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
中国人的传统,一到春节家家户户写春联,因为春联喜庆,也寓意着我们对未来一年的良好祝愿和对来年的美好憧憬。
春联起源于什么时候,也没有定论。大家所熟知宋代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据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但又据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记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出观。”由此可见,朱元璋曾下令于除夕之前,各家各户须贴上春联。
根据我的想法,可能以前的春联比较简单粗糙,就是所谓的“桃符”,就是挂一个什么粗糙的桃符在大门上,辟邪而已,没有现在这样华丽和正规。后来经过朱大麻子这个乡巴佬的提倡,于是经他一推介,使得贴春联这一形式在民间得以推广,并沿袭至今,因为他是典型的乡下人,喜欢喜庆,所以春联就越弄越复杂,越漂亮。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
小晨光,一到春节,家家户户都去买红纸,回来将纸叠起来,然后用刀将其裁成一块块长条状,大小相等。再将其中几条裁成半截,写几个短的,可以贴在灶头、猪圈和羊圈上。裁纸刀是砍草的镰刀或菜刀,不过这种刀太宽又厚,还不平整,裁纸的时候,容易将纸擦破,或者将纸的边缝裁得豁豁牙牙。
对联的内容往往是写对联的人临时编的,反正是祝福的话,吉利的话。家里有读书的,他会编两句孩子学业有成的;有老人的,会编几句长命百岁的;有当兵在外的,就编几句为报效祖国的之类。灶头上一般是“吉星高照”,牲畜门口一般是“六畜兴旺”、“猪养千斤”或“肥积万担”之类的话,这些都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特色。
父亲总是提前将一小瓶墨水买回来,另外再买一支不大不小的毛笔,搁在中堂前的供桌上,等着写春联用。一到春节的前再三天,村里的几个会写字的就开始忙活起来,甚至互相比拼,谁的求写对联的人多。
原来是由父亲将红纸送到村里一个会写字的人家里,按照那个人的吩咐,将纸裁成多少张,写好,折起来,没有忘记带盒烟给那个人。那人先是将红纸在他家堂屋的台子上铺开,再拿出他的一个小本子,上面是密密麻麻的已经翻得几乎是看不清的各种各样的春联句子。旁边全部是请他写春联的乡亲,大家恭敬地肃手而立,生怕惊扰了他。根据你家的情况他再选取几幅适合你家情况的春联,然后点一根香烟,慢慢地辨别本子上的字。
在弄清上面的字后,他开始立在那里,好像是运丹田气,反正面部严肃而不苟。眼睛盯着面前那块红纸,烟叼在嘴上,不吸,任烟自燃,他微闭着眼睛,不知道是怕烟熏了眼睛,还是在冥想。反正在缭绕的烟雾里,我总悄悄地想:他肯定在想如何运笔,在想这幅对联与这个家庭的必然联系。似乎尽力想搞清这层关系,他才能动笔,这样的字才能与求春联的家庭、与写春联他的神气、与求字人的个性完善融合。
终于自燃的一段烟灰承受不了自身的重量,从他嘴里的烟上掉下来,他开始叉开两腿,弯下腰,用手捏住笔,一手按住台子上的纸,在已经倒入小瓷碗的墨水里饱蘸浓墨,一气写成。立在旁边的人大气不敢喘,直到他写完将笔放在架在小碗上,大家才敢喘气。两个人分别将春联两头捏住,将红色的春联抬下台子,放在地上。
此时,那人才猛地吸一口香烟,与大家一起转过台子,看着抬到地上的像他刚刚生下的儿子一样,仰一下身子,再偏一下头,反复看几次,也不知道是满意还是不满意,大家不知何意。有的说:这字有劲!也有的说:这个字过劲!有的说:这个字来斯!反正大家满嘴乱叫乱夸。于是轮到写下一副。
后来街上开始有春联卖了,满大街都是,特别是一些桥头、商场门口满地铺的都是,红红的一片,任你挑,黑字金字都有,纸的,布的,塑料的各种各样。于是村里几个热心的书家就生意淡了许多。他们就会主动到各家转悠,看看有谁要写字的,不过,他们从来不计报酬,只是爱好。不像从前,都是村民找上门去,现在都是他们主动说,你们要写春联不。一到这个时间点,他们手痒,即要展示才艺,也是一份情节。像父亲这样辈老人还是乐意要他们写,这样觉得过年才像个过年的样子,父亲依然买一瓶墨水和几张红纸对待这一天的到来。
尽管现在银行、超市都有送春联的,但父亲总说那个不好,没有写得喜庆。不过这几年父亲也不再较真了,也如大家一样,用透明胶将我带回来的春联贴上,好在原来那几个喜欢写春联的人也都一样老了,就像去年门上的春联,老旧褪色破烂,也懒得动了。
现在写春联贴春联几乎成了一个任务,虽然看着也喜庆,色彩丰富,内容也多样,但那股味道总归有些淡。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