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韦泽《论巴赫》序文

音乐研究巨献《论巴赫》是阿尔伯特·施韦泽——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为音乐大师巴赫书写的一部传记。它是西方音乐研究中的必读巨著、经典,甚至,它是一座里程碑。迄今,它已被译成10余种语言文字,在全世界范围内出版发行。

施韦泽的《论巴赫》为历代的巴赫研究者所青睐,深受专家们的好评。该书在美学理论与实践两端皆具有极高价值,为诸多巴赫研究中的晦涩地带带来曙光。作者论证了巴赫作品的来源、他的管风琴作品、受难曲和康塔塔,分析了巴赫乐思中的图像化倾向,引导人们重新调整对音乐美学的总体观念。此外,施韦泽对巴赫作品的正确演奏方法进行了推敲与讨论。

“这是一本经典名著——两位伟人,一位是音乐家,另一位是哲学家和宗教学家,他们代表了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人文传统,而后者研究前者,其心得远远超过一般水平。译者也是学问渊博的年轻学者,精通音乐和文学,相得益彰。此书值得精读。”——李欧梵

论巴赫 序文

文/夏尔·玛利·魏多尔

1893年的秋天,一位阿尔萨斯的年轻人来到我面前,问我是否愿意听他为我演奏管风琴。“弹什么”,我问。“巴赫,毫无疑问”,他答道。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每隔一段日子便来拜访我,在我的指导下,“打磨”(巴赫时代常用的说法)他自己的管风琴演奏技艺。

1899年的一天,当我们在琢磨众赞歌前奏曲时,我向他坦陈,这些作品中有许多细节让我感到迷糊。“在前奏曲和赋格里”,我说,“巴赫前奏曲与赋格的音乐逻辑颇为简洁明晰,但是,在他处理众赞歌旋律的时候,这一切就会霎时变得云雾缭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截然对立的感觉?这着实让人感到唐突。为什么他会在众赞歌旋律中,加入一个完全和该旋律感觉不相符的对位动机?为什么在这些幻想曲的结构和进行中,总有这些让人无法理解的地方?随着研究的深入,我感到越来越糊涂。”

“这很正常”,我的学生说,“您感到众赞歌中的很多地方不好理解,那是因为它们必须配合着歌词才能解释得通。”

我为他演示了最困扰我的那些乐段,他凭靠记忆为我将这里头的诗句译成法文。一切的谜团迎刃而解。此后的几个下午,我们接连弹完全部的众赞歌前奏曲。当我的学生施韦泽为他的老师一首一首地将这些曲目讲解一遍之后,我顿时觉得对巴赫了如指掌,此前,巴赫对于我来说还是个模模糊糊、充满疑问的形象。机锋乍现,一切变得豁然开朗,我不再像过去那样,面对巴赫如同对着一尊巨大的雕像却不知如何入手。直到这一刻,我才明白这位圣托马斯的领唱不仅仅是一位无与伦比的对位法大师,他的作品还为我们展现出一种空前的渴望,和一种将文辞和乐音整合一体来表现诗性意象的非凡能力。

我请施韦泽就众赞歌前奏曲写一篇短论,供法国管风琴师学习参考,同时也便于启发我们思索巴赫时代的德国众赞歌和德国宗教音乐的本质。我们对其知之太少,不利于深入把握巴赫音乐的精神。

然而,他却计划写作如今这部大作。几个月之后,他写信告知我,康塔塔和受难曲也应该囊括到“论文”里,因为声乐作品能够解释众赞歌作品,反之亦然。“你的论文”,我告诉他,“能写到这个份上,只会让我们受益更多。”

于是,对巴赫时代众赞歌和宗教仪式的评论就变成一部新教音乐的简明史;对巴赫的音乐表达特点的评论则变成详述“巴赫的音乐语言”的章节;对作曲家生平的简要介绍也变得丰富全面,洋洋可观;还有讨论巴赫作品演奏技巧的若干章节。辗转6年之后,这篇讨论众赞歌前奏曲的论文,就这样被他发展成为一部完整论述巴赫的著作。他每写完一章就当即邮寄给我。1904年10月20日,当我在威尼斯为这部著作的初版(该书的第一版是法文)作序时,内心感到欣慰无比,它为我们开辟了一条通向巴赫的康庄大道。

如今,我又受邀为德文版草拟序言,这无不让我惴惴不安。作为一个法国人,为德国读者介绍一部关于巴赫的著作,是否有冒昧之嫌?

我只好找一个颇为勉强的理由来恳请读者容我担当此任,因为这本书缘我而起。正是在我的请求下,施韦泽开始写作该书。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地开导他,给予他鼓励,尤其是在困难陆续开始出现、任务显得不可完成的时候。

我认为,将此书引荐到德国不仅是我的荣幸,还是我的职责。我设想这种引荐是必要的,因为它属于德国艺术著作中的一个特殊门类。我将此书和那些具有重大意义的著作列在一起,因为它们都基于一种全面而专业的知识,它们不囿于自己的领域,而是从艺术和科学的整体出发探讨各自的主题。施韦泽完完全全就是一位哲学家,他论述康德的作品就是证明;同时他又是一位有着深厚史学才能的神学家,他对耶稣生平和相关主题文献的研究全面、细致,广受美誉;此外,他还是一位技巧卓越的管风琴家,他的技艺之娴熟,经验之丰富,绝对是任何指挥巴赫康塔塔或受难曲的艺术家都渴盼的管风琴演奏者。

我们不时会听到人们抱怨说,我们的美学家中没有几人拥有艺术实践的经验,因此他们无法站在音乐家的角度看待问题。这种抱怨不无道理。我们在艺术哲学与艺术创作和实践之间缺乏沟通。因此,由那些既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深谙各种艺术哲学理论的作者写成的著作,当然是音乐文献中较值得重视的。阅读施韦泽的《论巴赫》,不仅让我们了解作曲家和他的作品,还让我们直接深入音乐的本质之中,了解这门艺术本身。这是一部有见地的书。谁会想到,这样一部对“假发辫”时代大师的研究,会给我们思考现代的、甚至是最前沿的音乐问题带来启发?这正是施韦泽在“诗性的音乐与图画性的音乐”、“巴赫作品中的文字与音乐”以及“巴赫的音乐语言”三个章节中,对康塔塔和受难曲展开讨论前提示我们的。

一个法国人能为一本讨论巴赫的德语著作写一篇介绍性的序言,这表明孚日(Vosges)山脉这边的我们也可以为作曲家做些事情。我们能够这样做,是因为我们同样对他怀有崇敬。我们对巴赫的崇拜由来已久。对于我们如今这一辈管风琴师来说,巴赫的地位仍是无可替代。他为我们呈现出这件神圣乐器的真正光彩,是当仁不让的大师。人们常常提及的一个新法国管风琴学派,它正是依据巴赫的精神而建立。有如冥冥中上帝的安排那般,将巴赫引介给我们的是比利时人莱门斯(Lemmens),此人追随布雷斯劳的老黑塞学到传统的管风琴技艺,而这个地方有一位深明巴赫心意的管风琴建造者,正是这位匠人为我们建造了许多管风琴,使各地的巴赫爱好者都对我们艳羡不已。卡瓦耶科尔(Cavaillé Coll)的乐器为我们呈现出大师的前奏曲和赋格的美,通过这些管风琴,巴赫作品渐渐进入我们大大小小的教堂。

如果说巴赫还没能在我们的大众音乐生活中获得应有的地位的话,那完全是外在原因所致。我们的民众都对巴赫热爱有加,我们的歌手和乐手也绝无怠慢。我自己十年的音乐会指挥生涯就是证明,当年我们曾演出过许多康塔塔,也演过《马利亚尊主颂》和《马太受难曲》。

我们很欣赏一些德国艺术家的作品,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深知它们不可能完全成为我们的东西。当我们尝试适应和理解它们时,我们总觉得中间还隔着些什么,怎么说,它们始终无法直抵我们的灵魂。但对于巴赫,我们就从未有过这种感觉,他的艺术和我们的艺术之间似乎总是亲密无间。

巴赫本人曾表露出他对同时代的法国艺术的兴趣和倾慕,这一点可以证明我们感觉的正确性。他对库普兰以及其他作曲家的看法,可以通过流传下来的他和他的弟子们的手稿的各种抄本中得知。他的第一位传记作者福克尔,从巴赫的儿子们那里得知,作曲家曾对老派的法国管风琴师做过大量的思考——这些老前辈的作品最近才从被人遗忘的边缘被拯救回来。而策尔特,一位老牌巴赫爱好者和牢骚客,却曾怒气冲冲地向他的友人歌德抱怨道,他的偶像怎也摆脱不了法国人的影响,“尤其是库普兰”。在策尔特眼里,他的作品总泛着一层雅致的、“俗艳的”的光彩,这当然是外域艺术的影响所致。他更愿意将这层浮泛的泡沫抹去,将内里真正的德国巴赫展现出来。

今天德国的巴赫爱好者们不见得同意策尔特关于“俗艳”的看法。他们不会认为巴赫作品中展现出的成色、优雅和表面的魅力,是对德国精神的否定。当我们想在每种艺术中勾勒出外在形式和造型上的清晰时,我们就能通过巴赫找到自己。当施韦泽一遍又一遍地重申——这种看法并非片面——巴赫音乐的基本取向是“图像化”,他是在向我们澄清,巴赫音乐中真正吸引我们的是什么。可以预见,巴赫很快会成为最受法国人欢迎的作曲家之一,不仅因为我们能在作品中看到他受法国的影响,有着和我们相似的形式感,而是因为巴赫在整体上是最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家。他的作品表达的是最纯粹的宗教情感,这为全人类所共有,尽管我们每个人成长的环境不同,国籍和宗教背景也不尽相同。这种情感是无限和超拔的,语言总是难以找到确定的表述,唯有艺术的表达有可能做到。在我看来,巴赫是最伟大的布道者。他的康塔塔和受难曲将我们的灵魂调谐到能够把握万物的真理和元极的高度,使我们克服卑微而得以卓越,不受凡俗的牵绕。

通过征服具有艺术和宗教情怀的人性,巴赫实现了我们时代的一项使命。若没有过往那些伟大灵魂的襄助,这使命永远跨越不了历史树立的障碍。那为我们所共同倾慕、共同崇敬、共同理解的,使得我们合而为一。

夏尔·玛利·魏多尔

巴黎,1907年10月20日

图书信息

论巴赫

阿尔伯特·施韦泽著

何源 陈广琛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8

作者简介

阿尔贝特·施韦泽(Albert Schweitzer,1875年1月14日 – 1965年9月4日),旧译史怀哲,德国哲学家、神学家、医生、管风琴演奏家、社会活动家、人道主义者,1952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1875年生于德、法边界阿尔萨斯省的小城凯泽尔贝格(当时属于德意志帝国)。特殊的地理环境使他精通德、法两种语言,在9岁时,就成了演奏风琴的能手。1898年在巴黎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获得哲学和神学博士学位,1899年,任圣尼古拉斯教堂传教士之职。1901年任斯特拉斯堡大学神学院院长。1904年,在哲学、神学和音乐方面已经拥有巨大声望的他听到刚果缺少医生的呼吁,决定到非洲行医。历经九年的学习,他在38岁的时候获得了行医证和医学博士学位。

施韦泽夫妇俩于1913年来到法属非洲,主要靠巴赫作品演奏会的收入,在加蓬创办兰巴雷内麻风病院,经过近三十年的艰苦奋斗为当地人民治病。他是法国哲学家,音乐家、传教医师。为人类和平事业做出了贡献,于1952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被称为“非洲之子”。

1957年,他的传奇经历曾被拍成电影。他是巴赫作品的权威解释者。他著有《音乐家诗人约翰·塞巴斯提安·巴赫》,对巴赫作品中装饰音的处理原则加以阐述,对后来演奏巴赫作品的贡献很大。著有《德国和法国的管风琴制造艺术与演奏家》。

他与维多尔合编了5本《J.S.巴赫管风琴作品全集》,后又与E.涅-贝尔热续编了3本。他的其他主要著作还有:《康德的宗教哲学》、《耶稣的弥赛亚和受难的秘迹》、《在原始森林的边绿》、《文明的衰败与复兴》、《文明与伦理》等。他于1965年逝世,终年90岁。

内容简介

本书是阿尔伯特·施韦泽,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为音乐大师巴赫书写的一部传记。它是西方音乐研究中的必读巨著、经典,甚至,它是一座里程碑。迄今,它已被译成10余种语言文字,在全世界范围内出版发行。

施韦泽的《论巴赫》为历代的巴赫研究者所青睐,深受专家们的好评。该书在美学理论与实践两端皆具有极高价值,为诸多巴赫研究中的晦涩地带带来曙光。作者论证了巴赫作品的来源、他的管风琴作品、受难曲和康塔塔,分析了巴赫乐思中的图像化倾向,引导人们重新调整对音乐美学的总体观念。此外,施韦泽对巴赫作品的正确演奏方法进行了推敲与讨论,尤其为该领域带来了新曙光。中译本的出版将填补国内巴赫研究中长期存在的巨大空白。

目录

关于本书版本问题的说明

中译本序:巴赫、瓦格纳与施韦泽的历史因缘

自序

序言

第一章 巴赫艺术的诸根源

第二章 众赞歌歌词的起源

第三章 众赞歌曲调的来源

第四章 宗教仪式中的众赞歌

第五章 巴赫以前的众赞歌前奏曲

第六章 巴赫以前的康塔塔和受难曲

第七章 从埃森纳赫到莱比锡

第八章 巴赫在莱比锡

第九章 相貌、天性和品格

第十章 艺术之旅,评论家和友人

第十一章 作为艺术家和老师

第十二章 死亡与重生

第十三章 管风琴作品

第十四章 管风琴作品的演奏

第十五章 键盘作品

第十六章 键盘作品的演奏

第十七章 室内乐与管弦乐作品

第十八章《音乐的奉献》与《赋格的艺术》

第十九章 巴赫与美学

第二十章 诗性的音乐与图画性的音乐

第二十一章 巴赫作品中的文字与音乐  第二十二章 众赞歌的音乐语言:图像性与象征性的表现

第二十三章 康塔塔的音乐语言

第二十四章 阿恩斯塔特、米尔豪森、 魏玛与科腾时期的康塔塔

第二十五章 1723年及1724年的莱比锡康塔塔

第二十六章《马利亚尊主颂》与《圣约翰受难曲》

第二十七章 1725年至1727年间写作的康塔塔

第二十八章《葬礼康塔塔》与《圣马太受难曲》

第二十九章 1728年至1734年间的康塔塔

第三十章 世俗康塔塔

第三十一章 经文歌与歌曲

第三十二章 神剧

第三十三章 弥撒曲

第三十四章 1734年之后的康塔塔

第三十五章 论康塔塔与受难曲的演绎

译后记

人名索引

巴赫作品索引

巴赫协会版全集康塔塔目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