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父母教育缺位,孩子很难顺利变成“大人”

看完电影《少年的你》,再一次被周冬雨的演技惊艳到了,27岁的她演18岁的高中生毫无违和感,脸上的单纯和坚毅,以及相信高考能够改变命运的执念,在她身上完美展示出来。

易烊千玺将一个无惧无畏、粗鄙落魄的街头小混混,真实地表现出来,让人差一点就以为,他是本色出演。在遇到周冬雨饰演的陈念后,由开始的粗俗慢慢因为爱情,内心变得细腻而温柔,他没有读过多少书,不懂什么道理,跟陈念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但因为命运的交集,他们相爱了,爱得纯真又热烈,可以为了对方去死。

易烊千玺饰演的小北,在外人眼里他是坏蛋,是个不良少年,但在陈念的心中,他是英雄,是保护伞,有了他,就能安心上学,不再彷徨害怕。

就像陈念的作业本里的一句话说的那样:“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正因为向往美好,渴望光明,渴望成长,他们才惺惺相惜。

陈念的最大愿望不仅仅是高考成功去北京,从此改变命运,更渴望用自己的理想去保护世界。她心目中的“世界”,就是用自己的知识和理念,去影响更多的孩子,保护同样遭遇校园凌霸的孩子。后来陈念真的做到了,她成了一名老师。

“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我会一直在你身后。”

小北对陈念的告白,纯真又坚定,对于小北来说,陈念就像他生命中的曙光,点燃了他黑暗的世界,陈念,就是小北的“世界”。

后来,小北也做到了,一直陪在她的身后。

初恋的爱情,很美很真,没有掺杂太多东西,爱了就是爱了。

《少年的你》这部电影,主题并不仅仅讲初恋的美好,而是讲校园凌霸下,无辜生命因此遭受牵连,给了人们什么样的警示作用。

比如胡小蝶,承受不了坏学生的欺负,自杀了,陈念不堪继续被欺负,选择报警,结果反而被欺负得更厉害,遭受剪头发,拍luo照。陈念的班主任,也因管教失责,被迫辞职。

这整部剧里,看似是一场因为校园凌霸引起的血案,是坏学生的自作孽,但深究根本原因,却是教育缺位,父母养而不教,过分宠溺造成的结果。

我认为,真正该观看和反省的,却是父母。

剧里三个可怜的孩子,三个家庭,三种父母,造就了孩子不一样的人生,不一样的结局。

陈念的妈妈:不务正业,自顾不暇,将人生的希望寄托在女儿的身上,导致女儿过于早熟,自尊心极强

陈念的妈妈,是个爱美的女人,没有正经的工作,靠倒卖“三无”面膜赚钱,欠了一屁股债,被人投诉,东躲西藏,不敢回家。自己都自身难保,还连累了陈念。

陈念原本可以像其他同龄孩子一样,哪怕没有父亲,可还有母亲的陪伴,享受母亲的爱,享受母亲带来的安全感,也不至于惶惶终日。

可陈念偏偏就很懂事,知道自己的家庭条件不好,妈妈又不听劝告,继续干“微商”,只能独自一人扛起照顾自己,自己给自己打气的重任。

明明自己遭遇坏同学的凌霸时,很害怕,很想跟妈妈倾诉,但终究还是没有说出口,害怕妈妈会担心,会给妈妈造成负担。

妈妈不仅不知道自己的女儿,在校园里一直被人欺负,反而跟女儿说:“我就指望着你了。”

家庭教育缺位,关心缺位,沟通缺位,让陈念形成了自尊心极强,以及眼里只有考试,不懂交际的孤僻性格。

如果妈妈能够教育她,在学校,要学会处理同学关系,如果同学需要帮助,尽一份力,校园,也是一个小型社会,那么,陈念又怎么会被坏同学盯上呢?

如果全班同学只盯着一个同学来欺负,除了贫穷这个原因,肯定还会有其他因素。

女生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正当的理由,看不顺眼就想欺负你,她们拿你出气,只想帮自己解压。

陈念第一次报警时,郑易载她回家。陈念说:“学校唯独没有一门课,教我们如何变成大人。”

当学生在校园里出现了问题时,警察找校长,校长找老师,老师找家长,家长说,我一年才见孩子一次,不知道孩子怎么样。

家长指望着学校教孩子做人,如何长大,变成大人,学校却认为,做人还得靠家长教育。

小北的父母:父亲逃跑,母亲殴打失踪,造就儿子“不是欺负人就是被欺负”的人生观

小北是活在阴沟里的人,从没有人关心他过得好不好,快不快乐。每天不是被人打,就是打人。

第一次与陈念相见,是在一次群殴事件中。陈念出于善意选择报警,怎料被其他小混混逮住,强迫她与小北亲吻,才肯放了小北。

陈念做到了,但她此时对小北并没有爱情,只是害怕和无奈。那群小混混,也因为这样的亲吻,感觉到了戏谑别人的快乐,于是放他们走。

看到这里,我突然觉得心头一阵,少年们的世界,本可以很单纯,他们欺负小北并不是什么深仇大恨,只是在执行他们所认为的正义。又可以因为两个陌生男女的一个亲吻,就能开怀大笑,不再继续纠缠。

我始终觉得,那一群小混混也跟小北一样,也是可怜的孩子。

小北秉承着内心的正义,一次次保护陈念,最终让陈念放下戒心,学会关怀他,问他身上的伤疼不疼。

也在这样的关怀下,小北第一次向陈念透露了自己的身世,父亲逃跑,母亲嫌他是拖油瓶不被男人善待,于是殴打他,从此搬了家不再管小北的死活。

小北成了孤儿,13岁开始就要靠着自己的力量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形成了“不是欺负人就是被欺负”的人生观。

若有父母疼爱关怀和教育,又怎么会像生活在阴沟里一样,见不到阳光,过早承担生存的压力。

魏莱的妈妈:忙于事业,过分宠溺女儿,颠倒是非,缺乏对女儿真正的品德教育,最终害了女儿

魏莱是个坏学生。在电影的开头,以魏莱为首的凌霸者害死了胡小蝶。当警察问话时,魏莱一脸无畏无惧的样子,让郑易感到后背发凉。

当找到她妈妈时,更是颠覆了他的三观。

原本以为,魏莱的妈妈在接到警察的上门投诉时,会狠狠地教育自己的女儿,让她好好做人,好好学习。但事实上并没有,魏莱妈妈并不相信郑易的话,更不相信自己的女儿是校园凌霸者,甚至说自己的女儿是乖孩子,很单纯,自己平时都教她要跟好人打交道。

母亲的过分溺宠,是非不分,包庇行为让魏莱无所畏惧,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多么错误的,会给其他同学,如胡小蝶和陈念这些弱势学生造成严重伤害。

每一个孩子都曾经是一张白纸,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父母的正确引导和悉心教育。子不教,父之过。

教育专家尹建莉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说:“如何对孩子进行品格教育?不需要说教,不需要奖惩,所有的教育都在日常生活里。品格决定命运,童年决定一生。”

父母的言行举止,就是对孩子最好的言传身教。

有一个颠倒是非,根本不知道自己女儿存在恶劣行为,或者有意包庇其行为的父母,上梁不正下梁歪,最终害死了自己的女儿。

第一次警察上门后,魏莱不知悔改,继续作恶,恰好遇到小北被抓,魏莱又带着人围堵陈念,剪头发,扒光了拍照,录视频,比上一次的行为更加恶劣。

魏莱担心陈念会报警,求她原谅,愿意删除视频,也愿意给经济补偿。

本来陈念已经心软原谅了她,不想再跟烂人继续纠缠。但魏莱这个女孩,太过于自我感觉良好,不懂得体会别人的感受,说的话总在别人伤口上撒盐。

明知道陈念妈妈欠债的事情被同学嘲笑,是她难以言说的心伤,魏莱还是滔滔不绝,说个没完。

陈念一时激动,失手将魏莱推下了楼梯,魏莱当场去世。魏莱没有未来。

杀死了魏莱,是陈念的错,但归根结底,倘若父母有教育她,善待他人,心存善念,又怎么会惹怒了陈念。

凡是有果必有因。

梁启超说:“教育不是别的什么,教育就是教别人学做人。”

我认为,父母首先要自我教育,自己学会做人,才能教育孩子如何做人,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父母的品行端正,明辨是非,心存正义,爱护子女,那么,孩子才能顺利变成大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