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同朱张”,古代中国人是如何看重一个“信”字的?

朱晖,东汉时期河南南阳人,幼年丧父,十三岁时,正逢乱世,随外婆一家避难宛城。不料路遇强盗,劫掠妇女衣服首饰。众人吓得发抖,只有朱晖独自舞刀向前,大喝道:“财物可取,诸母衣不可得,今日为朱晖死日,愿与拚命!”强盗瞧着朱晖身板虽小,却气场强大,倒也惊怜,于是哑然失笑道:“小盆友收起刀子吧,我听你的就是啦!”说罢,就真的放他们走了。

朱晖后来入朝为郎,精通儒学。同乡人耆儒张堪,学问很高,两人一见如故,成为忘年交。张堪甚至有次拉着朱晖的胳膊说道:“如果我过世,家人就托付你了!”朱晖因为张堪当时已是名儒大家,所以不敢随便应承下来。哪知分别后,就再也没见过面了。

后来张堪去世后,朱晖听说他妻儿生活贫困,于是亲自前去问候,并给赡养费用。朱晖的儿子不解地问道:“您多年未与张堪为友,为何还这样做呢?”朱晖答道:“张堪虽与我交往时间不长,但曾经以知己相托,我不忍忘怀,所以有此一举!”后来还推荐张堪的儿子顶替自己的儿子为官。

朱晖后来官至尚书令,却从来低调行事。他常常告诫儿子:“你不一定要学我如何做官,但务必要学我如何做人。”这就是中国历史上很有名的一个典故:情同朱张。从这个故事能看出我们的老祖宗是如何看重一个“信”字的。在这里没合同,没文书,甚至没有一句说出口的承诺,然而朱晖却这么去做了。这种一诺千金,不计得失,主动出手相助的深厚而纯真的情谊,实在难得,也是我们现代人学习的榜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