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禽兽
据说,“衣冠禽兽”原是褒义。“衣冠禽兽”一语来源于明代官员的服饰。
据史料记载,明朝规定,文官官服绣禽,武官官服绘兽。品级不同,所绣的禽和兽也不同,具体的规定是:文官一品绣仙鹤,二品绣锦鸡,三品绣孔雀,四品绣云雁,五品绣白鹇,六品绣鹭鸶,七品绣鸳鸯,八品绣黄鹂,九品绣鹌鹑。武官一品、二品绘狮子,三品绘虎,四品绘豹,五品绘熊,六品、七品绘彪,八品绘犀牛,九品绘海马。
文武官员一品至四品穿红袍,五品至七品穿青袍,八品和九品穿绿袍。所以,当时“衣冠禽兽”一语是赞语,颇有令人羡慕的味道。
到了明朝中晚期,宦官专权,政治腐败。文官武将欺压百姓无恶不作,声名狼藉,老百姓视其为匪盗瘟神,于是,“衣冠禽兽”一语开始有了贬义,老百姓对为非作歹、道德败坏的文武官员称其为“衣冠禽兽”。
其贬义之称,最早见于明末陈汝元所著《金莲记》一书。清代以后,“衣冠禽兽”一语遂用做贬义,泛指外表衣帽整齐,行为却如禽兽的人,比喻其道德败坏。
每个人都是他所从事的职业(或身份)的活广告。
“衣冠禽兽”的最初含义,大约相当于“穿四个兜的”。后来,“穿四个兜的”有个别人品行不端,渐渐的,行业整体素质下降到令人痛恨的地步,于是,“衣冠禽兽”就成了骂人的话。
就这么简单。
比如说,我是编辑,经常以稿谋私,搞有偿新闻,利用职权吃拿卡要,我的同事和更广大的同行也都和我差不多,那么,若干年后,“编辑”就会成为贬义词了。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