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三十二)建文帝削藩

在政治舞台上,谁不会吸星大法,谁也没有三尸脑神丹。
谁身后站的人多,谁身后的资源多,谁就容易占据上风。
皇帝可以高高在上,是因为帝国的权力格局、利益分配,就是围绕皇帝构建的。
在这种背景下,如果没有意外,皇帝身后站的人,永远是最多的;皇帝身后的资源,永远是最多的。
尤其是在官僚格局下,帝国政府的权力已被分割殆尽了;豪门贵族也被打成了碎片。
在这种背景下,面对皇帝,谁也不要说自己有多牛X,因为哪一个军政长官身边,也有众多与他实力相当的军政长官;他不要说想挑战皇帝了,就是想把自己身边的那几个大佬摆平,也是无法想象的。
翻开大明帝国的历史,在许多时候,某些人可以一呼百诺,谁见谁怕。仅仅是因为皇帝信任他、支持他;甚至而言,仅仅是因为他愿意给皇帝当狗。
因为类似的原因,皇帝重用他,他就可以呼风唤雨;如果皇帝想整他,皇帝都不用抬手,只要流露出对他不满的意思,敢跳出来往死整他的人,也是多的去了。
事实上,他们在拥有这种权力的时候,就等于是向皇帝交了投名状;因为他们决定给皇帝当狗的时候,想生吃他肉的人,恐怕满世界都是。
最经典的就是严嵩、刘瑾、魏忠贤等人,表面上牛X的都可以当皇帝了,问题是,只要皇帝流露出对他们不满的意思,他们当时就连狗都不如了。
朱元璋死时,官僚政治已基本建成了。
在这种背景下,我前面分析了,就是看起来威胁最大的藩王,其实,也不具备与皇帝相争的实力。
所以,皇太孙有意无意流露出对藩王的恐惧时。朱元璋就问他,如果藩王不安份守己时,你会怎么做?
皇太孙说,我平常给他们上上大课;没事让他们背背皇爷爷留下来的红宝书。如果他们不听从皇爷爷的教导,我就派人斥责他们;如果他们还不听话,我就削减他们的工资待遇;如果他们还不听话,我就废他们为庶人;如果他们死活不听话,我就杀了他们。
面对皇太孙的这种回答,朱元璋非常满意。
因为这种回答本身,就透露着自信与从容;更让人感觉,他能理解政治运作的基本原理。
问题是,皇太孙的内心深处,根本不是这样想的!
皇太孙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是这样的。
你朱元璋也太缺乏政治头脑了,因为藩王这种东西,那是削亦反,不削亦反;早削早反;晚削晚反....。你竟然开历史倒车,分封藩王!
你朱元璋,也就是一介武夫,因为走了狗屎运,所以当了皇帝;根本不懂得玩政治,所以才会没事给我留下这种祸害,让我睡不着觉。
更主要的是,我刚才对你说的话,就是一套迂腐的大道理,你还一个劲的称赞,你真是一个大傻X啊。
我就纳了闷儿了,你这种满脑子农民思想的人,怎么能当了皇帝?随便拉出一初中生也知道,分封藩王就是开历史倒车,而且会让帝国陷入内乱,你竟然视而不见?你是不是从小穷怕了,啥东西都想往自己家里搬啊?
但是,类似的想法,多少有些大不敬,所以皇太孙根本不敢说出来;甚至都不敢表现出来。
如果朱元璋知道皇太孙内心深处,竟然有这样幼稚的想法,肯定能吓死了。
朱元璋更不知道的事还有,他尸骨未寒,小皇帝就开始急不可耐的削藩了;而且一上手,就是横扫一大片。
朱元璋1398年5月死。
同年8月,有人告发坐镇开封的周王谋反。
小皇帝就让李景隆以北上备边为名,突然率军兵临开封城下,把坐镇开封的周王逮捕了。
随后,又有人告发坐镇大同的代王朱桂。
于是小皇帝又派人拘捕代王朱桂。
随后,又有人告发坐镇唐山的齐王朱傅谋反。
于是小皇帝又派人拘捕了齐王傅。
到目前为止,已有三个藩王,被小皇帝兵不血刃的拘捕,并且废为庶人,还关进了高级监狱。
随后,又有人告发坐镇荆州的湘王谋反。
小皇帝又派人拘捕湘王,湘王面对这种事实,直接就领着全家自焚了。
随后又有人告发坐镇云南的岷王谋反。
于是小皇帝又派人拘捕了岷王。
面对这种事实,小皇帝恐怕是又蒙圈、又兴奋。
因为,说好的藩王削亦反,不削亦反在什么地方?他连削了五个王爷,这五个五爷,都是任由他宰割啊。
面对此情此景,小皇帝也难免会感觉,自己的政治才能,绝对是第一流的。因为,人们都说削藩千难万难,但是自己削起来藩来,就是这样得心应手。
凭自己这种身手、这种政治头脑,放到元末,与皇爷爷同台竞技,应该也有机会打败他吧!
但是他不知道,真正的危险,现在才刚刚拉开序幕。
朱元璋设置的权力格局,虽然不敢说万无一失;更不敢说可以奉行五十年不变。
但是,如果说朱元璋一死,就得马上做出框架性的修改,也未免把朱元璋想得太无能了。
燕王后来能造反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朱允炆替它解开了一个关键性的紧箍。
我上一节分析了,处于燕王的位置,造反时最大的顾虑,就是周边八大军区的反应。如果周边八大军区都倾向于中央政府,他造反就是十死无生的事。
在这种背景下,就算朱棣敢造反,他手下的小弟,也不敢跟着造啊。
他手下的小弟,都不敢跟着他造反,他如果强行造反,恐怕就是想把自己的脑袋,给别人当垫脚石用罢了。
说一千道一万;当时的朱棣,只是北平军区的政治委员。
朱棣想控制北平军区、北平地区,就先得把当地最高行政长官、军事长官都摆平了;还得把北平地区的行政、军事系统,全部接管成功。
如果在一个孤立的环境中,这个应该是有机会实现的。虽然它需要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去完成、去消化。
问题是,这是一个开放环境。
所以,它注定是看不到成功希望的。因为你接管一个北平军区、北平地区,都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去完成、去消化。
在此过程中,周边八大军区,联手向你发动进攻,你觉得,你会是什么结果?
这想一想,也够让你绝望的。
关键是,即使你敢这样做;但是在这种令人绝望的背景下,你的小弟敢跟你干吗?
更可怕的还在于,在这种令人绝望的背景下,即使迫于眼前的形势,有很多人站在了你身后,他们内心会如何想呢?
如果朱允炆按牌理出牌,某个藩王敢造反,周边各大军区的态度,通常都是倾向于中央政府的。
因为他们跟着燕王朱棣造反,图啥呢?
因为他们现在都是封疆大吏了,朱棣造反成功了,也不可能给他们更多;如果朱棣造反失败了,就更啥也别说了。
问题是,朱允炆上位之后,才短短几个月时间,就接连削了五个藩王;还有一个藩王,是在绝望中领着全家自焚的。
面对此情此景,燕王朱棣面对小皇帝的步步进逼时,自然敢冒险一搏了。因为他相信同情他,愿意支持他的人,肯定有很多。
关键是在这种背景下,燕王府的属员,也会蠢蠢欲动。因为他们感觉跟着燕王放手一搏,就有可能让前途充满光明的。
燕王朱棣造反有多难。我们只要让他和安禄山对比一下,就可以知道了。
燕王朱棣、安禄山的老巢,都是现在北京为中心的地区。
安禄山造反后,23天就席卷整个河北省;然后率军越过黄河;12天后攻克东都洛阳;又用了三五天时间,就打到潼关脚下。
燕王朱棣造反后,三个月过去了,连个河北省都没有杀出去;所占据的地盘,满打满算,也就是河北省北部的一隅之地,折腾来折腾去,也无法拔掉石家庄的政府军。
就这种表现,也真是因为小皇帝败招一个接一个,否则,跟在燕王身后的人,肯定都能吓哭了。
更夸张的还在于,两年过去了,燕王朱棣依然无法杀出河北省,只能局促于北平为中心的一隅之地。
但是随后,神奇的一幕就发生了,那就是朱棣与政府军,围绕石家庄、济南进行了长达两年之久的拉据战后,突然绕过过石家庄、济南的政府军,率军千里大跃进,一路杀到南京城下。
然后就有人打开了南京城.......再然后呢,天下竟然传檄而定了!
这一切,也来得未免太戏剧性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