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注意!这个“病”极易误诊为骨软骨瘤
在临床上遇到腓骨干骺端内侧背关节生长的骨性突起的病例,然而患者既没有疼痛或肿块也没有关节活动障碍,你还会诊断为骨软骨瘤吗?二者之间的鉴别要点,你都掌握了吗?今天早读就为大家系统详牵曳征的形成机理与影像诊断,值得大家学习参考!
一、牵曳征的定义
“牵曳征”是骨骼发育过程中的变异征象。
在骨骼发育过程中,因肌腱过度牵拉,刺激局部成骨细胞生长活跃,而形成的骨性突起。
1985 年福建科技出版社翻译的美国基茨博士著的《正常X线变异图谱》一书以“肱骨髁上突、股骨远端内侧牵曳病灶”与“腓骨近端干骺端比目鱼肌附着点造成牵曳病灶”作为正常变异介绍给放射学界,但例数极少。
比目鱼肌为一宽扁的肌,位于腓肠肌深面,起自腓骨头和腓骨上部、胫骨的内侧缘和比目鱼肌线,在胫、腓骨起点之间形成斜行的弓形腱结构,叫做比目鱼肌腱弓,跨越小腿后面神经血管的背侧。该肌除不参加屈小腿外,其作用同腓肠肌。腓肠肌与比目鱼肌的起端共有三个头,因此两者又合称为小腿三头肌。他们属于小腿后群肌肉的浅层.腓肠肌以内侧头和外侧头起自股骨下端后方,比目鱼肌起于胫腓骨上端的后面,两肌向下以强大的跟腱止于跟骨,主要起提起足跟使足跖屈的作用。
二、牵曳征的形成
好发部位:牵曳征均发生在肌肉附着点,手术切除有害无益。
好发人群:男性多于女性。由于男性的肌肉较女性发达有力,在做剧烈动作时,对所附着的骨骼牵拉力量也相对大,这可能是男性多发于女性的原因。
形成因素:人在骨骼发育过程中,因肌肉牵拉局部、成骨细胞生长活跃而引起的骨性突起。
形成机理:人体骨骼发育过程中,骨的代谢需要有一定力的作用才能正常进行,但在一定范围内增加这种作用可促使骨质增生。复习解剖,比目鱼肌自腓骨中上端内外侧,沿腓肠肌深面向远端走行并与后者肌腱融合组成跟腱。其功能为同腓肠肌等肌一起使足跖屈,即做提足跟运动,但其力量较其他肌肉强大。人体在跑步、登山、骑自行车等剧烈运动及长途旅行、重体力劳动等情况下都需做强烈提足跟动作。要完成这些剧烈动作,需要比目鱼肌等足跖屈肌群的剧烈收缩,致使所附着的腓骨受到强烈牵拉,而使局部成骨细胞生长活跃,形成增生的骨性突起,即“腓骨牵曳征”。其他部位的牵曳征形成原理类同。
三、X线表现
牵曳征之骨性突起形状各异,典型的X线表现有:
鸟嘴状,见于腓骨近端、股骨远端及尺骨鹰嘴突;
丘、帽状 ,见于胫骨近端内侧发生;
钝刺状,常见于胫骨近端内侧。
几种形状虽有差异,但突起部骨皮质致密,骨小梁结构正常、清晰,牵曳征的基底部及尖部均为肌腱附着点,它的尖部背向肌肉牵拉的一侧。
骨骼发育过程中,牵曳征的形状、大小可发生改变。
四、牵曳征的鉴别诊断
牵曳征与骨软骨瘤的鉴别要点
部位、范围:部位相近,但范围不同。牵曳征为肌腱附着点处发生,范围小。而骨软骨瘤为干骺端处好发,范围相对前者大。
发生时间:两者不同。骨软骨瘤为成年前,成年后不再生长。牵曳征多与外力作用有关。
临床表现:牵曳征无症状,多因外伤后摄片发现,局部骨性突起较小。外生性骨软骨瘤局部肿痛、触及肿块,关节活动障碍,有时可剧烈疼痛,局部骨性突起较大。
X线表现:特征近似,但牵曳征始终与肌肉走行同步。其尖端多尖锐、光滑,其表面缺乏骨软骨瘤的环形低密度帽状影。
病理改变:牵曳征的骨性突起为正常组织,起始于肌肉的附着点,沿肌肉方向走行,骨皮质及骨髓腔均和长骨体相延续,无软骨帽盖及纤维组织包膜。而骨软骨瘤可分为有蒂和无蒂两种。有蒂者显示有一窄茎、顶部较宽。无蒂者显示为基底宽而扁。病理上由三种不同组织构成肿瘤体,即由骨质构成的基底和瘤体、透明软骨构成的盖帽、纤维组织构成的包膜。凡有内生软骨骨化的骨骼均可形成骨软骨瘤。
治疗上:牵曳征属于正常骨组织,一般不会出现症状及影响功能,亦无需手术治疗,而骨软骨瘤有合并恶变或压迫倾向,结合临床有手术治疗的必要。
影像鉴别
骨软骨瘤的特点是:瘤骨的骨皮质、骨松质与载瘤骨的骨皮质、骨松质直接相延续。这也是骨软骨瘤与牵曳性改变的鉴别点。
牵曳征。
(箭头所示比目鱼肌肉牵拉改变)
(胫骨近端外侧、桡骨近端内侧丘、帽状改变)
(牵曳病灶)
骨软骨瘤。
本文为好医术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