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方的星空中,最引人注意的恒星,除了北极星以外,就要算大熊星座中排成斗形的七颗亮星,也就是赫赫有名的“北斗七星”。这七颗星按现代国际统一命名,从头到尾依次叫做大熊座α、β、γ、δ、ε、ζ、和η,在中国则分别称之为天枢(北斗一)、天璇(北斗二)、天玑(北斗三)、天权(北斗四)、玉衡(北斗五)、开阳(北斗六)、和摇光(北斗七)。北斗七星中的前四颗星,即天枢、天璇、天玑和天权构成斗身,故名“斗魁”(“魁”的本义就是盛菜汤的大勺),或称“魁星”,又名“璇玑”;而玉衡、开阳和摇光三星则组成斗柄(即斗杓),有时将这三颗星也统称“玉衡”。
从北斗七星的命名,足以看出人们对它们的重视程度。国际上,别的恒星都按其亮度大小用希腊字母依次命名,并冠以所在星座的名称,唯独大熊座的七个星是按从头到尾的次序命名;在中国,它们不但各有专名,而且还分组命名。人们之所以重视它,是因为随着北斗七星的视运动,斗柄既可以指示方向,也可以表征季节。在一日之内,北斗七星按逆时针方向绕着北天极旋转一周,于是北斗的斗柄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指向不同的方向;在一年内,不同季节的傍晚,北斗斗柄的指向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这就是《鹖冠子》一书所说的:“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至于北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功能”,古人是不知所以然的。直到十六世纪哥白尼提出“日心地动说”才得到科学的解释。原来北斗七星的“周日视运动”和“周年视运动”,分别是地球自转和它绕太阳公转的结果,地球在不断运动的同时,地轴总是指向北天极和南天极,这就使人们看来各地恒显圈以内的恒星总是绕着天极旋转。
但是,对于北斗七星的真相,即物理状况和化学组成,却是随着现代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的发展才被人们所认识。
(一)北斗七星的距离
北斗七星虽然被人们划入同一星座,但它们的距离各不相同。现将北斗七星的赤道坐标其它有关参数罗列于下:
北斗一:赤经165°30′,赤纬+61°54′,周年视差0.026″,距离124±2光年,目视星等为+1.79.
北斗二:赤经165°00′,赤纬+56°32′,周年视差0.041″,距离79.4±1.1光年,目视星等为+2.4等。
北斗三:赤经178°00′,赤纬+53°51′,周年视差0.039″,距离83.7±1.4光年,目视星等为+2.5.
北斗四:赤经183°30′,赤纬+57°12′,周年视差0.039-0.041″,距离81.4±1.2光年,目视星等为3.4.
北斗五:赤经193°15′,赤纬+56°07′,周年视差0.040-0.041″,距离80.9±1.2光年,目视星等为+2.0.
北斗六:赤经200°45′,赤纬+55°05′,周年视差0.042″,距离78.2±1.1光年,目视星等为+2.4.
北斗七:赤经206°30′,赤纬+49°27′,周年视差0.02″,距离101±2光年,目视星等为+1.86等。
上面列出了各星的“周年视差”。测知这个数值,代入公式r=3.26/π″就可以算出其距离r是多少光年,比光年更大的距离单位是“秒差距”,1秒差距等于3.26光年,所以,若以秒差距为单位,则恒星距离恰为周年视差的倒数。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北斗七星距我们的距离差异很大,近的接近80光年,远的在120光年以外。这证明它们不是一个“群体”。又,已知“北斗”中每个星的赤经和赤纬,就可以直接用球面三角法求得每两个星之间的角距离,也就是两个星星在观测者眼中的张角。知道了这个张角,又知道各星距我们的距离是多少光年,根据平面三角的余弦定理就能求得两星之间的线距离是多少光年。所谓“距我们”的距离,对于恒星而言,既指离太阳的距离,也指离地球的距离,两者是一回事。因为日地距离虽然长达一亿五千万千米,但用“光年”来衡量,却只有0.0000158光年,完全可以略去不计。从遥远的恒星上看太阳和地球,那么二者的角距将会小到一角秒以下。例如,上文给出“北斗一”的周年视差值等于0.026角秒,这就意味着,在“北斗一”这个恒星上看来,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角距只不过0.026角秒而已。可见星际空间是多么浩瀚!
前面已给出了北斗七星的周年视差和距离的数据。再用三角方法加以计算,可知北斗七星之间的角距离和线距离大致如下:
北斗一至北斗二:角距5°24′,线距45.6光年。
北斗二至北斗三:角距7°51′,线距12.0光年。
北斗三至北斗四:角距4°32′,线距6.9光年。
北斗四至北斗五:角距5°27′,线距7.7光年。
北斗五至北斗六:角距4°22′,线距6.6光年。
北斗六至北斗七:角距6°38′,线距25光年。
以上所列的每两星之间的线距离,也就是它们之间的真距离,远的达45光年,而近的不到7光年,但它们的“角距”则相差不大。这就再次证明了七颗亮星排列成“斗”形乃是投影关系所致。这些距离数据之所以说是“大致”,是因为包括北斗七星在内的所有恒星都在空间运动着。恒星在宇宙间相对于太阳的运动可以分解为“视向”和“切向”两个分量。前者表明恒星是远离太阳还是走近太阳;后者表现为恒星的“自行”,看它每年在天球上移动了多少角秒。既然所有恒星都有“视向运动”和“自行”,那么今天的星表上所给出的“坐标”、“视差”(距离)、“目视星等”等项目就不会是固定的,每过一定时期就要重测和计算。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北斗”不会永远是“斗”形,十万年之后的星空中将不再有“北斗”了。
为了便于交代,前文只列出“北斗”中的七颗星。实际上,“北斗一”(天枢)和“北斗五”(玉衡)都是双星,而“北斗六”(开阳)则是包含七颗星的“聚星”系统。“开阳”的两个子星分别称开阳A和开阳B,其中开阳A也是双星,而开阳B则是一个“三合星”。此外,开阳近旁还有一个微弱得多的星,中国古代叫它为“辅”星。其“目视星等”为4等,距离太阳81.15光年。这个“辅”星也是一个双星。合起来说,仅“北斗六”就包括七个星。在双星系统中,大而亮的叫“主星”,小而暗的叫“伴星”。上面所列的双星星名都是指主星。
(二)北斗七星的星等与光度
前文还列出了北斗七星的“目视星等”。“星等”是表征恒星亮度的一个量。古希腊天文学家早就把肉眼可见的恒星按亮度分成六等,最亮的一些星称为1等星,肉眼刚能看出的星为6等星,其它的星的“星等”按视亮度内插。星越亮,星等越小。后人沿用了这套星等系统,到十九世纪,经过仪器的检验加以精密化。规定:星等相差5等,亮度相差100倍。因此可以知道,星等每差1等,亮度相差2.512倍。也就是说,1等星的亮度是2等星的2.512倍,2等星的亮度是3等星的2.512倍……望远镜和照相术发明后,星等扩展到更暗的星。在经过精密化的星等系统中,有的亮星比1等星更亮,于是星等便向零等和负的星等扩充。例如全天最亮的恒星—天狼星的星等是-1.45,太阳的星等是-26.74等。
由于恒星的距离有远有近,所以“目视星等”并不能表示恒星的真亮度,必须设想把恒星统统“移到”相同的距离处,才能对恒星的真亮度比出个高低来。天文学上比较恒星真亮度的标准距离规定为10个“秒差距”,即32.6光年。一颗星“移到”32.6光年处具有的视星等叫做“绝对星等”。由于消除了距离远近的因素,绝对星等仅仅同恒星的“光度”(即恒星每秒钟发出的总辐射能)相联系。绝对星等M与目视星等m具有以下的关系:
M=m+5-5lgr, 或M=m+5+5lgπ″.
上式中,恒星的距离r的单位是“秒差距”,若改以“光年”为单位,则公式为:
M=m+7.6-5lgr.
根据上面的式子,知道了某一恒星的“目视星等”,又知道它的距离或周年视差,就很容易算出它的绝对星等。例如,太阳距离r=0.00000485秒差距,由上式算出绝对星等为+4.83,就是说若把太阳“移到”32.6光年处,它将是一颗肉眼尚能看到的暗星。太阳的光度,以每秒钟发出的总辐射能来表示,等于383亿亿亿焦耳,实质上就是太阳的输出功率(383亿亿亿瓦)。天文上常以太阳的光度作为衡量恒星光度的单位。如果知道一颗恒星的绝对星等,它的光度等于太阳光度的多少倍就可以从星等的定义计算出来。若以L表示恒星的光度,直接计算恒星光度的公式可以写为:
lgL=-0.4(M-4.83).
现将按照以上各式算出的北斗七星的绝对星等和光度列举如下:
北斗一:绝对星等为-1.12,光度=235.5×太阳光度。
北斗二:绝对星等为+0.48,光度=53.95×太阳光度。
北斗三:绝对星等为+0.49,光度=50.58×太阳光度。
北斗四:绝对星等为+1.44,光度=22.49×太阳光度。
北斗五:绝对星等为+0.06,光度=80.9×太阳光度。
北斗六:绝对星等为+0.53,光度=52.29×太阳光度。
北斗七:绝对星等为-0.58,光度=143.2×太阳光度。
(三)北斗七星的温度与大小
1、温度
星光隐藏着恒星向外倾诉自己“身世”的密码。十九世纪天体分光术(光谱分析)的问世是天文学的一次大飞跃。通过光谱分析,人们不仅知道了恒星的化学组成,而且进一步认识到恒星的物理状况:(1)大多数恒星的化学组成同太阳的差不多。最丰富的元素是氢,其次是氦,二者占99﹪,然后是其他较重的元素。(2)组成恒星的物质形态不是分子,而是处于高温高压下的等离子体,即物质的第四态。在上千万度的高温下,原子失去了全部或大部分的核外电子而呈电离状态。最简单也是最丰富的氢原子,赤裸裸地只剩下它的原子核,即质子。(3)粒子的热运动速度极大,相互碰撞而发生热核反应。即四个氢核聚变为一个氦核(对于老年恒星则是三个氦核聚变为一个碳核),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以各种电磁波(包括可见光)的形式辐射到宇宙空间。(4)天文学家根据不同温度和压力下原子的电离状态,将恒星的光谱分成O、B、A、F、G、K、M等几个类型,而光谱序列与温度的高低有着对应关系,并发现,颜色相同的恒星,其光谱大致相同。这就为认识恒星的温度提供了依据。具体说来,光谱为O型的呈蓝色,表面温度为40000至25000度(指绝对温标,下同);B型星呈蓝白色,表面温度为25000至12000度;A型星呈白色,表面温度为11500至7700度;F型星呈黄白色,表面温度为7600至6100度;G型星呈黄色,表面温度为6000至5000度;K型星呈橙色,表面温度为4900至3700度;M型星呈红色,表面温度为3600至2600度。
更仔细的研究,是将每一光谱型又分为十个次型,用数字0、1、2、3、……表示。如B0是B型的典型,B5介于B型和A型之间。又进一步将每一光谱次型再细分为六个“光度型”,以罗马数字表示为Ⅰ、Ⅱ、Ⅲ、Ⅳ、Ⅴ,放在光谱型符号之后。各个次型的温度可按上文中提供的数据内插。太阳的光谱是G2Ⅴ型,这与它的表面温度5800度正好对应。同理,根据已知的北斗七星的光谱型,不难推知它们的表面温度。“北斗一”属K0Ⅲ型,“北斗二”、“北斗三”至“北斗六”都属A0型光谱,而“北斗七”则是B3Ⅴ型光谱。因此可知“北斗一”的表面温度为4900度,比太阳还低;“北斗七”的表面温度为22000度,在七星中是最高的,其它的都在12000——11000度之间。
2、北斗七星的大小
“北斗一”的光度是太阳的235倍,而它的表面温度却比太阳还低,这说明它的表面面积大。物理上有一条定律,在光度稳定的前提下,恒星表面面积与它的表面温度的四次方成反比。这就是斯忒番——波尔兹曼定律。根据这一定律,知道了“北斗七星”的光度,又知道它们各自的表面温度,那么每颗星的表面面积和半径就不难求得。
北斗的各个星球的半径R如下所示(北斗六这个聚星系统除外):
北斗一(主星):R=1481万千米。北斗二:R=118.2万千米。
北斗三:R=114.4万千米。北斗四:R=76.3万千米。
北斗五(主星):R=144.7万千米。北斗七:R=57.2万千米。
将上列数据跟太阳相比,又发现了一个问题。我们知道,太阳的半径是69.6万千米;上面列出的“北斗四”的半径为76.3万千米,比太阳大不了多少,但“北斗四”的光度却是太阳光度的22.49倍;“北斗七”的半径只有57.2万千米,比太阳还小,但它的光度却是太阳光度的143倍。也就是说恒星的大小与它的光度之间不存在简单的比例关系。事实确是如此,这是由恒星的质量和演化阶段所决定的。
原来所有的恒星都跟其它天体一样,有一个从生到死的演化过程。恒星的“一生”要经历原恒星、主序星、红巨星、晚期恒星几个阶段。晚期恒星按其质量的大小走向不同的归宿。质量小的最终演化为白矮星,质量大的要经过脉动或爆发阶段演化为“中子星”或“黑洞”。它们的残骸弥漫于宇宙空间,转化为下一代恒星的原料。“地球人”看到的北斗,除“北斗一”之外,其余几个和太阳都是处于不同“年龄段”的“主序星”(它们在“赫罗图”上位于“主星序”,故名“主序星”)。“主序星”是恒星一生中的鼎盛年华,恒星处于这一阶段的时间最长,可达一千万年到几百亿年之久。但同是“主序星”,却也有青年、壮年、中年之分,因质量大小不同而光度不同。根据爱丁顿的研究,质量大的恒星为了使辐射压力与引力相平衡,内部的温度必然很高,热核反应必然很快,因而光度大;质量小者反之。这个规律可以表述为:恒星的光度与它的质量的三点五次方成正比。这叫“质光关系”或“质量光度定理”。也正因为质量大的恒星光度大,故物质消耗快,其处于“主星序”的时间相对较短,也就是说容易“变老”。随着核能的消耗,恒星中心部分的核反应迅速向外转移,推动外层膨胀,使恒星体积很快增大,表面温度降低,变成又大又红的红巨星,于是恒星从中年走向晚期。
目前我们的太阳是光谱型为G2ⅴ的黄星,它进入“主序星”阶段已经50亿年。“北斗”中的六个主序星,其中“北斗二”到“北斗六”这五个星的“年龄段”基本相同,都是早A型的主序星,而“北斗七”则是光谱型为B3v的早型主序星,其“年龄”比上述五星还小。由“质光关系”可估算出这六个星的质量都在太阳的二至四倍之间。由主序星质量序列可知它们都比太阳“年轻”,既然质量大,即使体积不是太大,其光度可达太阳的几十倍乃至上百倍。唯独“北斗一”与众不同。它是光谱型为K0Ⅲ的红巨星,虽然光度强到太阳的235倍,但因半径是太阳的20多倍,表面面积是太阳的400多倍,体积是太阳的8000多倍,呈“虚胖”状态,所以表面温度低于太阳,颜色泛红。从演化进程看,它既然是红巨星,当然比太阳“年长”,更比北斗中的其它六个星“年老”。如果要把北斗七星按“年龄”排行的话,那么号称“天枢”的“北斗第一星”就是名副其实的“老兄”,而“北斗七”(摇光)则是“小弟”。
﹡ ﹡
总之,所谓“北斗七星”,实际上是四个单星、两对双星和一组聚星。在广袤的宇宙间,各类恒星、星云、星团难以数计。其化学构成差异不大,但物理状态千差万别。人类对它们的认识不会完结。不断地揭示宇宙的奥秘,正是天文学具有永恒魅力的原因所在。
2014年1月2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