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断想

先让我们来看看“人”字的字形演变。

上图是甲骨文的“人”,是一个身体前倾、上臂前伸,有点像做起跳动作的侧视人体,用这样的符号来表示“人”,显然是象形了。不过,老祖先这样造字,难道包含着“寓动于静”的昭示后世子孙的神意?

再来看金文的“人”。

字形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笔画更圆润了。

再来看小篆的“人”。

我觉得小篆的“人”形最丑。手臂拉得太长,你以为人都是刘备双臂过膝呢?双手触地,撅着个屁股,显得更加的卑微。单看这个字形,不容易想起是人来。不过依然是侧视图。仔细观察,这个字形倒像跑步运动员在起跑线那儿,等待发令枪响而蓄势待发的样子。

什么是人呢?

《说文解字》里说:“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

为什么说“人”是最贵的呢?

让我们来联系另外两个字。先看第一个——

先来个甲骨文的。

再来个金文的。

最后再来个小篆的。

到这里看出来了吧?对,是“天”字。

“大”是“人”的正面视图,就是说,“大”也表示“人”。甲骨文在“大”上画了方形圆圈,金文在“大”上涂了黑疙瘩,小篆则直接把圆圈和黑疙瘩简化成了一横。那圆圈、黑疙瘩、横,我认为是指事符号,意思是说,你不要认为我现在创造的“天”字是“人”本身,而是人最上面的部分,即“人头”。到现在,还有一个词“天灵盖”来佐证。简捷说,我认为“天”是指事字。

后来,对“天”字的解释起了变化,很多人认为“天”是会意字。其实也通。按照这个说法,“天”就是人头顶上往上往上再往上的那片虚空。那么,从“天”字再来思考人,人是什么呢?人是顶着“天”的人。

再看第二个——

这是甲骨文的“立”。像不像一个人在玩滑板车?

再看金文的“立”。

字形没有太大的变化。

最后看小篆的“立”。

是不是觉得古人的绘画能力下降了?说真的,单看这个字形,也不容易想到是个“立”字。

但是,我想说的是,无论是甲骨文、金文,还是小篆,“立”字下的一横都没有什么变化,它代表“地”,就是大地母亲。那么,从“立”字再来思考人,人是什么呢?人是立着“地”的人。

总而言之,“天”上一横表示“天”,“立”下一横表示“地”,那么,“人”就是顶天立地的了。《三字经》里说“三才者,天地人”。从这个角度说,你说“人”贵不贵呢?

当然贵!

所以《说文解字注》里又说:“人者,天地之心也。……按禽兽草木皆天地所生,而不得为天地之心,惟人为天地之心。故天地之生此为极贵。天地之心谓之人。能与天地合德。”

看到那一撇一捺的人,我就有很多感慨。

左边一撇倒向右边,右边一捺倒向左边。一左一右支撑起了一个稳固的人形。这是说人要互相依靠、互相扶持。老祖先没有把“人”字造成互相平行竖直的两根棍子,就像“11”一样,就是强调我们东方哲学东方智慧里特别强调特别在意的是,“人和人”的关系。据说,希腊的先哲坐在海边望着大海思考人生,所以西方文明特别强调“人和自然”的关系,所以自然科学比较发达。两河流域的先哲坐在神像前思考人生,所以两河文明特别强调“人和神”的关系,所以神学特别发达。

左边一撇代表人性,右边一捺代表兽性。人是从野兽进化而来的,所以人兼具兽性和人性。就像人体里都有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一样,如果雄性激素占优势,这人就表现为男人;如果雌性激素占优势,这人就表现为女人。一个人的兽性多一些,就是坏蛋,整天惹是生非上房揭瓦违法乱纪;一个人的人性多一些,就是好人,温文尔雅平易近人遵纪守法。文明的社会,就是要靠教育、法治、道德和制度来遏制人的兽性,把兽性关进笼子,放在阳光的监督下,不给它发作的机会。

左边一撇代表自我努力,右边一捺代表他人支持。我在微信上看到一则故事,抄写在这里:一个小孩搬石头,父亲在旁边鼓励:“孩子,只要你全力以赴,一定能搬起来!”最终孩子未能搬起石头,孩子:“我已经尽全力了 !”父亲答:“你没有拼尽全力,因为我在你旁边,你都没请求我的帮助!”明白了吗,孩子们?有资源就一定要用,不用就不能成其为人。所以荀子说:“君子生(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仔细地观察人,仔细地思考人,你会收获很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