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难免一死,如何才能把生死看透?不惧怕死亡
死亡是人生大考,生命体的终结,谈“死亡”犹如谈虎色变,人人忌讳。在一个人的有生之年,只要一想起死亡,一切都变得无意义,令人沮丧。
但人都难免一死,与其敬而远之,不如直面事实,或许能够觅得蹊径。若能从心理层面克服因死亡而产生的畏惧,人生便过得豁然旷达,这一点是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的。下面从几点谈谈如何战胜这个心魔。
一、死亡是恢复 “无我”状态
相传老子在周朝任藏室史时,闻在乡下的母亲病危,当他赶到老家时,母亲已经去世。面对茫茫大地上一堆黄土,老子悲痛欲绝。但片刻之后又如释重负,饱餐一顿后倒头大睡。
家将、侍女都对老子的这番表现感到不解,等老子醒来后,便问他缘故。老子回答道:
“人之生,都是从无到有,又由有返回到无。这是自然之理。违背自然之理就是愚蠢!我想到这个,便当吃就吃,当睡就睡。”
这个世界原本就没有“我”的存在,多一个“我”不多,少一个“我”不少,没有任何证据显示非要有“我”的存在不可。但我出现了,百年归老之后又恢复原本没有我的状态,因此我白白赚了在世的这几十年,让我见识了这个缤纷的世界,死亡只是被按下了“恢复键”而已。
死亡回归自然
二、意外并非与我无关
新闻里每天都有人因意外而死亡的消息,每天看多了这些负面消息,真希望没有新闻就是最好的新闻!
中国人常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意外之所以是意外,就是意料之外,每个人都没有特权豁免被“意外”击中。但我现在过得好好的,平安地坐在沙发上看球赛,假如能活到自然老死,这样比意外死亡的人多活好几十年光阴,“死亡先生”待自己也算不薄了。
三、“生”与“死”二选一
来做一道选择题,问一个人是不是真的那么惧怕死亡?如果可以避免面对死亡,让他不要出生愿不愿意?
答案没有调查过,但从一个现象可以得出结论,就是几乎所有的人都会生孩子。既然死亡是那么可怕,为什么还要让自己的心肝宝贝孩子遭受死亡的痛苦?
说到底我们惧怕的不是“死”,而是惧怕失去“生”。而“死”就短暂的一瞬间或一段时间,“生”却可以挥洒好几十年,“生”当然比“死”划算了。
这样想,我们又何必惧怕死亡呢?
四、与动物相比
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遵循有生有死的规律,就像每天的太阳有升有落那么平常。我们从电视上看到动物被吃掉时,同样经历挣扎和嚎叫,相信濒死的痛苦跟人类无异。
佛教说“众生平等”,每天都有无数的生命死亡,就如被我们每天吃掉的猪肉和鱼肉一样,它们猪和鱼每天都有死亡事件发生,我们人虽然都难免一死,但我们幸运多了,这些动物成为我们的盘中餐而死,我们却可以自然老死,还有那么多人为自己的离去而惋惜和记念。而且,所有的动物都冒着生命危险而觅食,我们人居于食物链的最顶端,可以轻松惬意地品尝美味佳肴,我们该为生而为高等动物而庆幸。
面对生死豁达坦然
五、公平机制
很多人都有对现实的不满,先天资质、成长经历、教育程度、工作待遇、机会运气、人生遭遇等等……
这个世界本来就毫无公平可言,假如你有愤世嫉俗的倾向,那么“死亡”的存在会还你一个公道,死亡是一个绝对的公平机制,无论王公贵族、黎民百姓,财富生不带来,死不带走,人是赤条条地出来,也赤条条地回去,死亡面前,人人平等!
“死亡”是不是具有“正义”的一面?
六、两种哲学心法
有麻醉药经历的人就有这个体验,如果没有神经感官作用,人体是不会有疼痛感的,看着麻醉作用下的手术刀,割开肚皮就像撕开一张纸一样神奇。
因此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
“你要习惯于相信死亡是一件和我们毫不相干的事,因为一切善恶吉凶都在感觉中,而死亡不过是感觉的丧失。”
而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更厉害,他玩了一句文字游戏,便把令无数人瑟瑟发抖地对死亡的恐惧心理,轻描淡写地消除掉,他说:
“死亡跟我们并没有什么关系,因为只要我们存在一天,死亡就不会来临。而当死亡来临时,我们也不再存在了。”
哲学有时让人啼笑皆非,但能悟透的,它就是免费的良药。
七、信仰支撑
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康德得出这样的结论,他说:“世界本身不可知!”
对于宇宙万物,科学只是面向规律一科一科地学――叫“科学”,在学术界,科学是最低等的,因为它研究的对象是物质,物质是最低等的,有很多很多的课题是超物质的,科学却鞭长莫及。
科学之于宇宙的差距就像一条射线,科学站在原点的位置,而未知领域就是无穷无尽地射出那一端。生死问题是超越科学的领域,需要用超越的方法去辩证,但人的认知无法理解超越性的道理,也无法举证和实验,所以只能靠相信,就叫“信仰”。
在信仰体系里,人分为两部分,肉体和灵魂,人的死亡是肉体的死亡,留存的灵魂等待后期的处理,也即人在另一种状态下继续存在,通俗地讲人还不会真正死。
死亡令人痛不欲生
所以中国人发生意外死亡时,亲人是呼天抢地痛不欲生的,而西方人有信仰,亲人死亡只是伤心落泪,认为亲人只是暂时离开而已,以后还会在一起。
因此我们中国人的思想体系是没法对抗死亡的。
结语:生老病死是自然常态,这个道理很朴素,但我们每个人在夜阑人静的时候,每每思索这个问题时,再理性的人都难免心生迷茫,我们打从心里就不愿意接受死亡,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这还涉及到另外一个更大的课题,就是人的“永恒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