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中 | 梅清
梅清 (1623---1697),字渊公,号瞿山,安徽宣城人。生于明熹宗天启三年(1623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顺治十一年(1654年)举人,考授内阁中书,与石涛交往友善,相互切磋画艺。石涛与梅清,皆有“黄山派”巨子的誉称。
梅清 黄山十九景图册1
梅清 黄山十九景图册2
宣城以宣纸的集散地名闻遐迩。宣城经芜湖至经济文化中心――扬州,因有长江水路而十分便捷。当年,扬州画家如寻访黄山,宣城无疑是一个理想的中转站。梅清据宣城的地理文化优势,广交诗画朋友。石涛曾在宣城一带居住数十载,与梅清互为师友。石涛早期的山水,受到他的一定影响,而他晚年画黄山,又受石涛的影响。现代画家贺天健在《黄山派和黄山》中评道:“石涛得黄山之灵,梅瞿山得黄山之影,渐江(弘仁)得黄山之质。”他善诗和书法,并著有《天延阁集》、《瞿山诗略》,画有《黄山纪游》册。
梅清 黄山十九景图册3
梅清 黄山十九景图册4
梅清早期所画的题材只是家乡山水、故园风情。32岁始潜心画黄山,屡登天都、莲花、云门、光明顶、文殊院、狮子林、炼丹台、蒲团松、西海门等百余处胜景,深为天下第一奇山所陶醉。从此,他在绝妙如画的山水间激情满怀,纵横驰骋,以诗人之心去感受自然,更以画家之情来表现自然,不仅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优美诗篇,而且画出了无数峭拔秀美、云烟变化之胜、意境韵味无穷的黄山风景画,与黄山结下了奇缘。他自称“游黄山后,凡有笔墨,大半皆黄山也”。
梅清 黄山十九景图册5
梅清 黄山十九景图册6
梅清是画黄山奇松的高手,人们把他画的黄山松列为神品,《宣城县志》称他“善画理,墨松尤离奇,苍雄秀拔,为近来未有,海内鉴赏家无不宝贵”;《宛雅》称他“好画长松,腾攫如虬龙作势,不可博挠;购得珍如宝物,寻传入内延”;《蚕尾续集跋》说“宛陵梅渊公画松为天下第一”。
梅清 黄山十九景图册7
梅清 黄山十九景图册8
梅清还是一位重友情、广交游的大家。他一生结交了很多有识之士、诗人和书画朋友。他虚心好学,锲而不舍,无所拘泥,与人交深情笃,其中志同道合者首推石涛。石涛曾多次前来宣州,在梅清作画的天廷阁谈诗论画,互诉衷肠,两人共游双塔、鳌峰。梅清在《石公从黄山来宛见贻佳画答以长歌》中写道:“我写泰山云,云向石涛飞;公写黄山云,去染瞿硎衣。白云满眼无时尽,云根冉冉归灵境。何时公向岱颠游,眉余已发黄山兴。”
他六十八岁重游黄山,足迹遍布黄山诸峰,又一次受到黄山雄伟景色的启迪,创作了许多以黄山为题材的诗画作品。他自己说:“余游黄山后,凡有笔墨大半皆黄山矣。”(赠幕潭《黄山十六景》册梅清自题)他去世前一年还为王士禛画《黄山云松图》(见郭味渠《宋元明清画家年表》)。
梅清 黄山十九景图册9
梅清 黄山十九景图册10
依据黄山诸峰的不同神貌以及气候变化所引起幻境般的奇景,他创造出了独特的艺术表现方法,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风貌,画风由原来的秀润淡远变为豪放雄奇,兼以淡雅超逸。
梅清 黄山十九景图册11
梅清 黄山十九景图册12
代表这一时期风貌的主要作品有《西海门图》轴、《西海门》卷、《白龙潭》轴、《莲花峰图》轴、《文殊台图》轴、《天都峰图》轴、《炼丹图》轴、《黄山图》轴,赠幕潭《黄山十六景》册、赠稼堂《黄山十景》册(均藏故宫博物院)、《黄山十九景》册(上海博物馆藏)、《黄山十二景》(1919年上海中华书局影印本)等等。
梅清 黄山十九景图册13
梅清 黄山十九景图册14
梅清这一时期作品以表现黄山为主,其风格与五十岁左右的画相比,无论章法结构或笔墨意境方面都形成鲜明的对照。章法是奇特多姿,变化多端的笔墨设色和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给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引起人们的遐想,使人产生无穷的妙趣。
梅清 黄山十九景图册15
梅清 黄山十九景图册16
“在山中”系列 | 洪凌·一个生命的自然行迹 现正火热发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