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可以让孩子慢一点?——由华罗庚、俞敏洪的逆袭说起
当下的社会,常有家长将自己的焦虑不自觉地转给孩子。当然其动机和目的都是为了孩子好。
当下的教育,也存在大量这样的现象。一方面说着不要拔苗助长的成语,一方面不断地拔苗助长,毁人不倦。
其实,我们固然要把该准时必须准时这样的观念给予孩子,可是,我们总是按照自己成年人的方式看待孩子、要求孩子,而缺乏“理解之同情”,缺乏换位思考,更缺乏对人生过程的真正感悟和耐心。
我很喜欢龙应台一本书的书名——“孩子你慢慢来”。
在写《低学历的五大师》时,我注意到两位成功人士的少年时代,他们由差等生逆袭成为好学生的关键要素——竟然是“慢”!
这两个人,一位是数学家华罗庚,一位是教育企业家俞敏洪。
许多人都以为,像华罗庚这样以初中毕业能自学成为伟大数学家的人,小时候必定是天才,起码在数学方面是神童。
其实不然。
1910年,华罗庚生于金坛县一个并不富裕的小商人家庭。他6岁时入县城南门外的仁劬小学,虽然聪明,但十分贪玩,喜欢跟着戏班子到处看戏,看完戏竟然夜不归家。由于经常逃学,他的学习成绩并不好。
数学成绩也属于偏下。
他12岁小学毕业,进入刚刚成立的金坛县初级中学学习。初一时学习成绩依然不佳。
但到了初二的时候,华罗庚的学习成绩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为什么这样?
从华罗庚自己的回忆中,我们可以发现蛛丝马迹。
我们可以了解到,华罗庚自己并不愿意当坏学生,但他小时候犯了许多聪明孩子容易犯的通病,那就是,以为凭自己的小聪明可以轻而易举地超过别人。
他曾经好高骛远过,但他及时地总结了教训。
1955年1 月,华罗庚在《中学生》杂志上发表《和同学们谈谈学习数学》,说:“以我自己来说。我在小学里,数学勉强及格。初中一年级的时候,也不见得好。到了初中二年级才有了根本上的改变。因为我那时认识了这一点:学习就是艰苦的劳动,只要刻苦钻研,不怕困难,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别的同学用一小时能解决的问题,我就准备用两小时解决。是不是别人一小时的工作,我一定要用两小时呢?那也不见得。由于我不断地刻苦练习,后来别人要花一小时才能解决的问题,我往往只要用半小时,甚至更短的时间就解决了。”
类似的文字还可以在其他文章中见到。
1956年,华罗庚在《中国青年》发表文章,郑重地告诫青年:“聪明在于学习,天才由于积累。”华罗庚同样以自己的经历启发大家。他说:“根据我自己的体会,所谓天才就是靠坚持不断的努力。有些同志也许觉得我在数学方面有什么天才,其实从我身上是找不到这种天才的痕迹的。我读小学时,因为成绩不好就没有拿到毕业证书,只能拿到一张修业证书。在初中一年级时,我的数学也是经过补考才及格的。但是说来奇怪,从初中二年级以后,就发生了一个根本转变,这就是因为我认识到既然我的资质差些,就应该多用点时间来学习。别人只学一个小时,我就学两个小时,这样我的数学成绩就不断得到提高。一直到现在我也贯彻这个原则,别人看一篇东西要三小时,我就花三个半小时,经过长时期的劳动积累,就多少可以看出成绩来。并且在基本技巧烂熟之后,往往能够一个钟头就看完一篇人家看十天半月也解不透的文章。所以,前一段时间的加倍努力,在后一段时间内却收得预想不到的效果。是的,聪明在于学习,天才由于积累。”
俞敏洪有着与华罗庚类似的经历,他说:
上小学时,我就发现自己很笨。
小学语文老师要求所有学生把课文背出来,很多学生只要在课余时间把课文读几遍,就能够到老师面前去背诵了。背出来后,老师会在课文标题的上方用钢笔写上一个大大的'背’字,表明学生已经把课文背出来了,背出课文来的学生从此就可以万事大吉,不用再挨老师的白眼和折磨。但我无论如何都无法在当天把课文背出来,通常要努力好几天或者一个星期,读上几十遍,才可能把课文背出来。
老师的白眼没有少挨,但后来好处也渐渐显现出来,那些背诵速度很快的同学,又很快把背出来的课文忘记了。
原来背诵速度和遗忘速度成正比,背诵的速度越快,遗忘的速度也越快。而我由于要背无数遍才能够把课文烂熟于心,忘记也就不太容易了。
到期末考试的时候,很多同学又开始重新背课文,而我却依然能够把很多课文从头背到尾,不用复习太多就能够应对考试。
(俞敏洪:《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正常需要两三天完成的学习,你要孩子一个小时完成,这一定是错误的。快餐式教育无法培养真正的精英。”这可能是教育问题的一大关键。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这样的学习之道值得教育工作者、家长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