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的海四国游(14):登门拜访
初来乍到,总要拜访一下当地的名人吧?
第一个,科学家。
格奥尔格·威廉·里奇曼(1711-1753),第一个为电学献身的科学家。
他的身份有点特殊。有人说他是俄国人,有人说他是瑞典人,有人说他是德国人,有人说他是爱沙尼亚人,有人说他是一位住在俄罗斯帝国的德国物理学家。
晕了吧?
但有一点是明确的,他是帕尔努人。
里奇曼出生于1711年的帕尔努。当时爱沙尼亚属于瑞典,可是在1710年被俄国占领了。彼得大帝为了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与瑞典进行了长期的“北方战争”,最后打败瑞典,迫使瑞典在1721年签订《尼什塔特和约》,割占爱沙尼亚。
所以,爱沙尼亚正式并入俄国是在1721年。
里奇曼的父亲是德国人。
里奇曼在德国读了大学,在俄国圣彼得堡科学院当了院士。
1753年8月6日,里奇曼听到雷声,马上赶回家做电气实验。不幸的是,球状闪电击中了里奇曼的头部。
里奇曼将生命献给了科学。
在此之前,美国的本杰明·富兰克林为了证明雷暴不是“上帝的怒火”而是放电现象,曾于1752年夏天打雷时放飞带着金属杆的风筝,“掠过一阵恐怖的麻木感”。富兰克林的妻子还在一次实验中被电流击倒,在床上躺了一个星期才恢复过来。
1754年。富兰克林发明了避雷针,应用至今。
小时候,我曾经看过一本《趣味物理学》,印象很深。里面的有些小故事,至今记得。
小时候,就听说过富兰克林放风筝的故事,对未知世界,充满了好奇。
一个闪电,有多少电啊!
如果能把雷电的能量吸收过来,储存起来,那该多好?我们人类用电就用不完了。
小时候,爱想入非非,就差没学富兰克林做实验了。
如果没有十年动乱,我也许会学理工科,从事科学实验。
在科学探索中,有人花费了时间,有人损失了健康,有人献出了生命。
对他们,我从小就怀着深深的敬意。
第二位要拜访的,是爱沙尼亚著名的记者和诗人杰森(1819-1890)。
他是爱沙尼亚国歌的词作者。
昨天下着雨,还有很多人围着您与您合影,足见您的知名度。
我不喜欢凑热闹,故昨天没有跟您打招呼。
今天没有人,我要绕着您360度转一圈。
手里拿着一张报纸。
就因为您是记者?
哦,您还有一个身份:当地第一份报纸的创办者。
您不是骑士,但站在骑士街的顶端。
凡是在科学、文学艺术上做出贡献的人士,人民是不会忘记你们的。
鲜花属于你们。
老城记得你们。
保罗·克雷斯,应该也是一位名人。
雕像前还有鲜花,看来很受人尊敬。
惜我孤陋寡闻,
不知您为何方神圣,
失敬了!
还有作曲家Raimond Valgre,没有找到,帕尔努音乐节是为纪念他而举行的。
红塔,
躲在小巷里的红塔,
大名鼎鼎的红塔,
您是帕尔努最老的老人了。
昨天来拜访过您,
雨中,未及细看。
今天,再近距离接触一下。
您做过护城塔,
那么,护城河呢?
600多年了,
附近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了。
我有点奇怪,“爱沙尼亚”在波罗的语中意思是“水边居住者”,三面环海,淡水资源也很丰富,拥有大小河流7000多条,湖泊1400多个,可在塔林老城和帕尔努老城中却没有一条贯通全城的河流。
我们江南古镇一般都有一条主要的河流,商铺分列两岸。
以前的河就是现在的路啊!
爱沙尼亚独立纪念碑。
1918年2月,爱沙尼亚“独立宣言”在此签署。
这里原是安德拉剧院 ,二战中被摧毁。后改建为帕尔努酒店。
2008年立此碑以纪念国家独立。
玻璃墙上贴着《爱沙尼亚人的宣言》,也就是“独立宣言”。
爱沙尼亚的独立可谓一波几折。
1918年2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爱沙尼亚人要求独立。
1918年3月,苏联和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将芬兰、爱沙尼亚斯特兰(爱沙尼亚)、里夫兰(拉脱维亚)、立陶宛和乌克兰地区割让给德国。
1918年11月,德国投降,苏联宣布废除《布列斯特和约》,爱沙尼亚宣布独立。
1920年2月,苏联与爱沙尼亚签署《塔尔图和约》,承认爱沙尼亚独立。
1939年8月,苏德签订秘密条约,将爱沙尼亚划入苏势力范围。
1940年6月,苏联出兵占领爱沙尼亚全境。
1941年6月14日,爱沙尼亚经过“公民投票”被并入苏联。
1941年6月22日,德军入侵苏联,3个星期后占领爱沙尼亚全境。
1944年9月,德军撤退,爱沙尼亚重归苏联。
1991年8月20日,爱沙尼亚脱离苏联,宣布恢复独立。
1991年9月17日,联合国宣布接纳爱沙尼亚为成员国。
历史太沉重了。
还是去拜访一下艺术品。
“伊卡洛斯的飞行”。
罗马尼亚雕塑家弗拉德制作于2008年。
伊卡洛斯是希腊神话中的人物,他用蜡和羽毛做成翅膀飞离克里特岛,因飞得太高,双翼上的蜡被太阳融化而跌落水中。
雕塑描写了伊卡洛斯坠落的一刹那。
这是要飞起来吗?
铁板雕塑,做得像剪纸艺术。
终于在爱沙尼亚也看到了一块象形石。
这是要去拜访这户人家吗?
不不,我就拜访一下门口的雕塑。
如要看海上游侠以前或以后的文章,请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免费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