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饺儿
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不仅仅是家人团聚的时刻,还有一个重要意义就是记忆中妈妈为春节制作的一道道美食; 我想天底下每一个在外的游子,心中念念不忘或许都是满满的对妈妈亲手做的每一道菜肴的思念;无论今天的我年近不惑,还是当年调皮的男孩,留在嘴边,味蕾里每一个感觉始终是家乡那温暖的味道,满桌的大碗小碟,还有妈妈那在厨房里奔忙,父亲在一边递菜洗菜的背景。每一个梦里,都是枕边的回忆和香甜的回味。 “鸡蛋饺子”,是家乡的春节菜谱里特别经典的一道菜,经典的是在制作的场景还有那随着鸡汤入口的满嘴清香,人生的丰富在于过程,或许美食的奉献与价值就在于制作的用心,一味看似简单的菜,一团简单的馅儿,浸润的却是妈妈的爱,以及对孩子的照顾这种天然的母性,包含着长辈们在每一个节日为儿女们带来的精神的满足。 寒冬里,窗外或许飘着小雪 ,也可能是北风在吹,围着炭火炉子取暖,同时这也是制作金黄色的“鸡蛋饺子“,酝酿的过程,如同一坛好酒,必然是凑来了几个好酒之人或者兄弟,酒才显得香,才显得珍贵; 而鸡蛋饺子的制作,如果少了我们兄弟姐妹几个的围观与鼻子对香味儿的咻咻的嗅的动作。似乎就没有那么热闹了。红红燃烧的炭火是用来煎饺子皮的。待我来给您描述,那空气里弥漫的香,还有那如同仪式一般的过程吧。制作的方法其实很简单,调好的鸡蛋汁儿,搅拌的匀匀的;还有装满了大肉馅的盆,或许已经加满了香油,小磨麻油,还有清脆爽口的马蹄,切得碎碎的,拌好均匀在肉馅儿,这些都是我们这些小孩儿干的活,我有时会和哥哥一起帮妈妈拌好了馅儿,就等着贴上煎饺子皮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怎么煎饺子皮?一把凹圆形的勺子很重要,或许就是家里用来舀汤的圆勺子即可,太大了不行,用适中的才可以,因为,蛋汁饺子皮要滋成合适的大小,才能上馅儿。 将调好的鸡蛋汁儿搅拌均匀用个茶缸放在炭火边,此时窗外白色的小雪飘飘,金黄色的蛋汁儿,我和哥哥被熏得通红的小脸,还有不停搓着的小孩手儿,妈妈开始“浇“蛋汁了,凹圆勺就放在炭火上,烧红的炭就贴着勺子壁,烤的发烫,当鸡蛋汁流入滚烫的勺子时,“滋滋”的声音伴随着浓浓的蛋香,瞬间笼罩着小屋。妈妈熟练的将蛋汁沿顺时针绕着勺子转圈,让开始已经凝结的蛋皮紧紧的贴在了勺子边上,然后再把稀的还没有凝结的蛋汁“走”在勺子的边缘,一张圆圆的蛋饺子皮就在妈妈的手里大功告成了, 软硬适中的火候掌握很重要,如果放在炭火上的时候长了,估计就煎的太硬, 想包接下来的饺子馅,就很难了,因为粘不住, 它不像面饺子皮,还可以放点水,贴在边缘走一圈,就能黏上,蛋饺子皮就是一次性的功夫,湿度刚刚好。妈妈的这个时间点和火候拿捏的特别到位。基本每张饺子皮儿都是正好到位。下一个程序就是放“馅料儿”了, 旁边的大瓷盆里早已放好了拌香油的混和马蹄碎块的大猪肉馅,肥瘦兼有,或许为了让我吃的更甜,还加了点糖;妈妈知道我的口味。因为吃进嘴里的感觉是绵软的肥腻和瘦肉的弹性一起混在嘴里的味道,如果全是瘦肉,一煮完吃进嘴里就是发干的味儿,所以有点肥肉就是调整味蕾对于湿度和软性的混合感。贴在饺子皮儿,妈妈用筷子将皮儿从左边翻到了右边,慢慢的挤压每一个边,或许它不像面饺子有褶皱,有花边,但是就着炭火的温度,还有一点点火的煎烤,饺子皮就自然的贴合了,而且还有紧密。当在下锅开始煮的时候,饺子还不会破皮,不会在汤里开馅,祖辈的规矩,在春节里特别多,对于饺子在锅里煮开了皮,是不能说“破皮”的。因为这个就是说破财了,就像大年初三之前,不能往外倒垃圾一样的道理,得把 “财”留在家里,饺子开了皮,就说“挣”了,就是挣钱的那个字。鸡蛋饺子,如今在都市里的餐厅,或许都可以见到,比如一些安徽菜馆或者江西菜馆都可以在菜单上点到,偶尔我去餐厅,也会点这个菜,入口的味道总是不及小时候妈妈亲手做的味道,或许是蛋饺子皮的软硬不够,也或者是馅料的肥瘦味道没搭配好。每当此时,都会想起在炭火旁,金黄色的蛋汁儿滋着铁勺儿喷香的年的味道。心生感慨,千里江山,故园仍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