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三百年(230):派了八万兵,这仗还是打成个‘夹生饭’
第二篇 盛世欢筵:权杖的游戏(22)
永徽三年(652年)唐朝对西突厥作战,总体看打得并不好。虎头蛇尾,甚至就没和突厥照面,只对边境的处月部落进行了打击。
打处月因为他挑头和唐朝作对。去年贺鲁脱离唐朝自立为西突厥可汗,处月不但公开投靠,更可气的,竟然杀害了唐朝派去的使节。先不说坏了江湖规矩,他也不动脑子想想:你地盘紧挨着唐朝,人家贺鲁抢一把跑回中亚去了,你可往哪儿跑?
柏杨《白话资治通鉴》
唐军派了快十万兵,打一个处月部落还不是吃豆腐,很快擒杀其酋长朱邪孤注(朱邪是姓),斩首九千。这个处月部落大家稍微留意下,它另有一个名字叫沙陀,未来将和唐朝发生重大关系。
打完处月,主帅梁建方就带着部队撤回来了。按理他不能这么快撤兵的,这次出征他的头衔是'弓月道行军总管’,弓月在新疆和哈萨克斯坦交界处的霍城县,理论上他要扫荡到那个位置才算完。因此,'军还,御史劾奏梁建方兵力足以追讨,而逗留不进。’回来后就被参了一本,说给你那么多兵,没完成任务。
安西二州-弓月
御史参奏也是有根据的。当时前线的庭州刺史叫骆弘义,他提出一个方案,说擒贼先擒王。咱们的重点在贺鲁,先不要跟其他人翻脸,不如赦免处月等部落,让他们将功赎罪。有了这些人帮助,部队带上一个月的粮食,急行军直捣贺鲁老巢,有望一举成功。'天子然其奏,诏弘义佐建方等经略之。’中央批准了这个作战计划,交代梁建方会同骆弘义把这个事办成。
梁建方这里介绍下。他是员老将,打王世充、窦建德时就露过脸,和尉迟敬德这些猛人一块混的。贞观末年唐朝对云南那一波经营,主将就是他,打得不错,因功升作大将军。后边高宗打高句丽,他还有上场。
但梁建方一生中最重要的机会,还是这次西征贺鲁。
突厥是唐朝当时最强大的敌人,作为主将,打败贺鲁他就是名留青史的大功臣,同时也将光荣跨入名将的行列。
梁建方没能抓住这个机会。
机会是什么?正常情况下,机会指特别困难、一般人完成不了的任务。你能完成,机会就被你抓住了。
我们回过头看骆弘义的报告,里面有对战场环境的分析:'方寒积雪。严冬风劲,兵苦皲(jūn)堕,又不可久留费边粮。’一是气候恶劣,二是后勤保障困难。
讲完这个,他才提出要先把其他人稳住,牢牢把战役目标锁定在贺鲁身上——'除祸务本,不可先治枝叶。’
实际作战呢?唐军一上来就把处月打掉了,不但抓住朱邪孤注没留活口,还大量杀伤对方人员。这时再想搞统战,工作就比较难做了。
前面我们分析过:对草原汗国的战争,必须解决情报和后勤保障的问题。骆弘义的方案是发动群众斗地主,用他的话说叫'此驱戎狄攻豺狼也。’处月这些人第一手里有粮,第二更重要的,他们还有情报。骆弘义身处对敌斗争一线,思路还是很清楚的。
当然光有思路不够,真打起来困难很多。战争是对人智力、体力的极限压榨,有勇有谋才能成为名将。贞观八年,段志玄出征吐谷浑,稍微一个犹豫就没打成,要等到李靖、侯君集出兵,才大获全胜。同样,实战证明梁建方火候不够,要等到真正的名将出马,骆弘义提出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回到战场上:唐军干掉处月,面临一个什么样的形势呢?第一,眼前其他小国你不好打吧。因为象处月那样的二愣子毕竟少,一般大家不会傻到公开和唐朝作对。贺鲁来了,笑脸相迎,唐军来了,我也好酒好肉招待,你能拿他怎样?群众关系总还是要维护的。第二,人心浮动。唐军对处月大开杀戒,其他人怎么想?说真心拥护,恐怕梁建方自己也不信,敬而远之才是正常反应。这种情况下,再要他们全方位配合、远距奔袭强大的贺鲁兵团,风险就太高了。梁建方面前其实只剩一个选择:撤兵。
唐军这次兴师动众,花费不小,所得不大,难怪《新唐书》对这场战役评价不高,说唐军这么个打法,'不如弘义所计。’
再说梁建方。御史弹劾的报告上去,'上以建方等有功,释不问。’看他从前的功劳就没治罪。应该说,李治这个处理还是相当宽松的,要搁到李世民手里,不死也得脱层皮。当年段志玄和他情况差不多,以逗留的罪名受到免职处分。首任安西军区司令郭孝恪,因为没安排好警戒被敌人偷袭,力战阵亡,'太宗责孝恪斥候不明,至颠覆,夺其官。’人都牺牲了还被免官。要论功劳,段志玄是凌烟阁功臣,郭孝恪当年打下洛阳被李世民评为功劳第一,梁建方根本没法和他们比。
不过,处分还是小事,机会错过可就错过了。况且这样的机会,人一生当中能有几次?梁建方在史书中只有零星的几次出场,连个传记都没有,时乎、运乎,技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