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的奥义 第二章
总体是赚的,其中A股和港股是亏的。经常被我拎出来讲解“跑路学”的P2P其实我也买过,但我逃顶了,哈,没割到我。
本文适合有一定投资经验的人看。在数据分析里面有很多检验,很多分布。分析师们只需要知道面对哪种情况,采用哪种检验方法就够了,而这些方法的有效性是很多科学家穷极一生才用数学证明出来的。你要是能发明出一种靠谱的检验方法,帼内可以直接评院士了。
跟分析师不同的是,投资策略需要知其所以然才行。我把结论告诉你,你觉得听起来有点道理,实际上没有用,你一上手就忘了,或者赚几天钱就觉得自己是懂王了,开始自己操作。所以我要用推导证明出我结论的有效性,甚至你亲身采取过,才会真正信服。
首先投资最关键的第一条是:进去的时候,就不要想出来。出来的时候,就不要想再进去。
只有决定进/不进之前是需要关注它,研究它的。入场之后剩下的时候建议删除投资软件或取关。
普通人只要进进出出的操作,就可以断定这个人早晚要凉了。进进出出一时爽,早晚得把本金交代出去。
赚的也能让他玩到亏,不亏的痛改前非誓不罢休。拿不定主意变来变去,说明这个人定力不足,境界太低,玩投资赚不了。
买定离手。就像你买个手机,你知道半年后肯定降价,但你半年后再去查价钱就是自找没趣。
当你卖出一个资产之后,就不要再关注,否则看到卖出的资产涨得厉害或者跌得厉害,就忍不住又杀回来。这样你接盘的概率就大了。
既然制定了策略,正如制定了公司的规矩。一定要贯彻,不能朝令夕改。因为你想改的时候,肯定是已经在市场中了。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因身在此山中。你在庐山里改策略,还不如你在进场前更客观理智呢。
进/不进的判断就是选品类,选股的过程。如果数学期望是负的,或者说胜率低于50%,进不该进。如果进了,不管你已经挣了多少,或者赔了多少,都不应该再玩。
如果确定赢面不大,就不要抱着侥幸心理尝试。统计学有一句话叫做:“单次抽样小概率事件不会发生。”也就是分析时不要去考虑一次性抽签就能抽到小概率事件的情况,这也是由数学家证明出来的。
其次,中正客观,是一个投资者的合格心境。别把自己太当回事。很多人喜欢以自己为参考系设限,或者指导操作。比如回本解套我就卖了,赚10%我就卖了等等。明天是涨是跌,和你的盈亏一点关系也没有。因为在你亏的节骨眼上,还有人赚着呢。你觉得20块钱够低了,买完几天后跌成15块了,你就觉得没救了,想割肉唱空它。可是别人有可能是5块钱进的,还觉得希望满满呢。
所以当你做判断的时候,你不要管你是盈是亏。赌徒为什么万劫不复,是因为他想发财吗?不,只是因为他赔了钱想回本。这一想回本,就借钱入场,结果输的更惨。
投资说起来简单,就是两个步骤:选好品类,长期持有。
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但如何才能做到长期持有呢?
你得追求市值,浮动盈亏,账面财富,资产估值,身价。靠这些信仰坚持,如果你投资的目的是为了有一天套现换辆车换个妞或者旅个游什么的,那你爱的是花钱,而不是钱本身。
爱钱(财迷)的人可以放弃物质享受,从银行存款数字里得到幸福感。那么那个数字对他就是一种财富,也无可厚非。
传说巴菲特一顿早餐吃个四五美元,再来一瓶可口可乐。说明他的节俭,说明他赚钱并不是为了享受,而是单纯喜欢集财而已。
其实我是不信的。除非他自己做饭,否则美国的早点不可能只要四五美金啊。也许是几十年前的传说,早点早涨价了。不过这个传说还是可以拿来鼓励我们的。
你想精通佛法,就得有美女坐怀不乱。你想长命百岁,就得坚持跑步,不要大鱼大肉,甚至少油少盐少辣。你想靠投资让身价变高,就得赚了也不能卖。当然,都做到了那人生还有什么意思?没什么意思,看你的选择喽。
假如你有150万,当你决定用100万投资的那一刻,就忘掉那100万。现在就开始过50万的生活。
忘到天荒地老,直到出意外,迫不得已,或再也不打算杀回来,开始退休享受生活的时候再考虑卖。
因为当你的账面盈亏涨了很多的时候,你得问自己一个问题:套现出来这笔钱,干什么去。
你得给钱找个下家。比如卖房,卖了多出来的钱干什么,是创业开店,还是炒股,还是买理财?对比一圈没准还不如在房子里放着呢。
如果没有靠谱的下家,涨的再多也别卖,千万别幻想什么等跌了再给它买回来。你掐不准这个点,没准你这一卖就是诀别。
投资是一场修行,修行的本质是修心。
什么是修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发了财也要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记得自己的“天命”和“大限”在哪里。(这两个重要概念会在“天命卷”里单独讲)
人们常说,一个人只能挣自己认知以内的钱。也就是说你只能挣在某个方向不如你的人的钱。那些理财软件给你带来的利润是从哪来,是从你看得懂的地方来吗?
如果不是,那么对你来说,这个赚钱的口子就是不可持续的,更有可能是你觉得你在赚钱,其实是别人在赚你钱。
在金融领域,几乎是腥风血雨的互割模式。金融的初心是好的,给实体配资,解决资金困难,创造增量价值。但这么多年下来实体早就都完犊子,而金融还可以一直多转个好多年,原因是零和博弈占大头。无论盈利还是亏损的人都还不想停,那就接着玩。
零和博弈里是不可能所有人都赚了的。即使假设目前还没到零和博弈的互割阶段,随着投资理财人的增多,也将进入一种平衡。
假设你是一个搬砖的工人,你通过理财变得越来越富,有没有可能以后就职业理财,不搬砖了呢?
不可能。当你退出劳动市场去职业理财时,你会发现市场上的劳动力减少,从而变贵了。你所投资的公司人力成本增加了,利润和分红逐渐减少了。
人人都不干活,让别人去干活,那么搬砖工资就是原来的10倍,你投资收益就降为原来的1/10甚至亏损,最后你被逼无奈又出来了搬砖了。
大神们每天吹捧“只要干啥干啥,人人皆可财富自由。”是不可能的,因为脏活累活总得有人干,这就是底层原理。除非你的脑系已经进入了金融工作者的水平,智商远远碾压搬砖工人了。
也就是说,除非你的工种发生改变,进入到财富分配的上流,比更多的人更早的分蛋糕,否则单纯的靠理财无法让你财富自由,打工加理财也无法获得阶级的提升。
至于买房升值,那你的屁股其实已经坐到和滥发纸币的抢劫者一个凳子上了,成为了剥削者。
除非你是个已经在一个行业做到拔尖的人,或者是没什么希望的老年人,否则投别人不如投自己。
相比副业投资投什么,只有改变你的工种,靠前你在产业链的位置,才有可能不当最后一棒。
正如高考不在于你考了多少分,而是在于你的综合名次。你是倒数第一哪怕考600分你还是倒数第一没人要。
一个要评选文明城市的“环保经费”可能有上百万。批下来后经过层层外包,最后轮到了一个清洁工手里不管是5千还是2万,他都是那个拿的最少最穷的。
他回了家把算盘打得再响,再怎么内卷精算收益率,也顶多是个比同事富裕点的清洁工。
你的打工人身份,是等着别人收了钱给你分剩下的,怎么可能比直接收钱的赚的更多。
工人总是幻想有一天,自己能比老板过得好,所以看到土豪倒霉,就沾沾自喜。
而无论什么时代,怎么可能穷人比富人过得更好,低价值劳动者比高价值劳动者过得更好呢?
偶尔也有这么几次打土豪分田地,让土豪跪在地上叫工人爷爷的年份,但事出反常必有妖,共同富裕的好日子没过几天就陷入了共同贫困了。
讲这个什么目的呢?又是让你好好读书学习,依赖“主动收入”?
不是,今天纯讲投资,不劝退。但有持续赚钱的能力,就算你不往里面继续充钱定投,也能给你的投资带来更多收益。
一个只有10万的人和一个又100万的人同时拿出10万来投资,谁最后收益大?往往是那个更有钱,有100万的。
因为他不慌,他不会考虑今天赔了明天吃什么,婚房首付跌没了,老婆离婚,孩子补不了课,千夫所指等等。
我炒A股时自己还没挣钱,家里给我钱让我去玩,我就特别害怕赔,跟家里不好交代,怕被认为财商不够,从此没机会了。一天跌几千都心有余悸。
后来入美股时拿着自己挣的钱,每天起伏几万块,也波澜不惊了。抱着老子赔得起的态度,反而操作上冷酷无情,斩钉截铁,收获颇丰。
场外赚钱和场外本金给你带来操作上的安全感,我把他叫做“场外自信”。
你得有场外自信,才能时刻保持冷静。
当你有场外资金可以往里充钱补仓的时候,就进入我们的下一个阶段了:定投。
根据微积分原理,长期定投会接近于整体的走势。只要经济稳中向好,国运上升,你就是赚的。
所以说只要你躲过了暴雷清零的投资品类,那么定投几乎是稳赚不赔的。跌了你就补,跌了你就补,平均成本越来越低,总有翻盘的时候。
但现实中你不可能有源源不断的场外资金。更坑爹的是,A股基本上是属于10年挣的不够1年赔的。每五六年来一轮牛市,然后马上清零。
所以结论是,压一个品类,定投是能赚钱的,但前提是避开崩盘的周期。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我总结出来的策略是:分散定投。
赚了钱,扔房子里一笔,忘掉。再赚了钱,扔黄金里一笔,忘掉。再挣了钱,扔比特币/美股/大A里一笔,然后忘掉。
在直播行业,有个词叫“爆单”。那些主播在成名前每天没黑没白的播,平台随机给他们推流量,看谁能接得住,就给谁多推点。
对于他们来说只能堆时间碰运气,赶上平台“临幸”给他们推了流量,上了热门,就登上了他们的“战点”。他们那天可能准备了十几个货物在卖,他们也不知道哪个卖得好,但上了热门的总会有一个单品卖的特别好,远远超过预期。这就叫爆单。
投资也是如此,只要你埋伏的品类足够多,足够久,出一个爆单就能让你多年的付出连本带息的赚回来。
美国选总统时资本家们都是双面下注,给两边都充钱。只要你投的东西够多,10面下注,平时任其赔,最后一定是赚的,我不看好A股,但万一大A哪天不坑蒙拐骗,走出长牛了呢。
我也不看好比特币,但比特币就创新高了。说明无论你理论如何,都不如全压。不过一个我自己不相信的东西,肯定买了也拿不住的,所以结局总会错过,无外乎是错过多与少的区别。所以我没什么遗憾,又跟自己和解了。
你和解不了,你就什么都买点。买入时就得当这笔钱没了,当不了没了你就别买。最后真没了的话符合预期,爆单的话你就一战成名,会所嫩模。
你如果本金是一定的,总是拿这点钱来了回的倒,卖掉这个换那个,那么你哪个也碰不上。
而当你分散的品类足够多的时候,你就可以无视周期了。也就是“对冲”了。
那问题来了,美股和黄金是一组对冲关系,如果都投了一个涨一个跌,那不就相当于没赚么?
他俩是负相关的,时局不稳时人们就不敢买公司股票,而是去买黄金。利空股价,利好黄金。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是把股票卖了去买黄金,也有可能是股票不卖,再充钱买黄金。
对冲的时候,短期有可能是一个涨,一个跌,至少保证不太赔。但长期来说,股价一路高歌的时候,黄金也并不是一直跌,而是涨的少而已。
既然你的投资如此分散,那么微观上就选大路货。牢记贵才能好,好才能贵,买不起宁可不买,也不要选那些“小众精英”或是什么歪瓜裂枣来凑合。房子就选一二线的,中概股只选BATJ,电动车只选特斯拉,数字币只选比特币。永远站在无聊的大概率的一侧,别被偶尔几个翻盘逆袭的故事洗了脑,虽不能把把赢,但多玩几次一定是赢的多。
总结起来,现代的竞争是全方位的竞争,现代的投资也是全方位的竞争,而不是充完钱跟着股评师操作就够了的。不管是打工+投资,还是融资+投资,都要在投资以外下功夫,理论上也可以证明是比纯投资结果要好的。很多人只注重选投资,选品类,忘记了场外的修行,无异于只盯着优化存量放弃了增量。
以上是普通人的投资策略。至于富二代,就不是这个玩法了。他们出道时是要放弃增量,优化存量的。他在外面打拼对他们来说赚不了多少钱。他们要做的是向老爹证明自己的才能,获得支持,套出更多的本金。小王那练手的5个亿,也不是一次性给他的。而是逐渐叠加的,况且老王也一次性拿不出那么多现金。
王总,这年轻人不会是小王吧?
把家里的牌打好的话,他的富二同学也会提着钱来跟投,投资就变成了他的工作。所以开局不套家里的钱自己去外面赚工资才是有病。富二代不帮忙配置的话,他老爹的钱不定又拿去找几个后妈了。这个小众的操作玩法,我就不开篇幅写了,有需求来单独问吧。
soubaiwu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