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贪图人生额外的福报,才能避开自身多余的祸殃

一、

如果把人生分为内外两层,“内在”指的是自身的德行,自己的能力,而“外在”指的是自己享有的名声和因名声获得的利益,那么在此种状态下,一个人一定要让自己内在的拥有大于外在的得到,才能使自己的人生保持平衡。

如果在贪名图利的内心驱使下,有意或无意之间的使外在的事物高于自己本身内在的拥有,那么这一切所得,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失去,而这种方式到来的时候,就是人生灾祸出现的时候。

人生所有侥幸得到的东西,其实都已经标好了价码。

就好像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一样,诸葛瞻是诸葛亮的独生子,很多人都认为有其父必有其子,所以蜀军上下对诸葛瞻的期望是非常高的。

所以当魏国派大将邓艾偷袭蜀军的时候,蜀汉的刘禅就拜诸葛瞻为将,让他去统领这七万大军拒敌。

但是诸葛瞻的七万人马在与邓艾的三万大军大战三次之后,彻底的以失败告终,诸葛亮诸葛瞻父子也全部以身殉国。

诸葛瞻所遇到的悲惨结局并非完全是主观上的错误,也有许多客观的原因,所以我们不能将这个错误完全归咎为诸葛瞻才能不足的因素中,但是这个事件却依然体现出这样一个道理,就是当一个人享受着名过其实的声望之后,势必会导致一个自己不想面对的结果。

换一种角度去诠释,也可以将此理解为:人生的福报是有定数的,只有在保持内外平衡的状态下,才能使这个福报延长得更为长久,但是如果一个人提前透支自己的福报,那么就会在下一个阶段将过分享用的填补回来。

在历史上,有许多名气和实际德行及才能不相符的人,他们名气很大,但德行才能不够,而这种名不符实的现象,通常就是在前期的时候拥有显赫的头衔和名声,但是后来也因为过分享有这些名声,而出现了人生的不祥之兆,类似的事件都是这一智慧的具体表现。

就好像一个人在生活中,当他拥有着自己自身能力没有匹配的高位时,即便侥幸得到,最后也因为自己过分贪图高位,给自身带来承受不了的问题。

这就是一个人不要让外在的得到大于内在拥有的道理。

就像《道德经》之中所说:“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富贵之人也要以卑贱状态为本分,身处高位者也要以低下状态为基础,所以古代君主都会以孤王、寡人这样的词汇称呼自己,就是让自己身处在相对低贱的状态之中,避免外在所享受的大于自己内在所拥有的。

二、

在《战国策》之中有这样一番对话,也诠释了“人以贱为本”的道理。

在古代封建社会,“王者尊贵”的理念是很多人共同默认的教条,并且认为这是天经地义无可反驳的,但是一介布衣之士颜斶却非常不赞同这种看法,并且对齐宣王提出了“士贵而王者不贵”的道理,意思就是说:士人尊贵,国王并不尊贵。

在两人对话之中有这样一句话,颜斶说:“是故《易传》不云乎:'居上位未得其实,以喜其为名者,必以骄奢为行。据慢骄奢,则凶从之。’是故无其实而喜其名者削,无德而望其福者约,无功而受其禄者辱,祸必握。”

意思就是说:《易传》之中说到:“身居高位的人却不能修身养性,只喜欢标榜虚名,必然骄傲奢侈。如果骄傲、怠慢蛮横、奢侈,凶祸就必然降临”,所以由此可见,缺乏修养徒好虚名的必然会被削弱,无德行而希望享福的必受穷困,没有功劳却接受俸禄的必然被侮辱,并且不会有好下场。

这是《战国策》之中,颜斶与齐宣王谈论“士贵君贱”的道理,颜斶向齐宣王进言的时候,拿尧舜禹三位君王愿意保持低下姿态不耻下问,并能够借助贤人辅政,讽刺当时君王多半高高在上的错误作风,讲述了高位者必须以低贱为本的道理。

哪怕是作为一国君主,如果自己的德行不足以匹配自己所处位置的话,轻则会给自己带来诸多的障碍和羁绊,重则会让自己丧身亡国,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而且对于君主来说,由于其他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使他有幸处在万人敬仰的高位之上,然而越是高位就越要谨慎,所以他们切记要做的事情,就是能够以谦居人下的姿态,平衡自己高高在上的位置,以此达到正确修身治国的结果。

人生亦是如此,不要让自己所拥有的以及所享受的大于自己所应得的,也不要让自己的姿态大于自身的德行,只有让自身的德行去衬托名声,才能获得一个相对妥善的结果。

不管身处在任何时候,都要体悟“上善若水”的道理,能够居于万物之下,时刻保持谨慎谦敬的作风,这样的状态才会使自己终身受益。

作者|国学书舍

(0)

相关推荐

  • 比疫情更“可怕”的危机到来,多少人还浑然不知!(强烈推荐)

    人这一生, 很多事难以预料, 有人暴富后却遭遇不测, 有人还年轻却没了生命, 有人名气大却突然失踪. 归根结底,只有一个原因, 那就是德不配位! 所谓的德不配位, 是指个人的自身德行, 无法与他所处的 ...

  • 你是缺钱,还是缺德?!

    <后汉书.乐羊子七传>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羊子在路上捡了一块金子,回家交给他的妻子. 他妻子说,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换成现在的话,就是有道德,志向 ...

  • 享受即是消耗,福“薄”的人更要警惕

    "弘一法师曾说过:我知道我的福薄,好的东西是没有胆量受用的 .这句话,如果你仅仅理解为老法师在谈自己的福厚福浅,那说明你被老法师度化的机缘还没有到." 弘一法师上述这句话,很多人都 ...

  • 佛教:为什么有时候“好人却没有好报,恶人却未有恶果”?

    ​一直以来,我们都明白一个道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以此提醒我们做人要心存良善,不要有歹念.恶念.善良就是人生的福气,也许不会给我们带来太多直接的利益,却可以让我们活得安心自在.常 ...

  • 万行书院:不是福报不够,而是德行不够

    万行书院:不是福报不够,而是德行不够

  • 人生三大“天规”,一旦触犯,往往会招灾惹祸

    人到中年,已经是四十不惑的年龄,经历了很多人.事.物的变迁,往往就能把社会人生看得更加明白.透彻. 身边有好几个人,都是年纪轻轻,要么发了大财,房产商铺一大堆,要么就是当了官,一呼百应.可正当他们春风 ...

  • 德是立身之本,善是纳福之门

    <黄帝四经>云:"德积者昌,殃积者亡,观其所积,乃知祸福之向".德,是做人的根本,是预兆人生祸福走向的基础.古圣先贤讲究以德治国.以德服人.朝廷用人讲究以德为先,德才兼 ...

  • 立名者,修身慎行

    <名实>篇谈论的是"名"与"实"的关系.颜之推认为"名"如"影",是外在的,"实"如&q ...

  • 《菜根谭》:德厚者才有福报,德薄者只会自伤

    一. 对于人生来说,很多东西都需要时间和德行作为基础来共同衬托,才能满足自身期待的结果,失去这两个条件之后,不管一个事情看起来多么伟大,实际上都如同空中楼阁,没有任何抗风险的能力. <菜根谭&g ...

  • 《人生感悟荟萃:人生最大的福报,就是家庭和睦》

    富贵皆由命,前世各修因.人与人之间的相遇,都是因果.今生你会和谁在一起,又会和谁成为夫妻,早已命中注定.世事因缘而生,正是宿世的缘分,才造就了今生的夫妻. 这世间所有爱恨,皆是因缘.我们身边出现的每一 ...

  • 一生平安健康,才是人生最好的福报

    宁静的夏天0012021-04-26 20:10:45 人生路上,没有谁是过得最轻松的,生活总有不幸,有些事,你越是在乎,就会越痛苦:这世上没有不平的事,只有不平的心,无论多少看不开,多少放不下,都应 ...

  • UC头条:您是有多大的福报, 才能看到此文?

    点击加载图片 1. 宽心 人活着,没必要凡事都争个明白.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清则无朋.跟家人争,争赢了,亲情没了:跟爱人争,争赢了,感情淡了:跟朋友争,争赢了,情义没了.争的是理,输的是情,伤的是自己. ...

  • 人生最大的福报:守口,守欲,守心

    慈 怀 观 慈怀读书会推出全新栏目"慈怀观":外观世音,内观自在.解世间迷局,洞世事学问,察人性之美,明人情道理.让我们不仅仅是观世界,更是观内心,用心灵去洞察,用心灵去过更好的生 ...

  • 逆境,藏着人生最大的福报

    万物生灭无常,轮回生生不息.佛陀给我们指出人生的八大苦恼: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及五取蕴苦. 佛说:"人生有八种苦,每一种苦你都逃不掉". 熬过去, ...

  • 人生最大的福报:不辜负岁月,也不辜负自己

    文/飞鱼 人生苦短,一辈子不容易,当勤奋时要知难而进,心中有个目标,不半途而废. 有句话说得好,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只有努力,你才能得到.聪明的人在父母的教导下会在各个年龄段有自己的人生 ...

  • 人生最大的福报:不辜负岁月,也不辜负自己!

    ZAKER生活 昨天02:13 文/飞鱼 人生最大的福报:不辜负岁月,也不辜负自己! 人生苦短,一辈子不容易,当勤奋时要知难而进,心中有个目标,不半途而废. 有句话说得好,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 ...

  • 【处世哲理】宽恕是人生最大的福报

        宽恕看起来是对别人的大度,细究起来,真正的宽恕其实利人利己的.宽恕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宽恕,是原谅别人的错,不要把别人的错放在自己心中,让自己和别人都活的轻松自在.     1.人有 ...

  • 百岁老人告诫:人生四种福报,“父母在”是首位,10句话要听进去

    之前接触过一位百岁老人,老人没什么文化,但是一辈子与人和善,左邻右舍都尊重他.儿女成群,安享晚年. 即便年岁如此大了,依然耳聪目明,除了做饭,穿衣如厕都能自理,思维清晰,他喜欢在村口的一棵大树下乘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