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世界,世界在身边。第157,春申庙
翻阅1986年版的《莘庄乡志》,看到几条与春申庙相关的记录。
第一章,“大事记”:
1958年10月,贯穿莘庄的沪闵路破土动工,并在横沥港上架起本地第一座钢筋混凝土公路桥。本年,平整土地,拆除坟墓、庙庵、祠堂。棺尸实行深埋,和尚、尼姑陆续还俗。
跨横沥港的钢筋混凝土公路桥,应该是莘庄镇“闵行区中心绿地”前面的横沥港桥,只有这条桥是跨横沥港的。沪闵公路到莘庄镇拐弯,再也不跨横沥港了,其向南跨过的第一条河是春申塘,1958年拆除的庙庵,其中就有位于春申塘北的春申庙。
第二十八章,“佛教”一节的“表七十五”:
春申庙,原址位于青春村春申桥,始建于宋代,占地面积17.7亩,有房屋13间,1958年拓建沪闵路时拆除。
四五年前,偶然走到小区后面的春申塘北,发现有铁皮房子搭建的简易佛寺,觉得很是奇怪,后来才知道此处是一处古庙的旧址。
二年前又来到此处,让我大吃一惊的是,铁皮房子没了,被拆得干干净净,和1958年的那次行动异曲同工,当然这次的说法与时俱进了,叫环保与消防。
但是,就在空地上,依然能看到烧香的痕迹。
疫情发生后,每逢初一、十五,我基本都会来到春申庙的旧址前,为传说中的春申君敬上一炷香,不管是否刮风下雨。
每次,都有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奶奶,为大家提供一些简单的香烛供品,她应该不是六十多年前被迫还俗的尼姑,但可能有点关系。
干燥的日子里,土壤板结,香很难插到土中,老奶奶为大家准备了一件工具,方便翻松硬土,就可以插香了。我很惊讶地发现,这件工具居然是锛,5000多年前的崧泽人就已经在使用了,以前我一直以为锛是用来劈竹子的,现在知道,原来是可以用来翻地的。犁是用来大面积翻耕土壤,而锛是用来精耕细作。
崧泽博物馆展示的石器,右上角二件为石锛
无锡阖闾城博物馆展示的石锛,新石器时代
第三十五章,“古迹、文物”一节,记录有一棵古银杏树:
春申庙前,有棵雌性银杏树,树高十九米,树龄约三百多年。原先逢春季萌芽葱绿,夏日枝叶遮天蔽日,秋初果实累累。1951年8月被十级台风刮断主顶, 生产队又在树旁挖土垒墙,建造仓库、修建水泥场,並在树上钉桩缚牛,导致半边死亡。1960年后全树枯萎,现枯树仍耸立原地。
旧社会,凡庙门前必须要种大树,其它庙树都在拆庙时砍伐干净。
看了这条记录,我不太相信,怎么可能还有枯树耸立原地,我去过那么多次,从来就没见到过。
但是,它真的还在那儿。
枯树隐在二棵大树后面
从这条小径进去
确实已经枯死了,但依然耸立,下面也供有香炉、佛珠
向几位香客询问,关于庙与古树,一位大妈说:原来这儿有一座很大的庙,后来归生产队,队里建了一座豆腐坊,一次豆腐坊失火,将古树烧死了。我相信大妈的记忆,也就是说,古树在1960年后应该还有生机,全树完全枯萎大概是后来的事。
不过大妈,还有那位老奶奶,已然不知道原来庙的来历,她们口中的庙应该是一座佛寺,而不是最初祭祀春申君的道院。
张伟然教授《寺院映现的中国》有一章名为《姐儿打扮去烧香》,分析了“佛寺与明清江南妇女生活”。
文中说:世界各大宗教的信众主体都是妇女,中国历史上的佛教自不例外。虽然中国古代女性生活情形极少见于载籍,对这一问题的揭示即为不便。但在江南,自唐以来该地经济文化发展一直稳居全国前列,相关情形颇有一些零星史料。
江南自三国初被佛化以后,在南朝出现一个佛教发展的高峰......明清以后,寺院分布的格局已基本定型。尽管明清政府为了维持风教、杜绝不法情事发生而经常颁布妇女入寺烧香的禁令,但......这些禁令完全形同虚设。
张教授分析,妇女入寺烧香有二个理由,是夫家根本无法回绝的,一是求财、一是求子,而且基本会得到夫家的支持。
在传统中国,儒家伦理要求妇女三从四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这些妇德规范虽然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并不可行,特别是对于小户人家的妇女。然而明清时期汉族妇女普遍缠足,事实上妇女的生活空间极为有限。很多妇女的生活空间基本上只限于娘家、夫家两点之间,连走亲戚都极少。而朝山进香,给广大妇女特别是社会底层的妇女提供了一条扩大其生命空间的为数极少的正当途径。
而江南的地理条件为妇女出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船(舟):“本地泽国,无所用车马,帆樯大小,惟所用之。”这种便利,很可能是其他地区的居民(妇女)享受不到的。
因此,江南一带的寺院绝大部分也是依河而建,就像这座春申庙,建在春申塘与横沥港的交汇处。
春申塘与横沥港的交汇处
古银杏树北边的空地,这儿是原来春申庙大殿所在的位置
可惜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