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弄清!采购价格审计:内容、方法、程序、常见问题、舞弊风险、案例解析

吴永 严祥 吴倩倩等 / 文;审计网校 / 整编

加强采购与供应管理,降低采购成本,是企业保障经营目标实现的重要举措。通过行使审计的监督职能,开展物资采购价格审计,审查采购价格的合理性、审查定价过程的合规性,审查采购过程中舞弊的可能性,能够降低企业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盈利。

一、  价格审计的内容

  • 基准定价审计:审查采购部门制定的控制价,是否经过历史价格对比、市场询价、比价,是否符合实际;

  • 供应商报价审计:供应商进行投标、比价竞争,审查报价的合理性,是否预先串通知道标底的采购人员、其他供应商或关联供应商进行报价;

  • 采购过程比价审计:比价过程应该进行记录并形成纸质档案,并按照公司采购制度邀请采购单位采购部门、行政部门、财务部门、需求部门等参与比价,重点应审查比价过程的公平性,供应商与被审计单位之间、与其他供应商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利益关系;

  • 采购定价审计:通过供应商的报价、比价,审查是否根据采购管理制度,合理低价中标或是最低价中标,中标价格与成本控制价的差异是否在合理偏差范围,报价过低或报价过高都应当受到关注;

    采购价格执行审计:最终签订合同价、采购订单价与定标价保持一致,审查存在差异的原因,价格变更是否经过适当授权人的审批。

二、所需的资料

企业制定的关于价格制定的制度及管理办法、采购合同台账、各供应商的报价单、相关的询价、比价、议价资料、价格标准、市场上同时段、同类型物资的价格比较资料、物价变动信息、市场需求信息、价格审批资料。

三、  采购价格审计的一些常用方法

(一)  内部比较法

内部比较法就是将企业内部以往的采购,不同时期的采购纵向比较,分析采购价格变化趋势、幅度;或同时期不同供应商的采购,供应商间的横向比较;不同业务板块的同类采购等进行对比,判断采购价格的合理性。

(二)  市场询价法

市场询价是进行价格审计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办法,通过市场询价可以掌握拟审计资产不同供应商的价格信息,经比较后确定最合理的、最有利于企业的价格标准作为审计参考,对于同一类资产的市场询价,至少应当对三个以上同地区、同时期的供应商进行询价。

(三)  综合比价法

综合考虑所购资产的采购价格以及采购过程可能产生的其他相关费用,如运输费、税费、搬运费、安装费用等,综合比较以便更好地确定最优价格作为参考。

(四)   限价法

根据资产的近期成交价,并考虑市场变动因素后确定最高限价,以此作为控制该物品采购价格的审计标准,审计人员可要求供需双方签定相应协议,以交货时市场的平均价格为最高限价来控制采购价格。

(五)  成本分析法

对于无市场公允价或无同类型市场价的资产采购,可以采用成本分析法。对此类审计,一般需要对物资价格的各种影响要素 (料、工、费、利、税)等进行分析、计算,确定该物品的公允价格,以此作为审计参考。

(六)  专家协助法

当涉及到专业性相对较强、科技含量较高、不好确认市场价格或价格标准的资产,必要时可以利用专家的工作,以提高审计的权威性、可信度,更好的达成审计目标。

四、  审计程序

  • 访谈采购部门或其它相关部门人员,了解采购询价、议价、定价的具体操作办法、流程;

  • 从企业采购产品的合同台账中抽取审查样本,从价格样本逆查至询价、比价、定价的原始过程,评价基准价格的确定是否正确、合理,询价、比价、定价过程是否合规;

  • 访谈采购部门或其它相关部门人员,了解制订采购价格具体应遵循的制度、流程;

  • 从采购合同(或采购订单)中抽取样本,检查其价格是否与定标价一致,是否存在差异;签订的价格与询价的结果是否相符,是否存在差异;并检查定价是否经过适当的审批,审批手续及审批签字是否齐全;

  • 访谈采购部门或其它相关部门人员,了解采购定价是否存在定期更新的制度及管理办法、流程,并获取定期更新的相关政策资料;

  • 检查企业采购产品是否专门设置了基准价格表,获取基准价格表,检查其价格是否定期更新,价格的更新是否经过适当的审批;

  • 获取采购报价、询比价、议价资料,评估比价、议价过程的合规性,评估比价结果的合理性;

  • 检查报价、比价、议价、定价过程资料,分析是否存在价格舞弊的情形。

五、常见问题

  • 资产采购未进行询价比价;

  • 资产采购无进行比价询价相关记录;

  • 定价机制不科学、采购价格确定方法不合理;

  • 采购定价方式选择不当;

  • 采购价格审批流程设计不合理,采购定价未经适当审批;

  • 采购价格审批过程中涉及的表单及协议无保管制度,保存不完整或资料缺失,审批表单丢失,控制失效;

  • 采购价格过高,采购价格与市场价格无核对机制、不进行核对,采购价格偏离于市场价格;

  • 透露底价给供应商;

  • 缺乏对重要资产价格的跟踪监控;

  • 低价中标,高价执行,即低价中标,又以补充协议或其他形式抬高采购价格;

  • 不平衡报价。

六、采购报价中可能存在的舞弊行为

  • 某家供应商每次都报价,但是每次报价都高过其他供应商,结果几乎没有采购过该供应商的材料。

采购人员为了让相关审批人看起来比价是充分的,可能会找一个甚至多个供应商来凑数或作陪衬,让这几个供应商故意报高价,使得与自己有利益关系的供应商中标。

  • 采购报价单盖章不全,只有签字。

有些企业采购监督控制薄弱,采购报价盖章不全,只有签字,甚至连签字都没有,有的还存在手工修改报价单的情况,这些都明显存在舞弊的漏洞。

  • 只报价一次的供应商。

采购人员有时候可能会威胁逼迫供应商配合自己造假,只报一次价,而且是高价,后面就不再报价了。

  • 比价过程中临时引入新的供应商。

新的供应商的引入一般需要经过现场考察、评估、准入的流程,临时引入未经认证的供应商存在很大风险。当进行紧急采购时,有些采购人员故意利用紧急采购的需求,临时选用未经考察的非合格供应商,对新供应商的选择较为随意,这就留下了巨大的舞弊空间。

  • 某家供应商主动放弃合作。

有些供应商在前期刚导入时,合作良好,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对于企业的询价行为慢慢不感兴趣了,或者干脆主动放弃了,而公司并未主动改变对该供应商的管理策略,这就可能存在退出供应商与相关采购人员存在利益冲突而被迫退出的情形。

  • 采购比价不充分。

采购报价如果不是金额很小的临时紧急采购,一般都需要向多家供应商进行询价及比价,如果采购人员只邀请了一两家供应商,甚至是直接邀请一家供应商而省去了比价的过程,或者引入行业内非主流的供应商,这就存在舞弊或者不作为的风险。

  • 采购比价中只对部分进行比价。

比如在一项采购中,可能资产本身以及产品的加工都是单独报价的,这时需要仔细比较产品本身的价格和加工、安装等价格。有些供应商主产品可能和其他相比较便宜,但是产品加工费、安装费等较高,而有些供应商则主产品可能比较贵,加工费、安装费等便宜,这就需要采购人员综合考虑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的分析比较。(本文由内审网受权节选自行业最新力作《地产风控管理》——行业多位资深大咖实务经验总结分享,工作方法、程序、问题、案例……干货满满,聚焦地产,多行业通用!购买链接: https://j.youzan.com/DrwKAs)在这其中也存在采购人员与供应商的串通舞弊风险。

七、  案例解析

  • 案例背景

某企业采购部门组织“计算机采购”的公开招标工作。招标项目采取资格后审、综合评标的方式,商务标和技术标占比各为50%。投标单位有AA公司、BB公司、CC公司、DD公司。评标结果排名第一的投标人为AA公司。
  • 疑点初现

疑点一:AA公司中标价大幅高于市场价格,抽查几种通用的计算机与官网价格相近的性能型号对比发现价格差异大,即批发产品单价居然远高于零售产品单价。
疑点二:四家代理商分别代理的品牌既有进口品牌、又有国产品牌,差异较大,但最高与最低投标报价价格差异为6.5%,反而相差无几。
疑点三:除了中标人响应了招标文件其中的一个条款得10分外,其他三家投标人都未响应,白白丢10分。
疑点四:中标人AA公司与参加投标的BB公司投标商务代表居然属于一个城市的。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 查证关键

疑点一、疑点二、疑点三都找不到合适的证据,那么疑点四就成为了审计查证的关键。
经过调查发现:参加投标的BB公司的商务代表不属于该公司员工,属于EE公司。
EE公司与中标人AA公司是什么关系?
带着疑问查询全国企业信用信息系统,EE公司和AA公司的出资人均为YY和ZZ两位自然人。EE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其中YY出资510万元,ZZ出资490万元,ZZ为法定代表人;AA公司注册资金500万元,其中YY出资300万元,ZZ出资200万元,YY为法定代表人。
根据以上信息,认定AA公司与BB公司串通投标,最终被列为市场黑名单,五年市场禁入。
  • 后续情况

重新招标后,同样的物资,更好的性能,中标价下降了约46%,扭转了批发价高于零售价这一违背常识的笑话。

本文由内审网受权节选自行业最新力作《地产风控管理》——行业多位资深大咖实务经验总结分享,工作方法、程序、问题、案例……干货满满,聚焦地产,多行业通用!

说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观点不代表【审计网校】立场。部分图文源于网络,已标注作者信息,部分无法查明作者及首发来源,仅作同行学习研究之用,如涉版权,后台联系删除。
好分享,点个赞,我在看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