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让人受益终身的十句格言
《论语》这部儒家经典之作,每一句都是圣贤智慧的结晶,无论对我们的学习、工作、为人处世,都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很贴切的讲出了这部经典的份量。但由于日常生活繁忙,大家可能没有时间去详细阅读这部经典,因此,末学从中精选了十条可以让我们受益终生的做人格言,分享给大家:
一,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花言巧语,满口都是讨人喜欢的话;态度上好像很善良,很仁义,但这种人很少是仁慈厚道的。
二,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做人不要因为别人不了解自己而怨天尤人,如果能让别人都很了解自己,那古人就不必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话了,所谓知己难求,知音难得;人最怕的是不了解别人,你了解了别人,才会心态平和,万事看开。
三,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孔子说,现在人们所说的孝,指的只是物质上供养父母罢了。即使是狗和马,也都有人饲养;对父母如果不是发自内心的恭敬顺从,那和饲养狗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四,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季文子办事,要反反复复考虑很多次才行动。孔子听到后说:|考虑两次就可以了。“三思而后行”经常被人用来形容做事要仔细考虑,但是谨慎有余,果断不足,孔子并不赞成这样做。
五,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这句话孔子连发两次感慨“颜回真是个贤人呀!”颜回的安贫乐道、孜孜不倦学习精神,对我们有志于治学、修身、立行的人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榜样,这正是孟子所说“贫贱不能移”精神的真实写照。
六,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认为,对于学习,无论是知识还是技艺,了解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而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乐在其中的人。所以说,只有真心喜欢学习,才能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有所悟、学有所获的快乐和喜悦,这才是最佳的学习状态。
七,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句话已经成为历来有志之士、好学之士的座右铭。作为学者,一定要谦虚好学,虚心向别人学习。任何人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老师,如果他们有优点,我们就学习优点,如果他们有缺点,我们就反省自己引以为戒而加以改正。
八,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孔子说: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考虑那个位置上的事。尤其我们看很多人喜欢评论国家大事,你又不是为政者,只是看看新闻而已,又不知道内部情况,就如瞎子摸象,你谈论那些有什么意义呢!还有谈论别人的是是非非,也一样,你不了解当事人的舍身处境,又怎么可以妄下论断呢!
九,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句话对于无论是从政者还是个人都有积极意义。现在社会孩子教育是个问题,作为家长怎么办呢?用这句话就可以了,你自己先学好,先端正自身,给孩子做个表率,做个榜样,孩子不用你去教训,自然也跟您学;如果连你自己都做不到,却要求孩子去做,那孩子肯定不会服从。
十,叶公问政。子曰:“近者悦,远者来。”
叶公问怎么治理国家。孔子说:“让近处的人先快乐满意,远处的人也就闻风归附了”。这何尝不是我们做人做学问的准则呢!经常见有些人修学了,修道了,学佛了,每天往外面做慈善,做义工,对外人都跟亲人一样,可是回到家里,看老婆孩子哪里都不顺眼,没一个好脸色,说话也不温柔了,对人也不体贴了,和对外人嫣然判若两人。这就是学反了,做学问,修行,就应该从身边的人开始,从生活的一点一滴开始,那才是真学习,真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