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稚丨每个家族,都应该有自己的历史

我的父亲鲁贤文
每个家族,都应该有自己的历史
(为父亲自传所作后记)
鲁稚
这本自述,父亲从2005年就开始写了,算起来,竟断断续续写了五年,其间数易其稿,所耗精力,不可谓不巨大。2010年他做直肠癌手术,术后,人还在医院病床上,每每想起可以书写的内容,都会立刻坐起来,记到本子上,以防遗忘。
书稿是手写的,由我录入电脑。因了这个录入的过程,我一字一句认认真真读完了全书。这是一个多么惊心动魄的过程,因为我突然看到,父亲,这个我自认为无比熟悉的人,竟然有着那么多我并不知晓的历史,许多情节,就算是放在传奇电影中也绝不逊色。一个人就是一个多么丰富的世界,哪怕与你近在咫尺,你也不可能阅尽!
再平凡的人,他的一生,也是波澜壮阔。我们之所以只看到平凡,是因为我们没有深入他的历史,深入他的内心而已。
读父亲的自述与读其他人的传记不同,因为他是我的亲人,我对他有特别的感受和特别的感情,他的每一句话都可能引起我的联想,让我感同身受。文字中的父亲,时而蹒跚,时而稳健,时而大步流星,时而徘徊不前,这就是一个人的历史,七十七个春夏秋冬!
但是,一个人的历史,并不只属于他一个人。
父亲30岁时有了我,至今,我和他共同走过了47年。他所记载的一些事情,有的我还印象深刻,有的则已模糊不清,父亲的文字让我回到过去,修补了记忆的残缺,再一次看清来路,也看清自己。所以,父亲的历史也是我的历史的一部分。
还不仅止于此,还是社会历史的一部分!历史是共性的,也是个性的,它固然需要教科书式的严谨,需要主流媒体的宏大叙事,也需要像父亲这样的凡人记忆,来填充它的血肉,保持它的体温,让它成为一个生命,可以触摸和成长。
父亲的记叙中,有一些是我从未听闻过的,这种“突然发现”式的新鲜感,常常令我欣喜和震撼。科学需要发现,历史也需要发现,而这些发现,并不一定都由某些大人物来承载。尤其是历史的发现,一个普通人的经历,正因为它是亲身的、原始的、未经修改的,才尤为可贵。父亲,他本人就是学历史的,明白“原始”的可贵性。因而,他的这本自述,主要不是致力于发现,而是记录——尽量把事情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尽量提供一个真实的标本,让别人去发现。
如果说名人自传多少还存有些外力的推动,凡人自传,则大多是内心的需要。每个人都是哲学家,都会有一些终极困扰。人生都有两天,一天是起点,一天是终点,自传就是回味这两天之间的一段,自传就是人生的过程。写自传,就是对自身的追问,就是和自己在一起。人海茫茫,唯一知心知肝,知冷知热,而且无论遇到任何事情,都始终不离不弃的,只有自己。不能认识自己、善待自己、享受自己的人,灵魂是无法安顿的。
凡认识父亲的人,都说他身体好,精神好,看上去年轻。他76岁高龄时做直肠癌手术,虽然是个大手术,我日夜在医院护理,却并不感到烦躁和吃力,原因就在于他内心的安详,这种力量会传递给周围的人,让你心灵轻松,不至于被眼前的境况所困,所累。这些,在他的自述中也有表现。
这本自述并非正规出版物,也许对于公众来说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但于我和我的子孙后代们,绝对是稀世之宝,值得我们世代珍藏。因为我们精神的基因、心灵的气质,都可以在其中找到痕迹,找到来龙去脉,这对我们认识自我,是一笔宝贵的资源,这是其他任何一个史家都无法做到的。
每个家族,都应该有自己的历史;每个人,都应该了解自己的父母先辈。这应该也是绿叶对根的回访吧。无论如何,我要感谢父亲。
2010-9-4
鲁稚
(本文为父亲鲁贤文自传《离离原上草》后记)
2011年初,父亲在病中完成自传《离离原上草》,我为之编辑、印刷、写后记,赠送亲朋好友。是年10月,父亲病逝。送走他之后,我回到郊外那个他已有半年未曾涉足的家,发现书桌上还端放着一本《离离原上草》,里面还有红笔修改的字迹,那支改书的笔亦放在书旁。想来当时他离开这个家,或许还以为只是随便离开,随便哪天又再回来,坐在这里,接着改。但竟是永别。
父亲一别六载。母亲一别二十四年。我年事不高,竟已父母双亡,悲乎。
2018-4-3
1963年3月8日,鲁贤文和万啟碧在一起,那时他们还不知道会有我。(合影于四川师范大学校园)

2岁,我们在一起

57岁,我们在一起
今天,我又去给父母扫墓。离开时,我说:“我走了,下次再来看你们。”说完拍了拍墓碑,就像一次普通的分手,临走时拍一拍彼此的肩膀,望着彼此的眼睛,点一点头。
突然,我的手被烫了一下,我碰到了什么?那分明就是父亲的肩膀,和我小时候靠在他肩头的感觉一样,坚实,温暖,给我依靠。
大理石的墓碑被太阳晒热,那热的温度,那硬的质感,让父母从虚空中醒来,穿越阴阳之隔,又和我肌肤相亲。我的爸妈啊!我禁不住抱着墓碑,又轻轻地拍了两下。我感觉到了活人的存在,我在拥抱他们,我又回到了我们三个人的世界。
我抱着墓碑静静地待了一会,还是得走了。再次说再见,转身离开时不禁回头望,心里充满不舍。这么多年扫墓,今天我第一次有了这种温暖的不舍,我已经不再悲伤,仿佛我和他们就在同一个世界上,曾经的分离,那两次撕心裂肺的分离,都从未发生过,以后也不会再发生,我们一直在一起。
2021-3-27

看更多文章

请点击下方名片加关注 

加入家庭教育交流群
请加微信 biyuntian8526
(0)

相关推荐

  • 《商姓居住村落•后记》

    商姓居住村落·后记 2017年11月,商氏千岛湖会议上,本人不揣谫陋,妄提拙见,言语用三年的时间出版一本反映各地商氏发展历史和现状.文化保护和传承等方面的书籍.然此后宗亲事务纷扰,身心疲惫,几近放弃, ...

  • 巨野西杨楼朱氏家族贺庙祭祖大典

          2021年阴历四月十三日,山东省巨野县西杨楼朱氏举行隆重的"朱氏家族贺庙祭祖大典",这座有近300年历史的文保单位朱氏祠堂经过修缮焕然一新,迎接八方朱氏后裔共聚一堂,共 ...

  • 梁漱溟自述类著作的出版情况

    梁漱溟(前左二).梁培宽(前左三)及家人合影 张建安:您父亲的自述类著作出版了多种,不少都是您辑录汇编而成.最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梁培宽:1987年.当时我父亲还健在.应漓江出版社之约,出版了第一 ...

  • 商春锋 ‖《商姓居住村落》后记

    <商姓居住村落>后记 2017年11月,商氏"千岛湖会议"上,本人不揣谫陋,妄提拙见,言语用三年的时间编辑出版一本概述各地商氏发展历史和现状.文化保护和传承的书籍.然此 ...

  • 祭拜(十八届叶圣陶杯决赛佳作)

    A卷第一题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中国人历来最重视的就是家族的传承,最反对的就是"数典忘祖". 日常生活中,家里的老人 ...

  • 鲁稚丨孩子为什么都爱收藏?可别小看那些“破玩艺儿”

    鲁稚,作家,亲子教育专家.著有<正能量让孩子内心强大><三年能走多远>等十余部家庭教育著作,及<你不来我也等><正在消失的物品>等十余部非虚构文集. 看 ...

  • 鲁稚丨上帝给你的,都是最好的

    鲁稚:作家,亲子教育专家.著有<与孩子一起炼爱><三年能走多远>等十余部家庭教育著作,<你不来我也等><正在消失的物品>等十余部非虚构文集. " ...

  • 鲁稚丨无论优点还是缺点,都是自己的个性,拥抱自己!

    鲁稚:作家,亲子教育专家.著有<与孩子一起炼爱><三年能走多远>等十余部家庭教育著作,及<你不来我也等><正在消失的物品>等十余部非虚构文集. 看了电影 ...

  • 鲁稚丨人生如浮云,全部都得扔

    鲁稚,作家,亲子教育专家.著有<随心写出好文章><三年能走多远>等十余部家庭教育著作,及<你不来我也等><正在消失的物品>等十余部非虚构文集. 我常想着 ...

  • 鲁稚丨一切的期盼,一切的忍耐,都是值得的

    突然想到,如果我能活到80岁,比我的父亲稍稍多活一点点,那么我还有32年时间.32年前,我还在重师读大二,刚刚开始恋爱,写信还是偷偷摸摸的,身高1米63,体重104斤,扎着两个小辫,每天去打球,一上街 ...

  • 鲁稚丨从作文到创作,每个孩子都有天赋

    五年级的时候,鲁鲁写作文,题目是<我的朋友>,老师说最好写自己熟悉的小朋友.写谁呢,他把身边的小朋友都数了一遍,一个都不想写,觉得没意思. 我说,那你编一个人来写吧.他怕通不过,说老师要求 ...

  • 鲁稚丨阅读,最重要的是要有好奇心

    阅读,最重要的是要有好奇心 文 | 鲁稚 读书最重要的是要有好奇心,读书本身不是目的,通过读书获得什么才是目的.要让孩子爱读书,并不是从捧上书本那一刻才开始的,而是在日常的每时每刻,让孩子有一颗好奇心 ...

  • 鲁稚丨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爱和包容丨附诗《致妈妈》

    妈妈的阴历生日是端午节的第二天.想起我刚完成的新书里有写她的一段,正好放在她生日发出来.为了发这篇文章,我想写一个导语.结果,我把自己写哭了.写成了一首诗.   致妈妈丨鲁稚 今天是端午节的第二天 你 ...

  • 鲁稚丨致我在梦中笑出声来的儿子

    鲁稚 | 文 鲁稚的阳台(ID:luzhi66) 注:此文写于2018年6月.当时我去美国参加儿子的大学毕业典礼.毕业意味着旧时光的结束,新阶段的开始,然而对于当时的我们来说,新路在哪里,完全看不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