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技术解读:自动驾驶基础架构如何以终为始,稳定先行?
导读:
本文由滴滴技术授权发布,作者为Ferry Wang。
滴滴开始做自动驾驶可以追溯到2016年。4年来,整个行业经历过大众的狂欢与围观,也经历过资本的追捧与冷静。由于今天的技术还处于比较早期,自动驾驶作为“还没有被真正做成“的事情,外界对技术长期主义的不解与质疑也客观存在。本文将从自动驾驶基础架构面临的挑战出发,客观聊聊在技术演进过程中,这个方向上的一些矛盾权衡以及背后思考。
1
关于自动驾驶基础架构
2
技术的主要矛盾
3
自动驾驶的长远目标
自下而上,安全为重
自上而下,功能为先
在 SAE International 所制定的 “L2 L3 L4” 自动驾驶等级中,选择相对复杂的 L4 为起点,还是选择相对简单一些的 L2 为起点。
在系统演进的过程中,优先选择功能的实现,还是优先选择系统的安全。
在核心决策流程中,是以核心软件算法为主,由软件定义车辆;还是以车辆硬件为主,由硬件来约束软件。
4
自动驾驶的发展节奏
自动驾驶的 issue 逐渐进入长尾阶段,issue 的发现和处理效率将会成为核心瓶颈
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将会逐步成为 MPI 的主要组成部分
硬件方面,需要向车规级传感器、高能耗比计算平台和连接方式靠拢,探索高能耗比专用芯片的可能性;
中间件方面,对上要对算法模块提供更加深入的约束和顶层设计,来实现更好的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下要兼容不同架构的硬件平台和操作系统,提供对车规级硬件的适配能力;对内要实现可靠的故障探测机制和监控系统,作为承上启下的核心环节;对外要提供远程监控、远程协助甚至远程接管的能力,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
系统方面,需要进行充分的系统性冗余设计,通过倒金字塔式的收敛方法探索不同层级的 failover 能力,实现整体系统的安全可靠。
5
基础架构该如何演进
硬件架构升级:从通用的硬件体系逐步向高性能的、稳定可靠的专用硬件体系演进。
软件架构升级:从赋能算法逐步向自上而下的整体软件架构设计演进,实现更加安全的、全面的基础软件体系。
Lidar:
追求更高的点云密度和更远的探测距离,并逐步车规化。通信方面,由传统的 Ethernet,逐步向车载以太网演进,并在硬件上逐渐实现车规级。
Camera:
追求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大的动态范围,适配不同光线的场景。通信方面,由工业级的 USB、Ethernet 接口逐步向高带宽的串行数据接口(比如 GMSL based LVDS 协议)演进,以获取更大的通信带宽、更低的传输延时和更好的接插件可靠性。不过由此引入的问题是,车规级 Camera 通常由于体积的约束,多数需要 ISP 外置,这意味着我们可能要涉及更多与 ISP 相关的工作。
供电
车辆平台尤其是电动汽车多提供 12V 的直流供电方式。相对于传统的 220V 交流供电而言,如果可以适配这种供电方式,不仅可以增加效能,也能避免一些安全隐患。除此之外,车辆供电所能支持的最大功率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散热
汽车上可以使用的散热方式主要有风冷和液冷两种。风冷虽然成本比较低,结构简单,不过缺点在于散热效率较低,噪音也比较大。与此同时,多数纯电动汽车或者混动汽车,都会有原生的电池液冷回路。因此,相对而言,液冷方案更加适用于车载环境。
接口
Ethernet 是阶段非常常用的一种大量数据的传输方式。然而传统 Ethernet 多采用 RJ45 的接口形式,在长期运行的过程中会对网络的稳定性产生一定影响。除此之外,也需要足够多的接口能够接入所需的传感器。除此之外,CAN/串口等等也是比较常用的接口类型。
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并且是按照车规级的标准设计的;
已经适配了很多传感器,尤其是提供了 ISP 适配了很多 Camera;
有着相对清晰的 Roadmap,方便后续的迭代升级。
ROS
Apollo Cyber RT
Iceoryx
ROS:设计成为一个相对通用的分布式机器人控制平台。
Apollo Cyber RT:设计为一个高性能的、全功能的自动驾驶专用平台。
Iceoryx:设计为一个高性能的、跨平框架功能安全的自动驾驶通信框 。
6
结语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