒工,1902年独立开业时,只有18岁。
在弥三郎那一代,北泽书店不用依靠客人上门,主要是面向日本全国的高等学府寄送书籍。那是一个对知识如饥似渴的黄金年代,各所大学都在努力地充实自己的藏书。

1958年,弥三郎去世,毕业自东京大学英文系,当时正在东京都立大学任教授的龙太郎,辞职继承家业。他专业性很强,眼光也很高,熟悉西方知识体系,所以慕名而来的学者、学生很多,大家都管他叫老师,而不是老板。他把北泽书店,做成了一个西方文学尤其是美国和英国文学的旧书专门店,同时也是神保町里著名的文艺沙龙。

一郎是第三代店主,也是现任店主。在他的少年时代,正是美国称霸全球的巅峰时期。自进入中学后,他就在父亲龙太郎的要求下,每晚朗读、翻译英文书籍,尽管当时很痛苦,但不得不说,个人英语能力就是在这种长期锻炼下提高的。在龙太郎的鼓励下,他高三那年去夏威夷做过交换留学生,高中毕业后又去美国本土旅行,后来考入庆应大学文学部。

1981年,龙太郎扩建北泽书店,盖起了两层小楼,一层卖新书,二层卖旧书,但就在开工的同一年,龙太郎去世。一郎遵照父亲的叮嘱,大学毕业后就正式继承家业,把重心放在了英文旧书上。

活下去,才是第一要务

然而他要面临的考验,是祖父、父亲都不曾想到的。时代不停变迁,信息科技飞速发展,到今天实体书店备受打击。根据2006年版日本书店经营指标显示,出版物的销售额连续9年下跌,中小书店的数量也减少至高峰的一半左右。然而一郎坚信,纸质书籍不会消失。

身为1955年在神保町出生的人,一郎开始越来越频繁地陷入怀旧情绪。跟几乎所有的老人家一样,他觉得从前的日子更美好。“那个时候吧,神保町是有集市的,有鱼摊,有肉铺,有药房,有卖蔬菜水果的,有卖缝纫用品的,有卖生活用品的,是一个非常有家庭氛围的地方,生活所需的一切,在这一带都可以找到,对了,这后面还有家小影院呢。”

从如今高楼林立的街景来看,很难想象出往昔是一个小镇或是小村的模样。在一郎的小时候,神保町里的书店经营者和工作人员比现在还多,往往一楼是店,二楼是住居,每天闭店后,大家都去大众浴池里泡着,热气腾腾地交换信息。

一郎有三个女儿,目前最有可能继承家业的,是里佳。里佳在时装店工作过10年左右,先是做柜员,后来负责店铺的空间布置。年轻人顺应时代,为北泽书店开辟了一套独特的营销路线,将英文旧书卖给影视剧的道具组,用作室内布景;买给房地产商,用作样板间的装饰;卖给产品展销会、服装店、咖啡厅等等。

里佳卖书,不是一本一本的卖,而是一米一米的卖,按照长度收费。那些古老丝绸或牛羊皮的封面装裱,在“品味”的提升上,是那么的显而易见。有的企业装修办公室,一次性买去上千本,陈列到书架上。

一郎跟祖父、父亲一样,是根据书的内容来制定价格的,活到一把年纪才见识到,原来还可以靠外观定价,原来有些人买书,是为了不翻开也 “好看”。他一开始很抵触女儿的卖法,觉得这是亵渎书籍,传出去不好听,北泽书店可是这条街上鼎鼎有名的老字号。但与此同时,他也担忧,不做出些前所未有的大变革,这家书店的生命周期,很可能就结束在自己手里。

对于一郎的左右为难,爱书的人想必都深有感触。从前,只要是好书,放在那里,自然会有人买,对于书店经营者的要求,在于必须很懂书,懂得进好书。如今,书店经营者不仅要懂书,关键还得懂人,得让那些对纸质书籍不感兴趣的年轻人,也能有去逛逛实体书店的念头,活下去,才是第一要务。

即将把北泽书店转交第四代的一郎,目前还天天驻守店中,回复咨询邮件,制作检索目录,为远方的客人寄书籍开发票…… “从前都是靠人脑记忆,店里有个伙计,知道每本书的位置,从来不会被客人问倒。现在电脑上一查就知道,方便是真方便,但这人吧,从早到晚地,就像是被绑在了电脑前,没有了人的自由,离开了电脑又无法工作,整天被电脑追着跑的感觉。”

长声一叹!一郎大爷,我们的苦恼居然有重叠。

(0)

相关推荐

  • 【盘点老行业之六十二】卖旧书

    在过去那个没有网络.也没有手机的慢节奏年代,人们唯一的精神食粮,就是那一本本散发着墨香的书.因此,设摊卖旧书的老行当应运而生,卖旧书是旧时民间的一种营生. 以前在城镇的街头巷尾,旧书摊的身影并不难觅, ...

  • 文人轶事:郑振铎废品站“抢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担任中央文化部文物局局长的郑振铎到了上海,此行目的就是视察文物图书的保存情况.黄裳和郑振铎相交甚笃,黄裳时任上海<文汇报>主笔.       两人在走访过 ...

  • 犀牛书店|有情怀的旧书店

    初秋的一个中午,下着微微的小雨,天色有些阴沉,其实可以做一站地铁从天潼路坐到曲阜路,但是那天我特别有兴致,看看只有1.4公里,于是就沿着北苏州河一路沿河而上,步行到犀牛书店. 沿途经过上海总商会,还看 ...

  • 听《书迷》讲诉爱书之人的故事

    导语 2018年世界读书日当天,4集系列纪录片<书迷>在央视纪录片频道开播.在这短短的100分钟里,讲诉了书籍设计师.书店老板和淘书者等一系列爱书人的故事.美好的事物不应该被遗忘,暂时还不 ...

  • 开心健康,是活着的第一要务

    (新疆画家文发科作品) 张先生语录: ① 我问:你怎么理解"内外兼修"? 老张:就是家里,外面,都得弄好. 我想了想,这个说法没坏处,就说:理解正确,加十分. ② 我说:给你买条大 ...

  • 年报点评丨60%房企融资成本上涨,2020年回款是第一要务

    " 2019年房企融资持续收紧,多种渠道受到监管限制,2020年一季度疫情爆发,更加考验房企的资金运营.从目前已经发年报的50家典型上市房企年报分析来看,2019年全年房企持续降杠杆.优化财 ...

  • 兰州人创造的奇迹 背冰上山栽活白塔山上第一批树苗

    兰州人20世纪50年代背冰上山搞绿化 "皋兰山上一棵树,白塔山上七棵树!"这说的是新中国建立前,兰州南北两山上荒山秃岭不见林木的情形.如今兰州南北两山,早已是绿树成林.尤其是,白塔 ...

  • 夜读丨活得有趣,是最好的生活状态

    点击上方按钮 收听朗读音频 文/渡兰君 对于生活,梁启超曾这样说道:"我以为凡人必须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若哭丧着脸挨过几十年,那么,生活便成沙漠,要他何用?" 深以为 ...

  • 天下武功,均以练筋为第一要务

    这次讲一下气血筋.人大都知道气血的功用,却很少有人知道筋是怎么回事.尤其是练武术的人,不了解这个原理,很多功夫你琢磨不透,也就影响练习的效果.首先要剔除一个观念,就是筋并非只是那几个大的,如脚筋手筋之 ...

  • 土木吧丨活荷为啥取这么大?

    楼面均布活荷载折减的另一种解释 张利军 "一个20m2的房间,谁家的家当能达到4吨?" 或者说: "一个20m2的房间,什么情况下会进来五六十号人?"-- 当第 ...

  • 读书一本书的第一要务是什么?

    此刻读书指的不是上学 而是真真实实的读书,阅读,研读 而不是消遣,浏览,赏玩 是深度研读一本好书,一篇好文 在读红楼的过程中 突然有一天 我惊醒了 告诉自己"主题解决不了,一切都是枉然&qu ...

  • 知丨自主品牌的第一辆硬派越野车都是谁?

    如果从BJ212算起,国产品牌越野车生产历史已经超过55年.近几年,国产硬派越野车的竞争力那是越来越强,有的长期霸占硬派越野细分市场销量榜首,有的则各种版本花样百出,月销量甚至能赶上主流SUV的水平. ...

  • 托尔斯泰丨活着的我们陷入绝望,但是又没有勇气去死

    托尔斯泰和契诃夫 寻找我自己的上帝 不要信仰想象出来的上帝,它只是想就有,不想就无的意念.上帝是带来并延续生命的力量,我坚信"道德自我完善"这种意志就是我的上帝. 意识到理性认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