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识:中国古代的香事

前言

为香事正本清源

现在互联网上有很多所谓的博物馆达人,不过论起真正的博物馆达人,我只服扬之水老师。从前她在社科院文学所工作时,曾计划借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机会顺道参观欧洲的博物馆,所里会报销部分费用,在讨论批准经费的会上,所里的领导说:经费可以放心批,你就是让她玩儿,她都不会去。

又见史睿老师说,扬之水每次在博物馆参观时,都是全程在用相机记录。逛过展的朋友应该有体会,逛展本身就挺累,何况还得拍照。而且扬之水老师的博物馆之旅,就是字面意思,从一个博物馆到另一个博物馆,绝无其它娱乐活动。所以你若问她对博物馆所在城市的映像,那是断然没有的——她根本没去逛过。

以我不多的逛展经历,就曾在不同的博物馆中偶遇过她两次,一次是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与天久长——周秦汉唐文化与艺术特展”上,她正在拍从陕西千里迢迢过来展出的文物;再一次就是在国家博物馆的古代绘画展厅,她在拍新展出的古代书画。

在国家博物馆偶遇扬之水老师

跟很多人拍了照片晒在网上不一样,扬之水老师拍的照片都会融入她的最新研究。文物文物,我们去博物馆参观时,往往只能看到“物”,但扬之水老师总能挖掘到这些物件背后的“文”化属性。这跟她从事的名物学研究是分不开的。什么是“名物”?通俗一点,就是给古代留下的物品找到它当时的名字及功用。沧海桑田,古时很多东西流传至今其功用名字早已不甚了了,甚至失传的也不在少数。扬之水老师则不辞辛劳,把这些东西还原到它们各自的历史环境中去,各回各家。

《定名与相知》

扬之水著

读扬之水老师的书,绝无枯燥乏味的感觉,因为她的书真真是图文并茂。历史文献,诗词歌赋,古代绘画中涉及的器物,她一一将它们与同时代出现的实物对应上。

在《香识》一书中,扬之水考证说,南北朝时代,在佛教图像影响下,博山炉渐同莲花相结合,而香合向莲蓬的形状衍化,至唐代,形成了莲花状香炉与莲蓬状“宝子”并用的格局。说到六朝人诗咏博山香炉:“下刻蟠龙势,矫首半衔莲”时,扬之水列举出几个隋唐时期的博山炉实例。

绿釉博山炉

陕西长安县隋丰宁公主墓出土

书中还列出还原度最高的一件百济扶余郡一座古寺中出土的金铜博山炉,我们将这件博山炉与前述诗文对着看,会有更加切实的认识,方觉古人风雅真实不虚。

金铜博山炉

百济故都扶余郡出土

香事自古以来都是雅事,在上古时期,古人认为神明不饮食,但是嗅香气(“至敬不飨味,而贵气嗅也”《礼记》),因此在祭祀中将袅袅香气作为与神明沟通的媒介。往后来,香事在世俗生活中的也变得越发重要,成为文人雅士的必备。

近代以降,雅道凌迟,香事不再,一些人开始从东瀛取经。取长补短,本无可厚非,但以彼为宗就有些本末倒置了。因此扬之水老师的这本《香识》,可谓是正逢其时,为我们正本清源。

《香识》是一本有关香事的百科全书,从香到香具,历朝历代的演变,作者用了大量妥帖的配图。不仅摆事实,还讲道理,将这种演变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许多不易察觉的知识经扬之水老师这么一阐释,读者一下子就能抓住重点,明白其源流。

《香识》书影

“香识”之“识”,可读“shi”取“认识”之意,也可读“zhi”取“记取”之意。《香识》收入了扬之水先生关于古代香事主题的九篇文章,涉及香具、香料以及古人日常生活中与香有关的种种细节。

《香识》书影

作者以其一贯的敏感见微知著,常能于细微处见人所未见,将文物与相关诗词、文献、书画等将照着互证,为文物还原身份,又“以物证诗”“以物证史”,其诗意灵动的语言一扫学术作品的枯燥乏味,而论证之严密又无懈可击,像个侦探带我们寻觅古人的日子里与诗词相依偎的一缕香韵。

《香识》系列文章的时间跨度将近二十年,多年来,扬之水老师一直根据所见在做补充,本书即为此前版本的修订版,更换和补充了不少新资料。如扬之水老师在书中所说:“虽然原初之意在于访香而以今证古,却因此未敢轻易以当代经验去理解古人的沉香,也因此《香识》的关注点仍是古代,仍是两宋士人生活中与诗词相依偎的一缕香韵,那是现代生活中已经完全消失的气息”。

(0)

相关推荐

  • 地下隐居千年的东方美人鱼,人面连体鱼身,古代美人鱼长啥样?

    唐代人面连体鱼身陶俑,安阳博物馆藏.(王建安  摄影) 唐代人面鱼身陶俑,安阳博物馆藏.(王建安  摄影) 游客在安阳博物馆观赏"安阳重宝耀中华"文物展.(王建安  摄影) 唐代人 ...

  • 博物馆里的“假”文物:别笑,俺们真是古人做的

    一看到"文物.古董"这样的字眼,相信十有八九的朋友都会产生一种距离感,觉得它们很高大上,甚至下意识地认为它们带着"浓浓的泥土芬芳",毕竟都是千百年前的人造出来的 ...

  • 浅说茶之二三事

    中国人爱茶,虽不能说出啥门道,但大体都是讲究.在农村,家家户户都备有茶,不管优劣反正都有,逢人来访都要奉上一杯茶.茶成了中国人生活的一份子,在古代尤甚.古人成亲之后新婚第二天,媳妇是要给婆婆敬茶.想必 ...

  • 香魂——中国古代香文化展

    "香之为用,其利最溥" 香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独具魅力的表达方式.草木芳香间是人与神的奇妙感应:蜿蜒的丝路上藏着对文化的嗅觉感知:瑞器中流淌的香雾有着畅怀舒啸的生活态度:在不绝如缕 ...

  • 中国古代用香的习俗

    说到香,我们首先想到的多是宗庙祠堂和寺院道观里的香烟缭绕,于是香在我们眼里就成了一种祭祀和宗教的用物,其实香在古代人们的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用途. 真正的香料并不产于中国,而远在西域诸国,正如范晔在为& ...

  • 中国古代香文化(明清)

    一.明清简史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 1405~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 1644年,李自成大顺灭明,清军入关. 1840年,鸦片战争. 1911年,辛亥革命,清亡. 二.明清用香 明清用香进 ...

  • 沉香与古代的香事

    中国人历来崇尚香事,<后汉书 皇后>记载:"班政蘭闺,宣礼椒屋."蘭闺.椒屋都是汉代后妃所住的宫殿,椒与蘭各位一种植物,都能散发出一种香味,人们取其香气,将椒.蘭和泥相 ...

  • 中国古代香文化(宋代)

    一.两宋概况 公元960年,经过五代十国的乱世,赵匡胤[yìn]建立北宋,一统中原. 契丹族建立辽国早于宋,是宋北方的强敌,双方签订澶[chán]渊之盟后相对安定. 1115年,女真族建金,灭辽与北宋 ...

  • 中国传统制香传承人刘丽丽古代熏香避疫香药九方集

    根据中国古代典籍医书记载,收录熏香避疫的香药方分享给广大香文化爱好者:自古香药同源,既可芳香养鼻,亦可祛瘟避疫.希望制香者能善用此九方,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总结关键词 苍术.白芷.降香.箭羽.细辛.雄 ...

  • 中国古代九大才女,静雅嫣然,历久弥香

    国际艺术大观2021-03-27 01:20:36 有人说:世上最美的:一是女子,一是文字.文字,是女子情感的叙述:文字,是女子心灵的延伸:文字,是女子思想的表达:文字,是女子红尘的记忆. 纵观上下五 ...

  • 中国传统制香新一代制香人妙香古代焚香驱疫

    妙香:高级香道师,香道教师,和壹香堂创始人,和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长期致力于传统香事研究探索,对古方复原.熏香仪轨.中医和香等领域都有涉猎,钻研擅长把香与五行结合香养疗愈身心融入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

  • 祛瘟避疫!中国古代「熏香避疫香药方」集注

    总结关键词: 苍术.白芷.降香.箭羽.细辛.雄黄.甘草等.   处方1: 降香4两,檀香4两,箭羽2两,丹参2两,茅术2两,连翅心2两,白芷2两,细辛2两,当归2两,丹皮2两,佩兰2两. 制法: 生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