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才是今年上海电影节的大明星
你在美琪大戏院看过什么电影?
“我终于领到《琪遇号外》了!”
在今年上海电影节的粉丝群里,不少人兴奋地分享自己的“琪遇”。
《琪遇号外》是什么?为什么大家都想要?
这要从上海江宁路,一座见证上海人文艺生活变迁的老建筑说起。
它由中国近代著名建筑师范文照设计,曾是上海西片首轮放映影院,总是一票难求,在当时被海内外媒体称为“亚洲第一”。
它还是梅兰芳的复出地,是张爱玲和艾青最常来的戏院,是“文青”聚集地。
美轮美奂、琪玉无瑕。美琪大戏院的故事从1941年开始,到今年整整八十年了。
当旧时候的戏院都化为历史的尘埃和旧照片,它依然伫立在那个熟悉的十字路口,迎着来来往往的影迷和票友。每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它都是最积极的那一个:排片、制作特刊、纪念版票根......
它带来的是电影,留下的是宝贵的时代回忆。
01
“全沪电影观众
每月有四百万“
上世纪40年代,有多少人在看电影?
《申报》1948年有刊:电影院是各种娱乐事业中拥有最多顾客的。全上海46家电影院,座位4万多个,一天放映4场,不算空座大概有400万人在看电影。
其中美琪作为最大的“首轮”西片影院之一,接纳了14.6万名影迷。
1941年,美琪的开业在当时是引起轰动的。 它占地2612平米,厅内可容纳1328人,规模巨大;建筑风格集现代感与古典风于一身,典雅且气势恢宏。
《新闻报》留下的资料说它的建造费用高达400万,筹备了三年;《亚洲电影报》则说筹备两年多,花了300多万,不论哪个数字更为准确,美琪都无愧当时海外媒体的赞誉,“远东第一”。
场子酷炫是一方面,关键还在于给人带来好电影。当时在上海发行的外文报,无一不刊登美琪即将开业的新闻。尤其是开幕影片选哪部?真是让影迷操碎了心。
当时上海有首轮西片资质的影院只有南京戏院、国泰、大光明和大华戏院,其中大华更是垄断了美高梅的片子。要新又要快,美琪到底要用什么好片吸引影迷?当时《新闻报》还用一个豆腐块专门预测此事。
最后定下来的《美月琪花》(Moon Over Miami),是美国在1941年6月上映的彩色歌舞片。仅隔4个月美琪就把它引进,这速度在今天也算相当快了,可谓是让上海民众第一时间感受好莱坞。
当然,第一时间也有先有后。《字林西报》10月15日刊登的首场票价是5美元到12美元,现场还有进行了纪念音乐表演;17日的价格就降为了1.5美元到6美元。
02
80年后
老戏院“琪”遇电影
如今80年过去,再也没有“首轮”、“二轮”电影院之分。美琪也在时代的洪流中经历了数次的更名、翻新。
建国后,美琪大戏院被改建为剧场,以歌舞剧表演为主,不再放映电影了。
这一改就到了2017年。在历经5年的大翻新之后,美琪大戏院终于恢复了电影放映。
没有了“首轮”的优势,金碧辉煌的电影院层出不穷,美琪不甘示弱。这座“老资历”不断探索与影迷交流的新方式。
在这个万物皆可文创的创意时代,美琪也把文创做成了自己的招牌。
当下正逢上海电影节,影迷们为了换取美琪专门为电影节制作的艺术票根,提前一小时就到现场排队。
每场限量一百张,先到先得哦。
这也是美琪作为千人大剧场,为了分流煞费苦心。如果所有人都赶在开场前五分钟到场,未免带来安全隐患。
影迷要是喜欢周边,早来自然不亏。
而开头提到的《琪遇号外》,正是美琪恰逢80周年,在这一次在电影节期间特别制作的周边。
它以老报纸的形式,将数十年前关于美琪的新闻一网打尽,当你回到1941年的影迷世界。
《琪遇号外》
还有一本《琪遇特刊》,记录了美琪在2017年恢复电影放映之后作出的一系列成果。
现在在美琪,可以凭1张/3张电影票票根免费兑换这两件周边。
《琪遇周刊》
福利时间:讲述你与美琪的故事/你在美琪看过的电影/你最近看过的好电影,我们将抽取三名留言的粉丝,赠送《琪遇号外》和《琪遇特刊》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