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鲁盖尔有幅《盲人引路》油画,仔细品味,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
作家创作需要灵感,而灵感却来源于生活。在尼德兰著名画家勃鲁盖尔的一幅《盲人引路》油画中,作者展现了一个风格迥异的景象,继而让我们深深地明白了一个道理。在《盲人引路》的背后,究竟存在怎样深刻的道理?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彼得·勃鲁盖尔,简称勃鲁盖尔,是16世纪尼德兰地区最伟大的画家之一。勃鲁盖尔一生作画无数,但其作品都以农村生活作为艺术创作题材,展现最底层人民的生活场景,甚至会在深层次中挖掘人性的弱点与光辉,正是因为如此,人们也称他为“农民的勃鲁盖尔”。勃鲁盖尔善于思考且天生幽默,喜爱以夸张的艺术造型进行讽刺,而正是这样的特点,也让他赢得了另一个绰号,即“滑稽的勃鲁盖尔”。勃鲁盖尔的艺术风格继承于画家博斯,故此又被誉为“新博斯”。
作为欧洲美术史上的第一位“农民画家”。彼得·勃鲁盖尔是自扬·凡·爱克开始的刊期荷兰画派的最后一位巨匠,一生著名作品包括《通天塔》、《创世纪》、《雪中猎人》、《农民的婚礼》等等,在艺术界享有很高的地位。其中尤以《农民的婚礼》最能正面反映勃鲁盖尔对农村生活的情感寄托。
《农民的婚礼》展现农民平凡而温暖的生活,画作中充满了作者最真挚的情感。勃鲁盖尔为了能使图画和农村的简朴气氛相适应,他甚至有意让所有人物的衣着单调一色,明暗大为淡化并将阴影省略,让画作散呈现出最令人舒适的感觉。
然而勃鲁盖尔绝非只是一位赞誉型的画家,在他的意识中,同样存在忧国忧民的情怀,犹如我国唐代著名诗人杜甫一样,在作品中凸显自己的情怀与感伤,作品《盲人引路》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
《盲人引路》又被称作是《盲人的寓言》,描绘的是六个盲人在一个坎坷不平的高岗上蹒跚而行。因为目不能见物,因此他们只能彼此依赖,并微微侧头竖起耳朵,仿佛希望通过听力来寻找一条光明之路。然而危险却摆在了眼前,没有人意识到它的存在,随着第一个盲人已经掉进了沟里,第二个人也开始失去了平衡,身体已经摇摇晃晃的似乎也要跌入沟里,他接下来的命运可想而知,更可怕的是,后面的四个盲人却仍没有任何察觉,反而都还十分相信前面的盲人,并一步一步的跟着前面的盲人走向险境。
画作中心的第二个盲人,不仅长相丑陋,更让人觉得其是可悲可怜的人物。整幅画作中都充满了悲凉之色,冷色调的点缀,背景中的稀疏树干、乡村教堂,无一不在诠释作者的担忧,以及对六位盲人的同情。
如果深度挖掘《盲人引路》的背景,我们能够清晰地发现,它所表达的内容与勃鲁盖尔生活的年代有着紧密的关系。尼德兰位于今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东北部,原属罗马帝国,1556年归属西班牙。但是西班牙人对尼德兰人民十分不友善,因此尼德兰的黑暗日子便由此开始。在强烈的压迫之下,尼德兰人民开始反抗,并恶意破坏所有与西班牙有关的法律、设施,造成了社会的一片混乱。但农民起义依然拥有局限性,反抗者们除了反抗之外,似乎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因此勃鲁盖尔一直隐约担心起义会面临失败。正是因为这样的担忧,他才创作出《盲人引路》画作,将一些盲从分子比作盲人,前面的大土坑就是他们未来的命运。
《盲人引路》的诞生,是勃鲁盖尔忧国忧民情怀的得意之作,也在时刻告诉我们,无论做任何事,都要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而不是人云亦云的盲从,否则的话,必然会陷入失败的万劫不复深渊之中。
参考资料:《勃鲁盖尔传》 杭州出版社出版 沙腾著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