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祀三公山碑》,全称《汉常山相冯君祀三公山碑》,俗称《大三公山碑》,因首字泐,据清代书法家金石家翁方纲考订,刻立于东汉元初四年(117年)。原位于河北省元氏县西北封龙山三公神庙内,最早著录于元人廼贤《河朔访古记》,后湮没无闻,杳然无影,也鲜见记载。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元氏县令王治岐在城外野坡重新访得,迁于县学,始有拓本传世。翌年移至龙化寺,著录于黄易《小蓬莱阁金石目》。咸丰年间,又移至文清书院,后埋入正定隆兴寺内。1989年,被陈列于封龙山千佛洞汉碑堂。
颜光敏旧藏清初拓本,故宫博物院藏。
《汉祀三公山碑》乾隆间河北元氏县令王治岐访得,拓本始显于世,传世拓本以“熹”字本为佳,此件为张伯英小来禽馆自装自藏之物,于外签亲题,“汉三公山碑,小来禽馆所得善本,庚午三月重装于北平”,又长跋卷上,拓本纸坚墨厚,字口肥壮,乃因未经洗剔,元神不失之故,为今所见传世最精旧墨本之一。
《祀三公山碑》释文:
祀三公山碑元初四年,常山相陇西冯君到官,承饥衰之后,□惟三公御语山,三条别神,向在领西,吏民祷祀,兴云肤寸,偏雨四维。遭离羌寇,蝗旱鬲并,民流道荒醮祠希罕,□奠不行,由是之来,和气不臻,乃来道要,本祖其原,以三公德广,其灵尤阙,处幽道艰,存之者难,卜择吉□治,东就衡山,起堂立坛,双阙夹门,荐牲纳礼,以宁其神。神熹其位,甘雨屡降,报如景响,国界大丰,谷斗三钱,民无疾苦,永保其年。长史鲁国颜氵交、五官掾阎、户曹史纪受、将作掾王策,元氏令茅匡、丞吴音、廷掾郭洪、户曹史翟福、工宋高等刊石纪焉。
清,黄易摹《祀三公山碑》,载《小蓬莱阁金石文字》。黄易得碑后,即将拓本分别寄给赵魏、李东琪、翁方纲等金石同好及前辈,《小蓬莱阁金石文字》收录了黄易的摹本及释文,并附有以上三家题跋。黄易辨识出了碑文一百九十字,缺疑六字,其中不乏灼见。如三行“蝗旱鬲并”之“鬲并”二字,因碑文“并”与“我”字相似,翁方纲、王昶、朱筠等诸家均释作“鬲我”,语意不通。黄易据《后汉书·陈忠传》,安帝时尚书仆射陈忠上书云:“隔并屡臻”,认为当作“鬲(通隔)并”。不过,黄易对于个别字的释读,如首行“□惟”释作“众惟”,八行“阎佑”释作“阎格”等,则不为后世学者所从。
图文编辑 潜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