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热容易心慌气短,按揉这些穴位可缓解
专家介绍
· 陈波燕
· 中共党员,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针灸推拿科主治中医师
· 擅长以中医为特色(中药内服、外敷、针刺、艾灸、火针、埋线、放血、小儿推拿等)治疗脊柱及其相关疾病、四肢筋伤、内外妇儿疾病及亚健康的调理等。
· 【出诊时间】
骨伤科分院:周四、周日全天
心慌气短是自觉心中跳动不安的一种症状,俗称“心慌”、“心跳”,即心悸。中医又称之为“惊悸”“怔忡”。因惊而悸谓之惊悸,惊悸时作时止,病情较轻;无所触动而悸谓之怔忡,怔忡发作无时,病情较重。心动悸以心悸为主要特征。心系、脑系疾病常见心悸,肺系疾病、虚劳类疾病、瘿气等病中亦常出现心悸。可见之于冠心病、高血压、风心病、肺心病、心功能不全、各种心律失常、心脏神经官能症等多种功能性或器质性心脏病以及贫血、甲亢之人。
中医病因认识
内因缘于素体虚弱,正气不足,外因缘于感受六淫、饮食劳倦、痰浊阻肺,心气虚衰及心肾阳虚,气阴两亏等均可导致本病。病位主要在心,并与肺、肾关系密切,病情严重时则见五脏俱损。(特别提醒:反复发作的心慌心悸需要专科就诊,明确病因再针对性地治疗。)
陈医生推荐以下穴位
日常可以尝试按揉缓解症状
一、俞府穴
穴义:俞府。俞,输也。府,体内脏腑也。该穴名意指肾经气血由此回归体内。本穴是肾经体内经脉与体表经脉在人体上部的交会点,或中穴传来的湿热水气在本穴散热冷凝归降地部后由本穴的地部孔隙注入肾经的体内经脉,气血的流注方向是体内脏腑,故名。
定位:属于足少阴肾经。在锁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2寸。
功效:回收体表液体。
按摩方法:以手指指腹或指节向下按压,并作圈状按摩,每次3-5分钟。本穴因为靠近喉咙,所以按压时要避免力量过大,造成呼吸困难。
二、中府穴
穴义:中指中焦,府是聚集的意思。手太阴肺经之脉起于中焦,此穴为中气所聚,又为肺之募穴,藏气结聚之处。肺、 脾、胃合气于此穴,所以名为中府。又因位于膺部,为气所过的俞穴,所以又称膺俞。
定位:属于手太阴肺经。位于胸部,横平第1肋间隙,锁骨下窝外侧,前正中线旁开6寸。
功效:肃降肺气,和胃利水,止咳平喘,清泻肺热,健脾补气。
按摩方法:用中指的指腹按揉对侧的中府穴,会感到局部有明显的酸痛感,适当力度按揉,每次3-5分钟。
三、膻中穴
穴义:膻指空腔,中指中央。因穴在玉堂之下的胸腔中部,适当两乳中间,且因膻中为心之外周,代心布令,居于胸膜之中,因名膻中。
定位:属任脉,心包募穴、八会穴之气会。前正中线,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功效:利上焦、宽胸膈、降气通络。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先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揉,再逆时针方向按揉,每次3-5分钟,动作要均匀有力,按摩膻中穴可以调节神经功能,松弛平滑肌,扩张冠状血管及调节消化系统。
四、少府穴
穴义:“少”,阴也。“府”,府宅也。该穴名意指本心经气血在此聚集。本穴物质为少冲穴传来的高温水湿之气,至本穴后为聚集之状,如云集府宅,故名。
定位:属于手少阴心经。该穴位于人体的手掌面,第4、5掌骨之间,握拳时,当小指尖处。
功效:清心泻热、理气活络
按摩方法:以拇指指腹向下按压,并作圈状按摩,每次3-5分钟,以局部酸胀为宜。
五、内关穴
按摩方法:将右手3个手指头并拢,无名指放在左手腕横纹上,右手食指和左手手腕交叉的中间点就是内关穴,每天用左手的拇指尖按压右胳膊的内关穴,每次按捏3-5分钟,可以让心中的苦闷之气、脾胃上逆之气从此离开。
六、尺泽穴
定位:肺经合穴、属水。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微屈肘取穴。
功效:清宣肺气,泻火降逆
按摩方法:微屈肘,用一手拇指肚放在该穴上,其余四指放在合适的部位,每次3-5分钟,以局部放射性酸胀感效果好。
1、调整工作压力,避免长时间熬夜,避免过劳,暗耗心血。
2、清淡饮食,注意煎炸油腻,以免痰浊阻肺。
3、注意劳逸结合,适当身体锻炼,增加肺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