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人体五邪!(风寒、停饮、痰困、湿滞、血瘀)
清除“人体五邪”,兼谈中医立法处方的思维
阳密乃固说:西医将进入人体的病菌分为千百万种,故产生千百万种的对治方法,中医将它们统称为“邪”,所以中医的治疗方法就只有一种,叫做“扶正祛邪”。
如果要将人体之邪再细分,大约可以分为外感的风寒、内伤的停饮、痰困、湿滞以及血瘀,全部加起来就这么五种,下面将它们的来龙去脉细分辨之。
统而言之,人体阳用不够就会造成气分和血分的循环受阻,于气分就会形成停饮、痰困和湿滞,于血分就形成了血瘀,至于风寒,大家都知道,那是由于外邪干扰了肌肤的气血循环,究其本质还是先有人体本身的阳用不够,外邪才能得势。
1.何谓风寒,中医将他们分为中风与伤寒两大类,其中中风就是风邪鸦占鹊房,进入人体肌肤揍理,造成正常的气血在肌表的循环受阻的一种表虚症,我们用桂枝汤加强肌表的血液循环,于是正盛邪退,达到扶正所以祛邪的目的;与表虚相对应的就是表实症,也就是伤寒,它本是风寒袭击人体,人体将毛孔关闭以抵御外邪的一种正常的应激反应,但过了头则闭而不开,造成人体肌肤与外界的气机交换通道受阻,于是无汗畏寒,发热高烧就接踵而来。
风寒之邪的主要特点有二,一是外感风寒之初只是一种无形之邪,于解剖学上是找不到踪迹的;二是中医讲“百病皆源于伤寒”,也就是说外感风寒就如同把人体的免疫系统或自动调控系统撕开了一个口子,后面的诸多不正常就接踵而来,而针对风寒最有名的方子就是群方之祖桂枝汤,桂枝汤就可以加强血液循环将风寒之邪赶出体外,所以我常想桂枝汤就可以代替我们的体育运动;
2.停饮、痰困和湿滞。这三种其实本质就是一种,都是水液代谢失调造成的。
停饮比较简单,水液本来在三焦系统里面不停的运行,运行时是一种气化的状态,有一天阳气不够,气态水的动能和热能不够,于是就变成液态水在某个地方停滞下来,这就是停饮,对付停饮常用的方子就是苓桂类方,象苓桂术甘汤、五苓散等,其中桂枝提供推动所需要的热能和动能,也就是阳气了,茯苓就像给三焦水道清理疏通了一样,所以两相用力,就能排除停饮;
痰困呢,顾名思义,停饮停在那里太久了,被困住了,久而久之就变成了那种黏黏的东西,那就是痰,痰由于黏度比较大,要清除就不那么容易了,茯苓就不够力,要用到薤白、半夏、陈皮,肺里面的就用桔梗,焦痰就用皂荚,代表方剂是瓜蒌薤白桂枝汤,心包之痰都去掉了,二陈汤祛脾胃之痰也不错;
湿滞呢,这个湿滞有点特殊,它尽管与水有关,但你去解剖不见得能看到踪迹,就像在泥土地上洒一盘水,我们看到一汪一汪的那是停水,一会儿这水浸入到泥土中我们看不到水了,只看到泥土变湿,所以湿呢它是与土融合在一起的,人体里面的湿也是一样的,湿性粘腻,我们要排除它就要一点点把它从土里面燥出来,苍白术是燥湿的主药,另外的薏苡仁、防己、知母等,看湿在不同的部位而用之,湿属脾,所以平胃散、理中汤等祛湿的作用都不错;
3.血瘀。前面讲的都是气分,那如果阳用不够造成血分的循环不力,只形成一种邪就是“血瘀”,本来血是在不断的循环的,但有一天循环的力量不够,于是有少量的血就挂在血管壁上流不动了,久而久之就越积越多,一不流动就成了坏血,许多大病究其源头,刚开始时可能就是一块瘀血而已,包括癌症,所以活血化瘀就成了中医常用的手段,例如倪海厦老师受到唐蓉川的《血证论》的影响,认为“久病必有瘀”,所以凡病都加一些活血化瘀的药在里面,其效果当然是很好的,那具体的方剂有血腑逐瘀汤、桂枝茯苓丸、抵挡汤、桃核承气汤等,丹皮、川穹、红花、桃仁、地龙等都是很好的药,民间不也有生服三七粉来做保养的吗,三七的作用主要就在活血化瘀;
人体这五种邪就讲完了,从理上讲,我们只要将这五邪排掉,那人体内环境就通畅了,就干净了,就一定健康了,关键是为医者辨不清是哪种邪做乱,其实有必要辨得那么清楚吗?临床上针对同一个病人往往是五种邪都存在,这从理上也是讲得通的,例如刚开始是停饮,久了就变成痰,那不长不短的时候呢,岂不就是痰与饮都有?停饮在那里,久而久之总会浸入肌肉形成湿吧?所以不要那么死板板;再有中医古籍里面有讲“久病必有瘀”的,有讲“痰为百病之源”的,有讲“万病皆源于湿”的,有讲“万病源于伤寒”的,都对也都不对,就像盲人摸象,摸到的都是象,但又都不是全象,所以根据我的理解总结“久病必有五邪”就对了,(注意我这里的五邪与《难经》上的五邪概念不一样)临症处方上,以某一邪为主攻对象,另外四邪为辅攻对象,这就是治病立法处方的万世不易金针。
经言“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中医治病,道破源头就这么简单。
以扶阳为本,讲讲“阳虚的处方立法之妙” 阳密乃固说:前面有文章讲到将人体的五邪排尽,人体就清静了,就通畅了,就健康了。
根据中医对虚实的定义,有东西为实,没有东西或看不到东西为虚,就“五邪”而言,由于是有东西堵到,所以基本都属于“阴实”的范畴,这里有一个特例,中风的桂枝汤证它不是有东西堵到,而是揍理太疏松的表虚证。
这里问题就来了,既然“阴实症”我们以疏通为要,以排邪为要,那“阳虚症”呢?所以处方立法还有一种情形,就是针对阳虚而言的。
当然这两者是不能截然分开的,阳虚是病之源,任何疾病无论怎么辨,都有阳虚的一面,阴实的治疗也要加入扶阳的理念,但这里为了讲述的方便,还是分为两类,本文专讲“阳虚的处方立法之妙”。
阳虚的治理要引入五行生尅的理念,看下图:
很多人理解不了五行生尅的关系,如果牵强附会地胡诌什么物质世界由五种基本元素组成,那就大跌眼镜了,那只会讲了半天,什么也得不到,什么也解决不了,实际上五行概念有这么几个要点:
1.五行是在讲运动,不涉及物质的范畴,从五行的“行”字,可以顾名思义;
2.用阴阳的语言来说,五行都是在讲阳气的功能态,其中木是阳气的升发状态、火是阳气的宣通状态、土是讲阳气的运化状态、金是阳气的收敛状态、水是阳气的潜藏状态,尽管阳性向上,但阳气只上不下还不行,所以五行加在一起,就形成了阳气刹那刹那的循环运行,形成一个升浮降沉的圆运动;
3.中医将五脏对应五行,也是注重五脏的功能态,而对五脏的具体脏器是存而不论的,所以中医言肝必言肝木,言心必言心火,言脾必言脾土,言肺必言肺金,言肾必言肾水,讲的都是五脏的功能态;
4.五脏生尅也是讲五脏的功能态之间存在生尅关系,并非脏器间能相生相剋,相生代表功能正常,相克代表越来越坏;
5.五脏的脏器患病的意义何在?那正是五脏功能态患病的物质表现形式,所谓阳病及阴而已;
好了,理解了上面的五个要点,阳虚为治的关键就好理解了,《金匮要略》开篇就讲到了这一点,它以举例的形式说明阳虚为治的要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为什么肝病要实脾?这是由五行的生尅关系决定的,当阳气的生发状态出现问题的时候,下面就会影响到阳气的运化状态,不但如此,当阳气的运化状态出现问题的时候,就会影响阳气的潜藏状态,阳气的潜藏状态不好的时候就会影响阳气的宣通状态,宣通状态不好的时候就会影响阳气的收敛状态,收敛不好时就会影响阳气的生发状态。
当肝病去实脾的时候,病就阻止在肝木上面而不致传变,这才是“上工治未病”的真正奥义,所以后面继续讲到“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唯治肝也,余脏准此”,其余四脏都是一样的,这就是阳虚的处方立法之妙,是中医最神奇的地方。
具体到药物上面,扶肝木的有吴茱萸;扶心火的有生附子、有肉桂、桂枝、有炙甘草等;扶脾土的有白术、干姜等;扶肺金的有干姜、生姜、五味子等;扶肾水的有炮附子、细辛等,至于重病的时候整体阳虚,也不分肝心脾肺肾了,就开四逆汤,全都有了,一般性的阳虚,分不清哪跟哪,开四逆汤温扶整体之阳也不错,医圣都替你拟好方子了。
联系上文一起考虑,阳虚就用扶正法,阴实就用祛邪法,扶正、祛邪就都有了。中医常常将扶正祛邪挂在口边,但真正理解这里面的含义的又有多少呢?当然两者是不能截然分开的,阳虚就容易造成阴实,而阴实一定有阳虚的一面,所以扶正与祛邪常常在一张方子里面同用,只不过根据病人当时的状态,在扶正与祛邪的力度上有所取舍罢了,邪气实以扶正为主,正气旺就可以强力祛邪,这样的处方立法就几近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