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西周“路由器”

西周路由器(云纹铜五柱器)名“邦”,天子祭器 

作者:

陈政耀,字翼云,澳大利亚汉学学人。

赵樱,澳大利亚邦德大学法律学士,南十字星大学MBA工商管理硕士。

1
邦之名称由来
汉字为象形字,甲骨文“邦”写法为
《说文解字注》解释为:邦,国也[1]。
周礼注曰。大曰邦、小曰国。即为此物象形,古文邦后来演变写成
后来五柱减少为三柱。原因有三:
一为周王室衰落,诸侯国强盛,以下犯上,周天子实施分封制,则中央威信渐渐缺失,以邦不成邦,国不成国;
二为青铜器为贵重器物,在西周时仅供王室和贵族专用,土地赋税被诸侯国侵占,王室财政匮乏,使青铜器减低质量和减少数量;
三为青铜器五枝易损坏,三枝加粗更结实。
2
“邦”字之演变
3
邦之用途
邦为周天子祭祀礼器,插牺牲头颅之用,为两件,祭祀时一左一右插两个首级。
《周礼·夏官·司马·小子》:“衅邦器及军器[2]。凡师田,斩牲以左右徇陈。”
邦器为天子祭祀时所用一整套青铜祭器,以邦为首,即为此物,统称邦器。
“军器”亦非兵器,军从车,原义为战车[3],为一整套取象于战车的青铜祭器,以军为首,为仿照古代战车使用的青铜车轴包头而制成的礼器,非实用之物,统称军器。

古人以出行为极其重要之事,如《庄子·逍遥游》“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因其上古远行保存食物非常困难,道路交通也极其艰难,青铜车轴缺乏金属韧性,容易损坏,出行或者游猎之前必定要祭祀和占卜,因此军为祭器。出兵打仗更如是也,夏官司马即为周朝掌握军事事务的朝官,如发生战争,司马则跟随在太卜身后祭祀。

“衅邦器”,以牺牲血流至邦器,衅,血祭也。古字为釁(xìn)会意字[4]。釁,血祭也。——《说文》。隋衅。——《周礼·大祝》。注:“谓荐血也。”
“衅邦器”是把牺牲(祭祀生物)之头颅插在邦的五个柱子上,面向前,面对众人,后脑冲后,极其残忍恐怖。如古希腊祭祀柱之人面浮雕类似。古人把作牺牲当作荣誉,为表达对天和神灵之敬畏,常用亲人之血来祭祀,嫡长子是首选,甚至不惜以自身为牺牲。
如古玛雅人即以斩杀活人祭祀羽蛇神。玛雅人为古代印第安人的一支[5]。印第安人即为亚裔血统。疑玛雅人亦为龙之传人[6]。伏羲氏和女娲氏之形象为人首蛇身[7],晋王嘉《拾遗记》:“蛇身之神,即羲皇也。”羽蛇亦为蛇神,二者何其近似。
祭祀牺牲不可将后脑及侧面对众人,此为大不敬。尼泊尔帕斯帕提那神庙(Pashupatinath)中多有侧面雕像者,印度神庙之四面佛有侧面者,与中华文化之差异巨大。
邦不可乱用,天子祭祀社稷之礼器祭器。《周礼·春官·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以狸沈祭山林川泽,以副辜祭四方百物。”祭祀山神,则把牺牲埋在山土里。狸通埋。祭祀水神,则把牺牲沉入河流湖泽中。沈通沉。
4
史籍何以不见记载
邦为王室重器,世间只此两件,应以纹饰分左右,知之者甚少。
远古历史记载缺失原因始于司马迁父子。记载汉之前信史为司马迁《史记》,然而司马迁为武官后裔,《周礼》记载“夏官司马”掌兵事,司马迁即司马后裔,以官职司马为姓氏。
西周时识字者全部为中央王室掌控,所有文化一脉单传。如宰姓商周为宫廷高官,《周礼》记为天官冢宰,后演变为宰氏,司徒氏为掌管民事,后人以司徒为姓,司寇掌法律等等,各司其职。商周时期普通人不识字,而司徒司马司寇等各自收徒教授知识,文化传承截然不同,不能混杂。
因而姓氏极其重要,以姓氏而分辨人之地位、家族、职业、所受教育和贵贱。如屈原《离骚》开篇即自述姓氏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颛顼高阳,姬姓,即屈原先祖为后稷,职位司农,属于地官司徒,地位在天官冢宰之下,秋官司寇之上,属政事高官。而屈原任三闾大夫,闾为闾巷,职责为掌管民间百姓政务,姓氏与职位相符。
司马迁姓司马氏而作太史令,为姓氏与职位不符。姓氏从上古职业而来,亦代表技能。天官地官各自收徒传授知识,犹如今之文、理学院与军事院校之不同也。司马之姓氏即代表他所掌握之文化技能为军事方面,恐怕不足以承担太史令等文史之职,亦侧证司马迁何以创造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因天官冢宰消亡,秦朝焚书坑儒,没有遗留下古史体例,他难以依据古法写出史书,非不为也,实不能也[8]。
周王室众官地位有高低之分。最高者为天官,掌握政事;最低者为百工,掌建造营造事。司马职位在百工之上,司寇之下,属职位偏低者。而太史令则属于天官冢宰,属于高职位,掌记史事。
司马迁因姓司马而作太史令,亦自赧颜,司马谈、司马迁在《史记》中因而自称太史公,不愿称司马也,亦因此《史记》在祭祀卜筮方面多有遗漏错失之处。
如《日者列传》后世称遗失,其实本只存目,司马迁不知卜筮事,无法记载,由此推论西周灭亡时,众官散落民间,文人流失,秦汉时已过了数百年,司马氏为武人,善于兵事,后被秦汉王室重用,司马迁因此得以充作史官,而天官地官等则彻底亡佚,再也不见史载。
华夏历史亦有另外一位文化伟人,其先亦为武人,亦是周朝灭亡之后春秋时期脱颖而出也。
司马一脉不知天子祭祀事。惟太卜一脉知之。
5
邦何以在墓中
邦为天子祭器,拥有者为天子,运用者为太卜。天子薨或者太卜死后,即以身边物品陪葬。
《周礼·春官·宗伯·郁人》:及葬,共其祼器,遂狸之[9]。前文说过,狸为埋。
然而邦并不陪葬,上一代天子薨,邦则传给下一代天子,继续由太卜保管,周灭亡后,邦下落不明。西周祭器礼器多为太卜掌握,由此推测邦出土之一号墓恐为太卜墓也,亦或太卜之源流。
6
邦与鼎
邦与鼎孰重孰轻?西周时,鼎为食器,如鼎俎、鼎镬。《周礼·天官·冢宰·外饔(yōng)》“凡小丧纪,陈其鼎俎而实之。亨人:掌共鼎镬,以给水火之齐。” 鼎由膳夫和饔[10]人保管。而邦为国之重器,祭祀专用,因此邦为重,鼎为轻。
7
“问鼎”为千载之误
“问鼎”被后世解释为觊觎王位,此千载之误。
原出处记载《左传·宣公三年》:“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 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
定王派使者王孙满慰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后人解释禹铸九鼎,为国宝,问鼎即为觊觎王位,有谋篡之心,其实鼎为食器,为大锅,诸侯国有大有小,兵力强盛者用大鼎,且数量多,因食者众多也。
九鼎,九为单数之极,为极多,非九之本数,禹铸九鼎,即兵力强大,国力强盛,并非铸造9个青铜鼎,后世好事者追寻九鼎下落,为缘木求鱼也。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是问王室之兵力战斗力如何,有多少战士吃饭,以此刺探王庭军事实力。
后世解释“问鼎”之词谬之千里。假使真有谋篡之心,面对王室使者必然“示之以弱”,后则挥师直指王京即可,何必问鼎大小轻重?儒者春秋笔法诬谤楚子,实不智也。
8

邦,册,龠

有推测“邦”为音乐之用者亦为智者。
“邦”之甲骨文为
“册”之甲骨文为
“龠”之甲骨文为
此三者极其类似。
《说文解字》龠为竹管乐器。乐之竹管,三孔,以和众声也[11]。
邦为青铜器,下有底座,五枝冲上。册为竹简,以皮绳相连。龠为乐器,为竹子所制,也是五根竹管。单以字形观之,极其容易混淆。
9
邦与易
华夏文化溯源可追溯至上古祭祀文化,今人在祭祀文化研究上的缺失是为一大憾事。如 《周易》之解释。《易》在上古为经,《周礼·春官·宗伯》记上古三易,“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
古书中没有标点符号,该句正式读法应为“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古人用字珍惜笔墨,记录文字一字千金。甲骨文金文都如是[12]。
今人认为《周易》为“周文王之易”,其实“周朝之周”在远古写作“田”字,为广大土地。“周易之周”为环绕,意为天下之易。两者在上古不是同一个字。
目前世传只有《周易》,古之学者多以《连山》《归藏》失传,然而太卜一脉以守护三易之隐秘为古之使命也。
10
华夏宗伯一脉流
太卜一脉从族内庶子中挑选童子愚钝者,传《连山》《归藏》《周》之秘,因古代施行连坐,一旦家族获罪,则嫡长子必死,因此不传嫡也,外人更无法获知。郑玄为举世知名学者,学易于京兆第五元先[13]。兆为卜筮。
东汉京兆延续西周春秋,为九筮之一。此人以筮为姓氏,为巫易,即九筮第五,元先为巫易[14]之名也。郑玄师事元先,因此获知《三易》点滴事,然多谬误。
桐城姚氏即为太卜后裔,姚即兆[15]也。《周礼·春官·大卜》“掌三兆之法,一曰玉兆,二曰瓦兆,三曰原兆。《注》兆者,灼龟发于火,其形可占者。”。
金匮陈氏原为姚氏支脉,姚氏一族因《南山集》案牵连,则后人陈金雀夺籍为梨园伶人,清帝赐姓陈,陈氏被夺籍之后,忍辱屈身而使三易勿绝也,以藏书著书为己事[16]。陈氏藏梨园书为清末最丰富者,民国时期上海著名昆曲家李翥刚《昆剧全目》即陈氏藏本抄本,目前保存在苏州戏曲博物馆中,称镇馆之宝[17]。
春官宗伯太卜一脉流传,隐见于史册中,今简述之。
辛者计然传范蠡伍员,计然先祖为太卜侍者,辛者戍也。
戊者黄石传张良,传《连山》,戊者土也,黄石亦土也。
壬者司马徽传诸葛孔明,壬者水也,司马徽称水镜先生。
壬者李靖一脉传出日本,日本阴阳师安倍氏即传承李靖筮法,其中安倍晴明为杰出者,所著《占式略决》为安倍氏传授族中子弟初级课本也。今日本尊经阁文库藏本即为安倍七世孙泰统习字本。筮法为上古六壬[18]。
其余后世之宗伯太卜传系则隐而不知也。
综上所述,云纹铜五柱器名“邦”,为西周天子祭器,五柱为插牺牲之用,为左右两件,合二为一,举世无双,只零星散记于古史典籍中,从未见过实物,所谓“安邦定国”即用此物祭天也。今此国之重宝重现天日,为华夏之福佑祥瑞,巍巍中华之辉煌强盛指日可待矣。

[1] 《说文解字注》内容来源于汉典网。

[2] 《周礼·夏官·司马·小子》:掌祭祀羞羊肆、羊淆、肉豆,而掌珥于社稷、祈于五祀。凡沈辜、侯禳,饰其牲。衅邦器及军器。凡师田,斩牲以左右徇陈。祭祀,赞羞、受彻焉。

[3] 字源解说

军,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均”的本字,表示均等。軍,金文 (勻,“均”,均等) (車,战车),表示相同数量的战车。造字本义:动词,会战双方以相同数量的战车对等交战,对阵。有的金文 省去“勻”的字形 中的等号“二”,把“匀”变成“九” 。有的金文 则误将“九” 写成“勹” 。篆文 基本承续金文字形。隶书 误将篆文字形中的“勹” 写成“秃宝盖”。“軍”的字形,从金文字形中的“匀” 到隶书字形中的“秃宝盖” ,会义线索和读音线索消失。俗体楷书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 简化成 。

[4] 衅,从爨省,爨( cuàn),灶。从酉( yǒu),与酒有关,表祭祀。分,表示分布。合起来表杀牲以祭。本义:古代血祭新制的器物。杀牲,用其血涂于器物缝隙中来祭祀)。

[5] 玛雅人(Maya peoples)是古代印第安人的一支,是美洲唯一留下文字记录的民族。他们构成了多样的美洲土著人民族,生活在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北部。

[6] 玛雅人笃信宗教,文化生活富于宗教色彩。崇拜太阳神、雨神、五谷神、死神、战神、风神、玉米神等。太阳神居于诸神之上,被尊为上帝的化身。行祖先崇拜,相信灵魂不灭。首都即为宗教中心。崇拜祖先和灵魂不灭是中华文化中独有的特征。其他族类宗教崇拜中几乎未见祖先崇拜者

玛雅文字为象形文字,亦有形声,象形之属,与中华汉字极其近似,疑为夏文字

[7]《艺文类聚》卷十一引《帝王世纪》:“太昊帝庖牺氏,风姓也,蛇身人首。”晋王嘉《拾遗记》:“蛇身之神,即羲皇也。”《楚辞·天问》:“女娲有体,孰制匠之?”王逸注:“女娲人头蛇身。”《山海经·大荒西经》郭璞注:“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艺文类聚》卷十一引《帝王世纪》:“女娲氏,亦风姓也,作笙簧,亦蛇身人首。”《艺文类聚》卷十一引曹植《女娲赞》:“或云二皇,人首蛇形,神化七十,何德之灵。”

河南南阳出土的汉代砖墓画像中的伏羲、女娲形象,腰身以上是人形,穿袍戴冠,腰身以下则是蛇躯,尾端亲密地卷曲在一起。又如山东嘉祥出土的画像石,伏羲、女娲的形象亦同于南阳汉墓画像,两人背向,伏羲在左,手执曲尺,女娲在右,手执圆规,空中有几位长着翅膀的人首蛇身的小人。据说,英人斯坦因晚清时在隋代高昌故址阿斯塔那发掘出土的绢画也是如此。事实上,很可能西汉初期所画的壁画上的伏羲、女娲形象便是如此的了,因为《文选》载东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云“伏羲鳞身,女娲蛇躯”。(范立舟《伏羲、女娲神话与中国古代蛇崇拜》)

[8] 司马迁功绩至伟,后辈小子妄议先贤,此为失德也。鲁迅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诚如斯言。

[9] 《周礼·春官宗伯》郁人:掌祼器。凡祭祀、宾客之祼事,和郁鬯以实彝而陈之。凡祼玉,濯之陈之,以赞祼事。诏祼将之仪与其节。凡祼事,沃盥。大丧之渳,共其肆器;及葬,共其祼器,遂狸之。大祭祀,与量人受举斝之卒爵而饮之。

[10] 饔,熟食

[11] 乐之竹管,三孔,以和众声也。从品仑。仑,理也。凡龠之属皆从龠。以灼切

[12] 前面既已阐明“太卜掌三易之法”,后面易法则不加“易”字,如连山,归藏,不称连山易,归藏易,更不可能把周易单独称易。

[13] 郑学为经学大家,师从第五元先。第五元先为人名

[14] 巫读筮

[15] 兆,《唐韵》治小切《集韵》《韵会》直绍切,音肇。《说文》灼龟坼也。《周礼·春官·大卜》掌三兆之法,一曰玉兆,二曰瓦兆,三曰原兆。《注》兆者,灼龟发于火,其形可占者。《前汉·文帝纪》兆得大横。《注》应劭曰:龟曰兆。

[16] 吴书荫:《北大藏程砚秋玉霜簃戏曲珍本丛刊》序:清末民初,在北京梨园界中,藏钞本戏曲最富者,一为金匮陈氏,一为怀宁曹氏,两家所藏,约计四千余册。金匮陈氏,指清嘉庆、咸丰时著名昆曲演员陈金雀……金雀得暇,遂闭户读书,尤嗜古篆,自号学古篆伶人。光绪三年(一八七七)卒,享年八十七岁。着有《七声反切易知》、《见闻杂记》、《填词姓氏考》、《明心鉴》、《剧出书目录》和《杂剧考原》六种,“ 皆叙述乐部声容、词曲原委,及教诲梨园子弟心法也” 。

[17] 陈氏先祖曾言华夏戏剧源自上古王室王室雅乐。雅乐为华夏天子祭天地、袓先及朝贺、宴享等大典所用的乐舞,也是东亚各地雅乐之渊源。雅乐是六艺之一,西周以来以祭祀乐舞为主,为周礼吉礼组成部分。陈氏先祖致力于收藏收集梨园古籍,即后世陈氏梨园旧藏,民国时,旧藏托付赠予梅程两家,建国后梅程两家后人将这批藏书捐献给国家。即《梅氏缀玉轩藏曲》和《程砚秋玉霜簃戏曲》。

古代王庭

[18] 详见《安倍晴明《占式略决》钤补》。

我们意在文化传播和分享

若您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0)

相关推荐

  • 《隋唐系列》 玄宗大治十一:褚无量病逝与宋璟罢相

    开元八年即公元720年春正月初一(甲寅,旧唐书作甲子,疑有误,后两天也一样),皇太子加成年元服.次日,皇太子到太庙拜谒祖先.第二天,唐玄宗李隆基在太极殿会见百官,并赐给他们不同的赏赐. 正月初三(丙辰 ...

  • 周王室的衰落根源:祖先的“谎言”,要子孙后代来弥补

    看看周王朝从无到有,从偏僻部族成长为中华王朝,整个过程可谓十分的"励志",他们原本生活在黄土高坡之上,先祖不断努力,厚积薄发,终于在武王时期战胜并消灭东方强大的商王朝,建立了大周政 ...

  • UC头条:孔子“敬鬼神而远之”新释

    "敬鬼神而远之"是学界探讨孔子祭祀理念时争议较多的一句话.此前的研究或基于<论语>中论及鬼神的数段文字,或着眼于历代<论语>注疏之同异,或结合后世文本引用此 ...

  • 礼记.曲礼下

    曲礼下 凡奉者当心,提者当带.执天子之器则上衡,国君则平衡,大夫则绥之,士则提之. [导读]曲礼下依然是讲述礼仪的细节. 凡捧着东西时候,一定要当心,提着东西的时候,要达到腰带的位置,这个细节可能很少 ...

  • 语音版《中庸》赏析(18)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

    <中庸>赏析(18)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 各位网友,<中庸>第十九章,是接着上章来说武王.周公之孝的,指出人生最大的孝是能够继承先人遗志,把先人的事业发展下去.全文分 ...

  • 先秦史官文史职守的形成

    "史"字在甲骨文中已经出现,徐中舒<甲骨文字典>认为"史"有四义:用如事,事业之意:任事者之称:用如使,令也:一期贞人名.史实为事之初文,后世复分化 ...

  • 王子今 |《史记》“芬芳”笔墨:秦汉人的嗅觉幸福

    <史记>"芬芳"笔墨:秦汉人的嗅觉幸福 文 | 王子今 <史记>是多视角全方位写述司马迁时代社会文化风貌的百科全书式的重要文献.对于当时社会物质生活与精神生 ...

  • 关于古代史官

    传说中创制了文字的仓颉,据汉代普遍的说法,即是黄帝时期的史官.史官制度在周朝变得相当完善,<周礼.春官>之"宗伯"属下即有大史.小史.内史.外史.御史等史官.史官的主要 ...

  • 西周文物于南宋末年神秘失踪,消失了1000年,后来却在美国被找到

    古代遗留下来的文化习俗.文物古董都是先辈们智慧的结晶,由于对文物知识普及不全面,导致百姓们经常会把文物当作农作工具,曾经就有价值连城的宝物,为一对夫妻用来摊煎饼,居然被卖到了两亿,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 ...

  • 西周的玉蝉 ,神秘莫测!

    在河南三门峡虢国博物馆的展厅里,几只温润逼真的玉蝉引得众多游客驻足欣赏.这些玉蝉或形象简明,造型古朴,寥寥几刀雕刻而成;或精雕细刻,栩栩如生,纹理清晰.绿色玉蝉青翠欲滴,白色玉蝉温若羊脂,黄色玉蝉厚重 ...

  • 西周玉器(神秘图腾之美)

    玉器的发展进程与人类社会同步.从远古到近现代,人类社会是在不断进步发展的,这种进步也同时带动了社会方方面面趋于完善,西周玉器的发展比商代玉器更完美.引领玉器在西周进一步走向完善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西周 ...

  • 或支持Wi-Fi 6?小米旗舰路由器新品即将发布,造型神秘

    将「雷科技Lite」收藏为我的小程序,不再错过精彩内容 在小米路由器 HD 推出两年之后,小米终于要带来新款旗舰路由器产品.小米智能硬件部总经理唐沐在微博上表示:"小米路由器出货已到中国第二 ...

  • 河南西周大墓里的神秘红山玉器

    虢国是西周晚期的诸侯国,但是虢国国君非常爱玉,据出土资料整理得知,虢国国君收藏了许多西周以前的玉器,这其中包括数件红山文化玉器,其风格豪放质朴,线条勾勒熟练,碾磨技艺精湛,器物表现得活灵活现,极具古朴 ...

  • 马未都:日本人盯上的菩萨像,在白马寺神秘失踪,10年后重现巴黎

    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中,诞生了无数文物,其中数量最广的文物种类之一,就是佛像.而佛像又是我国接触最广,最久远的雕塑艺术.近代白马寺就曾经出土过一尊菩萨坐像,这尊佛像雕刻工艺精湛,就连日本人都眼馋. 可 ...

  • 揭开千年中医摸脉的神秘面纱,掌握16个脉...

    揭开千年中医摸脉的神秘面纱,掌握16个脉学技巧,你就是下一个"脉学大师"! 读这篇文章之前,学过中医的人,请先清空脑子里的脉学知识:没有学过中医的人,请不要怀疑,先看完,多去体会一 ...

  • 宇宙探索:主宰宇宙的强大而神秘的力量!重力!

    宇宙探索:主宰宇宙的强大而神秘的力量!重力!

  • 瑜伽体式中Bandha收束锁没啥神秘,体位的外型就可以看出一二

    做瑜伽体式有没有Bandha,从体式的外表上也能看出个一二,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些大家都经常做的体式来举一些具体列子: 山式 在山式中,重要的是要让骨盆保持在一个中立的位置:你可以想象一下骨盆就是一个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