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孤独的一首宋词,结尾两句,更是千古绝唱
两宋积弱,除了因为缺少燕云十六州的天然屏障,还有因为贬低武将的原因。
世人皆说,两宋崇文抑武,这不过是读书人的自欺欺人。抑武没有错,但是崇文说不上。
从宋朝开始,大臣们上朝是站着的,而在隋唐之际都是坐着的,皇帝和大臣尊卑没有那么明显。崇文会让读书做官的人站着吗?
而且启用读书人也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权力,藩镇割据的害处、武将篡权的前车之鉴,历历在目,武将不能用,只能用文人了。
但是两宋还是出了不少的将才,其中一位就是今天我们说的岳飞。
岳飞,字鹏举,抗金名将,又有“民族英雄”的称号。绍兴十二年,岳飞被冠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
岳飞的将帅才能在他生前身后,都得到了高度认可,甚至他的敌人也不得不佩服。金人赞叹岳飞的才干,“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元人修订的《元史》中写道,“欲有所举,尽召诸统制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
岳飞也颇有文采,流传到今天的作品不多,今天就来欣赏一首他的小重山:
这首词大约写于绍兴八年,宋金议和时期。
昨夜我梦见自己置身千里之外的战斗前线,已是深秋季节,不住悲鸣的蟋蟀将惊醒,发现已是三更时分。
我站起身来,在屋外的台阶上和房间内独自徘徊。此刻早已夜深人静,陪伴我的只有帘外朦胧的月色。
志在建功立业,人未老,头发早已经点染霜星。家山松竹苍然老,无奈议和声起,阻断了收复失地的行程。
我想把满腹的心事,付与瑶琴弹奏一曲。可是知音凋零,纵然弹断琴弦,又有谁(听)在乎呢?
面对着风雨飘摇的国家,作者梦中都在收复旧山河,蟋蟀的悲鸣不仅将作者吵醒,更是加深了作者本来已有的愁绪。
醒后的作者再无睡意,他感到一切都是静悄悄的,只有朦胧的夜色陪伴着他。这不仅是作者此刻环境的实写,也是对自己处境的虚写。
朝廷中求和派占据主导,自己作为主战派不仅要抵抗随时南下的金兵,还要防止朝中小人的中伤。这种孤独寂寞,是没有办法排解的。
作者终其一生渴的目的就是收复失地,而那些沦陷于金人统治的中原父老也在日夜企盼王师北定中原。但求和派议和成功后,却切断了北伐的进程。
作者为收复旧河山,殚精竭虑,鞠躬尽瘁,“可怜白发生”。作者想将自己的心事寄托于琴弦,可是却没有知音,就是把琴弦弹断了也没有人来听。
伟大的人,都是孤独的,不论是“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还是“知我者,二三子”,无论表面的意思,多么豪放,也掩盖不住他们内心的悲凉。
这首词很短,但是情景交融,诉说了作者内心的心事,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心情。
岳飞最令人熟知的是满江红,而这首小重山却鲜为人知,当知道这首词作者是岳飞的时候,就更加佩服岳飞不仅能文能武,而且刚柔并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