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知青回忆录] 政治队长(十)

政治队长(十)

秋收时,生产队第二累的农活就是割谷子。

谷子一般种在山坡地里,土里全是细小的石头子。割谷子要求镰刀要紧贴在地面上割谷草,为的是尽量把谷草留得更长,谷草好喂牛和马等大牲口;但这样一来,镰刀刃就经常割到石子上,磨好的镰刀很快就钝了,不快的镰刀割起谷子来就很费劲。

为了省劲,每个社员都带一小块铛石(磨石),用来磨镰刀。一般割二十几米远,就得磨一磨刀。割谷子虽然很累,但比起割高粱来要轻巧一些。

割黄豆是我的强项,生产队里的社员,没有人能割超过我。一般情况下,我只是紧紧地跟在生产队“打头的”后边奋勇向前,但绝不超越。

生产队“打头的”割到黄豆地头,我也割到地头。这虽然很累,但比起割高粱和割谷子要轻松多了。

实际上,割黄豆主要的问题是扎手,干燥黄豆荚两头尖尖的角非常硬,割豆子时,一不小心就会把手扎破。

解决的扎手的问题很简单,就是抓黄豆棵的手,要毫不犹豫地一把就死劲地紧紧地抓牢,千万不要犹犹豫豫不敢使劲。一般情况下,只要按要领去抓黄豆棵,是绝不会扎手的。

我割黄豆最惨的一次是一天清晨,天气已下霜;地里的黄豆,满豆棵子都挂满了白白的霜,抓起来非常冻手;割着割着手就渐渐地冻的麻木,十指已开始不太听使唤。

当我割到地头休息时,发现我的左手食指鲜血淋漓;仔细一看原来被镰刀割了一个深深的口子,由于手指已经冻得麻木,什么时候割破的,根本不知道!虽然手指割破了,但根本感觉不到伤口的疼痛。

这个伤疤到今天还清楚的留在我的左手食指上。尽管如此,割破手指后也没能休,一直坚持到割完地下工回青年点。

生产队割完地后,就开始了打场(场音读:常chang),这时已经是十月末。关于打场,详见我的博文《被拒绝的知青》,在这里就不一一叙述了。

生产队一年辛苦劳作的结果,全都体现在场院上,丰收的喜悦不是用语言能表达出来的。

随着新粮食的入库,生产队也开始给每家分第二年的口粮。

生产队的分粮大秤还是古老的大抬杆秤,大秤是由秤杆、秤砣、秤钩组成;

所谓大秤,其实就是一根长长的差不多有两米多长的秤杆,上面有称重量的准星;秤杆顶头下面是一个大铁秤钩,勾住准备要称的重物;秤钩的反方向上是一小铁环,上面再套一个大吊环:大吊环主要是在称重物时用来抬秤的。

秤杆上的秤砣很大,用麻绳吊在秤杆上,说白了,就是家庭用的钩子秤放大版。

秤粮食时,把装好粮食的麻袋口扎好,用秤钩勾住麻袋口。两个人用一根木扁担,穿过吊环,用肩膀扛起秤和秤钩下的麻袋。第三个人扶住秤砣,在秤杆上来回移动秤砣,直到秤杆平了,这时读出准星上的读数,麻袋里粮食的重量就秤出来了。

读秤者是分粮时的重要角色,他读多少就是多少。读多了你吃亏,读少了你你占便宜。

我们生产队每年分粮时,读秤的都是大队公安、生产队政治队长刘士忱。

叶家村第三生产队在1969年年底分粮时,我们青年点的同学们发现刘士忱在读秤时,左顾右盼神色慌张。

当时我们青年点的同学们,都觉得我们和社员分同样斤数的粮食,称完后,怎么看上去都比同样斤数的社员粮食少,而且,一眼就能看出。可是在分给我们粮食后,我们重新再看一遍秤,而且所分的粮食,斤数也都对;所以,开始同学们就没太往心里去。

到了1970年年底,还是刘士忱掌秤。由于去年我们青年点的粮食到了五月份就都吃光了。所以,今年分高粮时我们格外注意刘士忱的读秤。青年点专门派了一个同学也站在刘士忱身后,他读我们也读。分了三个人的粮食后,刘俊忱突然宣布:“今天太晚了,明天上工后再分。现在收工回家。”社员们一哄而散,各自回家。

这件事闹得同学们一头雾水,但大家也都没太往里去!

到了第二天早晨上工后,我们却发现,昨天晚上留在场院里,准备分的高粮却都已经全部分完。我们青年点分好的高粮口袋,也孤零零的堆放在场院里。

原来,刘士忱一看我们知青有人看秤无法作弊,就先让大家回家。然后再一户一户的偷偷叫到场院,全队社员每户都多分了很多粮食,却只把我们知识青年八名同学排除在外。(未完待续)

清风细雨(赵雨祥)2012年9月17日于澳大利亚墨尔本市

1、这张照片是1968年5月1日,我在沈阳市横渡浑河时的留影!当年是18周岁!拍完这张照片后又过了5个月,我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插队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2、这张照片是2017年2月12日,沈阳铁路中学初三四班部分同学在沈阳聚会时留影,八棵树叶家村三队有三人参加。

正面右起第一人:窦昌民(叶家村);第三人:赵雨祥(叶家村);第六人:李维新(叶家村)。

(0)

相关推荐

  • 这些高清年画宣传画你小时候见过吗?带你欣赏解读几十年前的佳作

    高清年画.宣传画,精彩解读.赏析,天天上传,不带水印. 1.解读.赏析:这幅年画作品的标题为<新保管,老传统>,由画家李元星创作,1974年出版. 向阳生产队一向德高望重.精打细算的老保管 ...

  • 吴世可: 难忘的知青岁月(上)

    难忘的知青岁月(上) 文/吴世可        1968年,是"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展以来的第3个年头,在江青"文攻武卫"的口号下,全国从1967年下半年起的派性 ...

  • 知青老白:忆起交公粮时的往事,我心里有很多话想说

    原创鬼眼穿魂2021-04-22 00:01:15 当年,我插队的地方属于丘陵地带,半田半地,四季分明.水稻种两季,早稻和晚稻,夏收早稻,秋收晚稻. 夏收非常繁忙,又要抢收,又要抢插,俗称双抢. 夏收 ...

  • 王力坚:知青时代的“瞒产私分”往事

    本号原创文章超过三百篇,欢迎开白转载,更欢迎投稿,尤其欢迎历史.文学.杂文.及文学评论类原创文章,若有打赏归原创作者,投稿邮箱:2713023142@qq.com,文后请附微信联系方式和作者简介. 王 ...

  • 野饕食话之咀嚼圆根

    隔河望见姐穿青,割了大麦种圆根.圆根好吃要剥皮,姊妹好耍要分离. 这是当年鱼通地方流行的一首"四句歌".唱歌都把"圆根"挂在嘴上,说明此物与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 ...

  • 张海潮丨我从哪里来?张先生口述小村旧事之三,之四

    一杆秤 秤,作为一种衡量器材,古已有之.据说是李斯发明了秤.他采用南斗七星的主生和北斗七星的主死,来作为秤杆的标记.一颗星就是一两重,十三颗星就是一斤.后来,他观察到,有人在追逐利益时缺斤少两,丧失道 ...

  • 南洋十二年(十三)

    18.当会计   被选为生产队会计."内当家"这个"家"不好当,而且是个穷家.当初就是取个钱还要到公社信用社,来回二十里地.    "一打三反&quo ...

  • 【散文】杨治钊/一杆秤

    作者:杨治钊编辑:日歌月吟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杆秤文/杨治钊过去在我农村老家堂屋的墙壁上挂着一杆秤,我经常看见父母用这秤称粮食或畜牲甚至还有称人的重量.小时候我觉得非常稀奇好玩,围着那杆秤看来看去,在小 ...

  •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秤上人心”

    前集回顾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序言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故地旧事" "半斤八两" 在北京看到一个商铺,店名叫"半斤八两".经营者之所以用这 ...

  • [老知青回忆录] 政治队长(十四)

    政治队长(十四) 新上任的生产队长小八路李振山接过话头讲到:"叫我当队长我就干!关于打头的,我同意赵雨祥的意见,不知道刘文彩能否同意?"刘文彩当场表示服从新领导的安排,愿意给新班子 ...

  • [老知青回忆录] 政治队长(十二)

    政治队长(十二) 爆破点火员在水渠的西边,看到西岸工地的施工人员已经全部走没有了,他就以为东岸也没有人了. 这个二愣子点火员,毫不犹豫地就把引爆雷管的导火索点着了.这时,水渠东岸土堤外边,却全是刚刚下 ...

  • [老知青回忆录] 政治队长(十五)

    政治队长(十五) 紧接着,令我终身难忘的一幕出现在眼前!在村西头的路口上,大约有二十多名男女社员和家属涌出叶家村西村口(我们的青年点在叶家村村西外,离村西口有60多米远的路程). 这些人一直来到我们青 ...

  • [老知青回忆录] 政治队长(二)

    政治队长(二) 当时时正是1969年的夏天,据小队社员讲,刚下过雨一般是不起牛圈的.但是,现在的牛圈在生产队政治队长刘士忱的脑袋里就不是一般了! 你不是让公社刘社长,强行把你安排到叶家村三队吗,刘社长 ...

  • [老知青回忆录] 政治队长(一)

    政治队长(一) 到1969年3月,我来到开原县八棵树公社叶家村三队下乡插队,已经四个多月了. 每天和社员们一样早起晚归地劳作在农田里,除了下工后我们回青年点吃饭睡觉外,我已经完全是一个地道的青年农民. ...

  • [老知青回忆录] 政治队长(三)

    政治队长(三) 我一见到失而复得的小虎,立刻欣喜若狂,当即把小虎紧紧地抱在胸前:小虎也兴奋地用舌头一遍又一遍的舔着我的脸颊. 这次和小虎的重逢,也是我一生无法解脱的死结.当小虎后来死亡的时候,我便对这 ...

  • [老知青回忆录] 政治队长(五)

    政治队长(五) 一转眼,已经到了1970年4月中旬.正是春耕时节,生产队全体社员起早贪黑忙着种田. 种地时最累的活就是刨楂子和扬粪.刨楂子就是用镐头,把去年留在土里的玉米根和高粱根刨掉,生产队不分男女 ...

  • [老知青回忆录] 政治队长(四)

    政治队长(四) 望着同学们一个个饿得发着绿光饥饿的眼睛,我默默无语:我的心脏在胸腔里紧紧地收缩到一起,让我喘不过气来. 一想到只要我一点头,顷刻间小虎就会命丧黄泉,我实在无法面对! 假如我不是青年点点 ...

  • [老知青回忆录] 政治队长(七)

    政治队长(七) 种黄豆和种玉米一样,种谷子和种高粱一样.其它粘高粱.糜子.绿豆.小豆.土豆.地瓜.花生.罗卜.白菜等农作物的种植方法就不在这里一一细说了. 很快就到夏锄季节,大田开始铲地了. 头遍地最 ...