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鉴赏辞典》第五百四十首《宿王昌龄隐居》(常建)

 【篇目】

 【作品介绍】

 【注释】

 【译文】

 【作者介绍】

 【赏析一~~赏析六】

       宿王昌龄隐居

【中唐·常建·五言古诗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拼音版

qīng xī shēn bù cè,yǐn chǔ wéi gū yún。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sōng jì lù wēi yuè,qīng guāng yóu wèi jūn。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máo tíng sù huā yǐng,yào yuàn zī tái wén。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yú yì xiè shí qù,xī shān luán hè qún。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作品介绍]

《宿王昌龄隐居》是唐代诗人常建的作品。此诗通过对王昌龄隐居处自然环境的细致描绘,赞颂了王昌龄的清高品格和隐居生活的高尚情趣。开头两句写王昌龄隐居之所在、乃隐居佳境,别有洞天;中间四句写夜宿此地之后,顿生常住之情,即景生情,一目了然;最后两句写自己的归志,决心跃然。全诗描述平实,意味含蓄,在平易的写景中蕴含着比兴寄喻,意在言外,发人深思。

[注释]

⑴测:一作“极”。
⑵隐处:隐居的地方。唯:只有。
⑶犹:还,仍然。
⑷宿:比喻夜静花影如眠。
⑸药院:种芍药的庭院。滋:生长着。
⑹余:我。谢时:辞去世俗之累。
⑺鸾鹤:古常指仙人的禽鸟。群:与……为伍。

  [译文]

清溪之水深不可测,隐居之处只有孤云。

松林中间明月微露,洒下清辉似为郎君。
茅亭花影睡意正浓,芍药园圃滋生苔纹。
我也想要谢绝世俗,来与西山鸾鹤合群。

  [作者介绍]

常建(708-765),唐代诗人,字号不详,有说是邢台人或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天宝中,曾任盱眙尉。一生仕途失意,后隐居于鄂州武昌(今属湖北)。其诗多为五言,常以山林、寺观为题材,意境清迥,语言洗炼自然,艺术上有独特造诣。还有一些优秀的边塞诗。有《常建集》。

赏析

壹/

常建和王昌龄是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同科进士及第的宦友和好友。但在出仕后的经历和归宿却不大相同。常建“沦于一尉”,只做过盱眙县尉,此后便辞官归隐于武昌樊山,即西山。王昌龄虽然仕途坎坷,却并未退隐。此诗即作于常建辞官归隐途经王昌龄入仕前的居所,即今安徽省含山县石门山时。常建夜宿故人旧时隐居之处,触景生情,遂作此篇。

整体赏析

常建这首《宿王昌龄隐居》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四十四。下面是原北京大学教授倪其心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这是一首山水隐逸诗,在盛唐已传为名篇。到清代,更受“神韵派”的推崇,同《题破山寺后禅院》并为常建代表作品。
此诗题曰“宿王昌龄隐居”,一是指王昌龄出仕前隐居之处,二是说当时王昌龄不在此地。王昌龄及第时大约已有三十七岁。此前,他曾隐居石门山。山在今安徽含山县境内,即此诗所说“清溪”所在。常建任职的盱眙,即今江苏盱眙,与石门山分处淮河南北。常建辞官西返武昌樊山,大概渡淮绕道不远,就近到石门山一游,并在王昌龄隐居处住了一夜。
首联写王昌龄隐居所在。“深不测”一作“深不极”,并非指水的深度,而是说清溪水流入石门山深处,见不到头。王昌龄隐居处便在清溪水流入的石门山上,望去只看见一片白云。齐梁隐士、“山中宰相”陶弘景对齐高帝说:“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因而山中白云便沿为隐者居处的标志,清高风度的象征。但陶弘景是著名阔隐士,白云多;王昌龄却贫穷,云也孤,而更见出清高。清人徐增说:“惟见孤云,是昌龄不在,并觉其孤也。”这样理解,也具情趣。
中间两联即写夜宿王昌龄隐居处所见所感。王昌龄住处清贫幽雅,一座孤零零的茅屋,即所谓“茅亭”。屋前有松树,屋边种花,院里莳药,见出他的为人和情趣,独居而情不孤,遁世而爱生活。常建夜宿此地,举头望见松树梢头,明月升起,清光照来,格外有情,而无心可猜。想来明月不知今夜主人不在,换了客人,依然多情来伴,故云“犹为君”,“君”指王昌龄。这既暗示王昌龄不在,更表现隐逸生活的清高情趣。夜宿茅屋是孤独的,而抬眼看见窗外屋边有花影映来,也别具情意。到院里散步,看见王昌龄莳养的芍药长得很好。因为久无人来,路面长出青苔,所以茂盛的芍药却滋养了青苔。这再一次暗示主人不在已久,更在描写隐逸情趣的同时,流露出一种惋惜和期待的情味,表现得含蓄微妙。
末联便写自己的归志。“鸾鹤群”用江淹《登庐山香炉峰》“此山具鸾鹤,往来尽仙灵”语,表示将与鸾鹤仙灵为侣,隐逸终生。这里用了一个“亦”字,很妙。实际上这时王昌龄已登仕路,不再隐居。这“亦”字是虚晃,故意也是善意地说要学王昌龄隐逸,步王昌龄同道,借以婉转地点出讽劝王昌龄坚持初衷而归隐的意思。其实,这也就是本诗的主题思想。题曰“宿王昌龄隐居”,旨在招王昌龄归隐。
这首诗的艺术特点确同《题破山寺后禅院》,“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诗人善于在平易地写景中蕴含着深长的比兴寄喻,形象明朗,诗旨含蓄,而意向显豁,发人联想。就此诗而论,诗人巧妙地抓住王昌龄从前隐居的旧地,深情地赞叹隐者王昌龄的清高品格和隐逸生活的高尚情趣,诚挚地表示讽劝和期望仕者王昌龄归来的意向。因而在构思和表现上,“唯论意表”的特点更为突出,终篇都赞此劝彼,意在言外,而一片深情又都借景物表达,使王昌龄隐居处的无情景物都充满对王昌龄的深情,愿王昌龄归来。但手法又只是平实描叙,不拟人化。所以,其动人在写情,其悦人在传神,艺术风格确实近王维、孟浩然一派。

名家点评

《唐诗归》:钟云:幽严(“隐处”句下)。谭云:是昌龄一幅小像。钟云:“为”字说林月灵妙(“松际”一联下)。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征君诗神气清朗,如此篇与《题破山寺》意趣俱到,可谓吃着丹头。地水火风皆可助我变化者,是天然学问人,刘辰翁曰:清远沉冥,不类色相,景同意别。
《唐诗归折衷》:唐云:字字超凡。
《唐诗成法》:王之清才,死后松月犹若绻恋,生时不见用,此所以感而欲隐也。读此方知李颀“物在人亡”一首俗浅。
《唐诗别裁》:清澈之笔,中有灵悟。
佚名

赏析

贰/
首联写王昌龄居所位置。王昌龄隐居之所在石门山上,顺着清溪上望,深不可测,其居所便在那片白云下。“孤云”化用名隐陶弘景句:“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白云象征隐士。而陶弘景为阔隐士,白云也多;王昌龄却贫,故云也少而孤,也显其清高。此联实是在夸王昌龄隐居之地是一个十分适合隐居的宝地。
中间两联写夜宿王昌龄居所见所感。举头望松树梢头,明月升起,明月还在为不在此地的隐者投来清光相伴。鲜花的影子借着月光也投到茅亭里来,好像要到这里来夜宿;院里药草长势很好,加上久无人来,院路滋生了青苔。通过美妙的景致,体现出悠闲的清高情趣,也表现出诗人对此境况的一种惋惜和对王昌龄的期待心情。
末句隐写自己归志。“鸾鹤群”用江淹“此山具鸾鹤,往来尽仙灵”语。“亦”在这里是虚晃,故意也是善意说要学王昌龄,借以讽劝王昌龄坚持初衷而归隐。这也是本诗主旨。
此诗的平易之景中蕴含深长的比兴寄喻,形象明朗,诗旨含蓄,而意象显豁,发人联想。
佚名

赏析

叁/

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王昌龄与常建为同年进士,又于诗有同好,关系很密切。入仕前,王昌龄曾隐居石门山(今安徽含山县境内),诗中所言“清溪”即在石门山内。常建登第后,只做过盱眙县尉的小官,此后便弃官归隐武昌樊山,即西山。归隐前,他曾到石门山一游,并在王昌龄隐居处住了一夜。这首诗写的就是在王昌龄隐居处的所见所感。

诗的首联写王昌龄隐居所在,表达了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写王昌龄隐居的环境很幽美,下有清溪潺潺,上有白云悠悠。“深不测”并不是指水的深度,而是说清溪溪水流入石门深处,望不见尽头。齐梁时,隐士陶弘景曾赋诗答齐高帝说:“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因此山中白云便成了隐士风范的象征。第二层意思,常建这里不象陶弘景那样说“多白云”,而言“孤云”,包蕴着诗人此时此地的独特感受。“深不测”是对溪水的描摹,也含有对朋友有无归隐之意的探问。“孤云”分明是在说:“惟见孤云,是昌龄不在,并觉其孤也。” (清人徐增语)王昌龄居官未隐,仍在为世碌奔竞,睹物思人,诗人心头不禁生出一丝隐隐的孤寂感。

中四句写夜宿王昌龄隐居所见所感。诗人夜宿茅亭,但见一轮明月挂在松树梢头,如水的月华不知王昌龄不在,依然多情来伴。窗外屋边花影扶疏,使人于清寂中感到几分生意,几分慰藉。步入庭院,只见院里长满了药草,路上密布着青苔。此处言说庭院荒芜日久,暗传出主人不在的惋惜和嗔怨。写清光、花影、药院、苔纹,意在唤起王昌龄对隐逸生活高雅情趣的回忆,隐隐表露出诗人对朋友归来的翘盼。

最后两句,诗人申明自己也将效法前人辞官而去,归隐西山了。“鸾鹤群”用江淹《登庐山香炉峰》“此山具鸾鹤,往来尽仙灵”语,表示将与鸾鹤为侣,隐逸终生。这里用一“亦”字,也含有婉转规讽王昌龄坚持初衷而归隐的意味。

这首诗终篇赞此劝彼,意寄言外,在平易的景物描写中寄托自己高远的情思,是一篇旨远兴僻之作。

佚名
赏析

肆/

王昌龄“隐居处”指王昌龄出仕前的隐居处石门山(在今安徽含山县境内)。王昌龄是与常建同科及第的进士,是宦友和好友。他37岁出仕,虽仕途坎坷,却终未退隐。而常建只做过盱眙县尉,此后便归隐于武昌樊山,即诗中所言“西山”。此诗大约是他辞官回乡途经石门山所作。这首诗为盛唐有名的山水隐逸诗,同《题破山寺后禅院》均为常建的代表作品。

全诗留恋隐居的佳境,一宿之后,也起了和他一同隐居的念头。在艺术上,极能体现常建诗“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的特点。诗人在平实的写景叙事中蕴含着深长的比喻象征。同时,诗人抓住王昌龄从前隐居之地特有的景物,委婉含蓄地表达对王的清高的赞叹,也真诚地期望王归来。这样,使全诗即景生情,情随景迁,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首联“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写隐居的地方。清溪水流入石门山,隐居地别无他物,远望去唯有孤云。这里“孤”指主人不在,而白云向来就是和隐者联系在一起的。“孤云”,流露出对王昌龄的清高孤傲品格和隐逸生活的赞叹,读来别有情趣。

颔联“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点出“宿”字和隐居的人。诗人夜宿他人隐居处,看到天空明月高照,想到这一片清光并非为我,而是为“君”(指王)。这就传达出山中景物似乎对王特别有情,借以婉转地点出主人对明月也应有意的意思。唐殷璠摘出此联誉为“极警策语”,实际是赞幽僻的意境和诗的兴味。

颈联“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是写夜景的清幽。“宿”与“滋”用得较好。孤零的茅屋令诗人倍觉孤独。再看屋外却有花影相伴,确有不尽的情意。院里的药草生长得茂盛,因长久没人居住,院里路面上已滋生出青苔。

颔联与颈联相连,共同勾画出王昌龄隐居地的典型环境。茅舍外有松树,院落里有花、有药草,还有毛茸茸的青苔。这景虽清幽却说明王昌龄隐居时的生活情趣。这些特定的典型景物的描写,自然真实,平易亲切而毫无造作之感。这美景与王昌龄的隐逸情趣深深打动了诗人,诗人内心思归的情绪为这片美景所感染。

尾联紧承上联,写自己的归志。“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谢时去”意即辞去时俗的牵累。“鸾鹤群”即与鸾鹤为群。鸾鹤传说仙界才有,诗人与之为群,意思是隐逸的生活如同仙界一样美妙。这里用“亦”字是说自己步王昌龄的后尘,也要隐居。而实际上是诗人被宿处的佳境所感染,也起了偕隐之念。这样就委婉地讽劝王昌龄应该坚持归隐。这一联起到了篇末点题的作用。

全诗在整体安排上极为巧妙。先远望,再近观;先写屋外,再写院落、小路;先写高处的白云、明月,再写低处的花草茅屋。层次井然有序。从写景的角度看,又朴实自然,生动传神。诗中创造的幽静、别致又富生活情趣的意境,令读者惊叹不已。

佚名

赏析

伍/

这是一首漾溢着浓郁隐逸情趣的五言律诗,在唐时已广为流传。

常建和王昌龄是在开元十五年(727)同科进士及第的好友,两人交谊很深。王昌龄在安史乱时返回江宁一带,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常建《鄂渚招王昌龄张偾》诗,有“楚山隔湘水,湖畔落日曛。春雁又北飞,音书固难闻。谪居未为叹,谗枉何由分”等句。作此诗时,常建在鄂州(即今武昌),王昌龄被贬在龙标(今湘西),所以说“楚山隔湘水”。整首诗充满对王昌龄因受谗被谪的同情与怀念。王昌龄出仕以前,曾隐居石门山(在今安徽含山县境内)。常建曾任职的盱眙即今江苏盱眙,与石门山隔淮河相对。此诗正以宿王昌龄隐居处为题,写两人友谊。

首联写王昌龄隐居所在。“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王昌龄隐居处,在清溪水流入的石门山,溪水尽头处。诗人眼前所见,别无他物,只有白云一片。齐梁间隐士陶宏景曾对齐高帝说:“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因而山中白云便成了隐者居处的标志。作者唯见孤云,足见王昌龄现在不在。“孤云”更显示隐者的清风亮节。

中间两联写诗人夜宿王昌龄隐居处所见所感。颔联“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诗人宿在此处,举头望去,松树梢头,一弯明月慢慢升起,光照入室。“君”指王昌龄。说王昌龄虽不在这里了,明月多情,却仍来陪伴着他的客人。王昌龄隐居处清贫幽雅,只有一座孤零零的茅亭。“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是说夜宿茅亭,看见窗外团团花影,错落斑驳;而到院子里,则看见莳养的各种药草,依然生长得很好,只是由于长久没有人来往,路边已长满了青苔。这似乎只是写隐逸生活的情趣,其实字里行间流露了诗人对王昌龄没有坚持退隐的惋惜心情。

常建和王昌龄虽然同科进士,但仕途遭遇不一样。常建只做过盱眙尉,不久即辞官归隐。王昌龄隐居是在三十七岁中进士以前。登仕途之后,虽屡遭贬谪,却没有想再退隐。常建途经他早年隐居之处,想到他仕途奔波之苦,不免对他表现出一种惋惜和期待的情味。

尾联就写诗人自己的归志以及对朋友的讽劝:“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鸾鹤群”用江淹《登庐山香炉峰》“此山具鸾群,往来尽仙灵”语,与鸾鹤合群,与仙灵为伴,即表示要终身归隐。这里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心志,也有对朋友的期待。“亦”字很妙,此时王昌龄已登仕途,常建却借赞扬王昌龄归隐之处,说我也要跟随你一起归隐。这是故意这样说,是对王昌龄一种善意的讽劝。这是本诗的主题所在,是与题目《宿王昌龄隐居》的意思相合的。也即是说,常建是在招王昌龄归隐,与本文开头所介绍的《鄂渚招王昌龄张偾》一诗同其旨趣。

这首诗看似平淡,而意蕴深长。常建巧妙地通过描写、赞赏王昌龄隐居的旧地,对王昌龄过去的隐逸生活和高尚情趣加以热烈的赞美,同时对他没有坚持退隐初衷表示惋惜,希望和他共同归隐,与鸾鹤作伴。

佚名
赏析

陆/

王昌龄“隐居处”指王昌龄出仕前的隐居处石门山(在今安徽含山县境内)。王昌龄是与常建同科及第的进士,是宦友和好友。他37岁出仕,虽仕途坎坷,却终未退隐。而常建只做过盱眙县尉,此后便归隐于武昌樊山,即诗中所言“西山”。此诗大约是他辞官回乡途经石门山所作。这首诗为盛唐有名的山水隐逸诗,同《题破山寺后禅院》均为常建的代表作品。

全诗留恋隐居的佳境,一宿之后,也起了和他一同隐居的念头。在艺术上,极能体现常建诗“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的特点。诗人在平实的写景叙事中蕴含着深长的比喻象征。同时,诗人抓住王昌龄从前隐居之地特有的景物,委婉含蓄地表达对王的清高的赞叹,也真诚地期望王归来。这样,使全诗即景生情,情随景迁,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首联“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写隐居的地方。清溪水流入石门山,隐居地别无他物,远望去唯有孤云。这里“孤”指主人不在,而白云向来就是和隐者联系在一起的。“孤云”,流露出对王昌龄的清高孤傲品格和隐逸生活的赞叹,读来别有情趣。

颔联“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点出“宿”字和隐居的人。诗人夜宿他人隐居处,看到天空明月高照,想到这一片清光并非为我,而是为“君”(指王)。这就传达出山中景物似乎对王特别有情,借以婉转地点出主人对明月也应有意的意思。唐殷璠摘出此联誉为“极警策语”,实际是赞幽僻的意境和诗的兴味。

颈联“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是写夜景的清幽。“宿”与“滋”用得较好。孤零的茅屋令诗人倍觉孤独。再看屋外却有花影相伴,确有不尽的情意。院里的药草生长得茂盛,因长久没人居住,院里路面上已滋生出青苔。

颔联与颈联相连,共同勾画出王昌龄隐居地的典型环境。茅舍外有松树,院落里有花、有药草,还有毛茸茸的青苔。这景虽清幽却说明王昌龄隐居时的生活情趣。这些特定的典型景物的描写,自然真实,平易亲切而毫无造作之感。这美景与王昌龄的隐逸情趣深深打动了诗人,诗人内心思归的情绪为这片美景所感染。

尾联紧承上联,写自己的归志。“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谢时去”意即辞去时俗的牵累。“鸾鹤群”即与鸾鹤为群。鸾鹤传说仙界才有,诗人与之为群,意思是隐逸的生活如同仙界一样美妙。这里用“亦”字是说自己步王昌龄的后尘,也要隐居。而实际上是诗人被宿处的佳境所感染,也起了偕隐之念。这样就委婉地讽劝王昌龄应该坚持归隐。这一联起到了篇末点题的作用。

全诗在整体安排上极为巧妙。先远望,再近观;先写屋外,再写院落、小路;先写高处的白云、明月,再写低处的花草茅屋。层次井然有序。从写景的角度看,又朴实自然,生动传神。诗中创造的幽静、别致又富生活情趣的意境,令读者惊叹不已。

佚名

点击辑期图标,畅游古诗文世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